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6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6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B.公将驰之辍耕之垄上 | C.登轼而望之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D.望其旗靡其真无马邪 |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4:本文详略得当,详写了 ,略写了 。这样安排有何作用?(3分) 小题5: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请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
答案
小题1:(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1分)(2)通“遍”,遍及,普遍(1分)(3)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1分) (4)倒下(1分) 小题2:A 小题3:(1)(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实情处理。(关键词“狱”“虽”“察”“情”翻译正确得1分,句意正确得1分) (2)(2分)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关键词“鼓”“再”翻译正确得1分句意正确得1分) 小题4:(3分)详写曹刿在前、战中、战后的表现(或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1分)略写双方的交战过程。(1分)重点表现曹刿的“远谋”,突出文章的中心。(1分) 小题5: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关键(1分)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官员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才能健康和谐发展,最后中国才会梦想成真。(2分)(意思相近即可)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鄙” “牺牲”都是古今异义词,“徧”是通假字。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这些。 小题2: A均为“凭借”。B前无意,后为动词。C前表顺承,后表转折。D前代词,后语气词,译为“难道”。 小题3: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狱”“ 一鼓作气”,这两个词都是典型的古今异义词,前者译为“案件”,后者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勉励振作士气”。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读文章可知,文章详细写的是人物的言论,表达人物对战前准备及战中指挥方面的观点,因此战争的过程是略写的内容。 小题5:从全文来看,取胜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如战前的准备,战中的正确指挥等。但比较可知,战前准备做到了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所在。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抓住取信于民,一心为民等来谈它的现实意义。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文章的详略是根据文章要表现的中心而定的,与中心关系密切的要详细写,关系不密切的要略写或不写。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理解文章内容,并将锁定内容加以比较,得到切题的答案,然后联系现实生活,做出具体的分析。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①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④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①辄:总是(常常)、就。 ②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③曷:通“何”,为什么。 ④执策:拿着书。 小题1:解释加点字词。(4分) ①普少习吏事( ) ②家人发箧视之 ( ) ③卒用其人 ( ) ④暮乃反 ( )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普明日复奏其人曷不听其所为 | B.太祖乃悟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 C.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人不得上,以实奇(《于园》) | D.读之竟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赵普和王冕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小题。(22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岁赋其二 (2)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3)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小题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 ( ) A 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 C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 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 (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 小题4: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 |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 |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 小题5:第四段文字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 ”作对比(用原文语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分) 小题6: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 答:蒋氏的两次“戚”:第一次: 第二次 作者的两次“悲”: 第一次: 第二次: |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语段,完成小题。(1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4分) ①度已失期 ③为天下唱 ②楚人怜之 ④置人所罾鱼腹中 小题2:下面划线字的意义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B.怅恨久之 |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D.楚人怜之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4: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① ② 这样做的作用是:(3分) |
阅读《口技》一文,完成小题。(12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会宾客大宴( ) (2)满坐寂然(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 小题2:用“/”划分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分) 小题4:口技表演者表演了三个场景内容,请概括。 (2分) (1)一家四口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2) (3) 小题5: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把“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2分) |
阅读下面文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全面的)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进谏) ⑤能谤讥于市朝(毁谤讥讽)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今齐地方千里 ④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A.① ② ③ | B.② ④ ⑤ | C.① ② ④ | D.① ② ⑤ | 小题3:对这两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段文字表现出邹忌是个头脑敏锐、善于分析事理、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政治。 | B.这两段文字也表现出齐王是个能够接受臣下意见,关心民众疾苦的统治者。 | C.作者要表达的主张是:要“战胜于朝廷”。 | D.作者还表达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主题。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