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8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8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8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小题1: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三军,使士卒乐死(     )
田文(     )
是之时(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2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小题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3分)
答案

小题1:(3分)①率领 ②让……做宰相 ③正当,在
小题1:2分)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
小题1:(3分)要点:①性情率真 ②心胸开阔 ③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④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 ⑤善于与同僚沟通 (其中结合文章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词语的释义要准确,注意古今不同的用法,这里“将”名次用作动词,率领;“相,名词用作意动用法,“以……为相”。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注意关键词和古今不同的句式,这里应注意“此乃……也”句式和“弗”的意义理解。
点评: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
小题1:试题分析:从“吴起自知弗如田文”故事中,我们了解吴起是一个性情率真,心胸开阔,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善于与同僚沟通的人。
点评: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要求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学生精读文章,初步筛选,看清方向,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最后学会总结和概括。
举一反三
郑人买履 (8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1)郑人有欲买者           (2)至之市而忘
(3)先自其足               (4)信度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小题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选举:检举。②诈伪阶资:谎报官阶与资历。③事泄:***坏事败露。④胄(zhòu):戴胄,唐初大臣。⑤断流:断,判案;流,流放,充军。⑥敕(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⑦所司:主管司法的部门。⑧亏法:枉法。⑨窃:私下。⑩法:运用法律。
小题1:用“/”线划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只划一处)。(1分)
此 乃 忍 小 忿 而 存 大 信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①俄(        )             ②狱(        )            ③忿(        )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小题4:对于戴胄执法办案一事,太宗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题目。(12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①唐雎不使命(          )               ②大王加惠   (        )
③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   (          ) ④长跪而之曰(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以”与“以头抢地耳”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C.君为长者 D.徒有先生也
小题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语段选自东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B.秦王以五百里易安陵,其实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
C.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理屈色挠。
D.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小题5:第三段中,唐雎为什么要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历史事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阅读名著《朝花夕拾》活动中,班级准备编辑一份“《朝花夕拾》专辑”手抄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小题1:如果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编辑手抄报。你想给小报起一个怎样的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2分)
                        
小题2:在“《朝花夕拾》专辑”手抄报上,准备拟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结合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补全下联。(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周树人深情怀旧,                 
小题3:“《朝花夕拾》专辑”手抄报,有个“阅读心语”栏目,请你结合《朝花夕拾》的阅读感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60字左右)(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目。(19分)
久之,文承间①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②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③而士不得裋褐④,仆妾⑤余粱⑥肉而士不厌⑦糟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①承间:趁着空隙。②三王:指齐国威王、宣王、湣王三代君王。③縠(hú):绉纹纱。④裋(shù,竖)褐:即短而窄的粗布衣服。⑤仆妾:男仆女奴。⑥粱:指饭食。⑦厌:同“餍”。吃饱。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①门 下 不 见 一 贤 者              ②于 是 婴 乃 礼 文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欲以遗所不知何人:             
②而忘公家之事日损:             
③文窃怪之:                     
④婴许之:                         
小题3:与例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子子为何      
A.吾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人皆有,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C.恢弘志士气(《出师表》)
D.怅恨久(《陈涉世家》)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②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
                                                                               
小题5:结合上文,简要谈谈田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