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

古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4分)
(1)邹忌齐王纳谏()   (2)臣之妻臣()   (3)下令()   (4)寡人之耳者()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个句子。(2分)
小题3:“群臣吏民”进谏的三种方式依次是什么?请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3分)
小题4:请结合课文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答案

小题1: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偏爱。于是。使……听到。(4分)
小题2:一年以后,(人们)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要可说的了。(2分)
小题3:面刺;上书;谤讥(3分)
小题4:齐王是一个为了修明政治,善于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行动果断的君王。(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讽”“私”是古今异义字词,要注意分辨古今义,不可用望字生义,“讽”古义为“劝谏”,“私”古义为“偏爱”。“闻”是使动用法:使……听到。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所学课文,内容熟悉,易于识记。解释文言字语,要注意词义的活用和古今的变化,学习时要透彻的了解,加强识记。
小题2:
试题分析:解释好字词,然后组成句子。“期年”,一年之后;“虽”:即使;“欲”:想要;“言”:进谏;“无可”:没有;“进”:进谏。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易懂。文言翻译,要了解文言的三大特点,一是字词多义常有活用,二是省略成分,三是语序与现代语言有所不同,翻译时在注意这三个特点。
小题3:
试题分析:齐王下令的内容中有“上赏”“中赏”“下赏”,所指向的内容就是进谏的三种方式,要按题***要求引用原文中的短语回答,不可自己概括。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解答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段,反复阅读,体会文意,重点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其意作答。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分析文中齐王的语言和实际的行为,从两个方面概括,一是听从别人的劝谏,二是以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纳谏的决心。
点评:本题不难,故事内容简单易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形象一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二是通过作者在作品中的描述和评价来突出,阅读时要注意从这两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举一反三
文段(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4分)
(1)臣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2分)
小题4:“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2分)
小题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项羽本纪(节选)
【西汉】司马迁
于是项王乃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释】①舣:使船靠岸。 ②籍:项羽的字。 ③赐:赠。 ④面之:指吕马童转过脸来,面对项王。⑤吾为若德:我送你个人情。意为让你得我的头,好去讨封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项王曰   (             )      (2)纵江东父兄怜而我(             )
(3)见汉骑司马(             )      (4)非故人乎        (             )
小题2:用“/”给下句划分停顿(停一处)
尝一日行千里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文中看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如何评价项羽自刎乌江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段(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
⑴以头地耳       ⑵祲降于天      ⑶长跪而之       ⑷寡人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2分)
小题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天子之怒”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小题4: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么回应的?结果如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⑴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________ 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原文回答。(6分)
“赞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小题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⑴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⑵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⑶矣。苟能起,又不艾⑷。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
 ⑴ 卬 ánɡ:高举着头。⑵ 踬 zhì 仆:跌倒。⑶ 病:疲惫。⑷ 艾 yì:停止,悔改。
小题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4分)
持取 (    )         人怜之   (    )
能行 (    )         又持取如 (    )
小题2:选出划线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3分)
A.以厚B.为去C.日思高D.大
小题3:选出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3分)
A.蝜蝂,善负小虫也  今世之嗜取
B.背甚涩     极力不已
C.卬其首负     人或怜
D.困剧不止也    其形魁然大者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