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9分)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问之:“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①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②;其触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盲人摸象(9分) 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问之:“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①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②;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③;其触脚者言象“如臼”④;其触脊⑤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⑥,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注释:①【萝菔】:萝卜。②【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③【杵(chǔ)】: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于舂(chōng)米等。④【臼(jiù)】: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ōng)米的器具。⑤【脊】:这里指背部。⑥【瓮(wèng)】: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4分) 示:______ 以:________ 即:_________ 类: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大王即唤众盲问之:“象类何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大王即唤众盲问之 | B.使之冲烟而飞鸣 | C.渔人甚异之 | D.心之所向 | 小题4:“盲人摸象”中的“盲人”真的是指“瞎子”吗?你能再举一个和“盲人摸象”意思相近的成语吗?(1分) |
答案
小题1:示:给……看 以:用 即:就 类:像 小题1:大王就把各位盲人叫来问他们:“大象像什么东西?”(2分) 小题1:D 小题1:不是。坐井观天(井底之蛙、管中窥豹) (1分)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示”根据语境意思为“给----看”,不能理解为“展示、显示”等意思。“以”作为连词,意思有“因为、凭借、用、把”等,在此根据语境意思为“用”。“即”根据语境意思为“就”,不能理解为“立即”等意思。“类”根据语境,意思为“像”,不能理解为“分类、类别”等意思。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此句时,注意“即是就的意思,类是像的意思”,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流畅性。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A、代词,代“众人”。B、代词,代“蚊子”。C、代词,代“看到的景象”。D、助词,无意义。 点评:“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1:试题分析:《盲人摸象》这篇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以偏概全的人,在我们掌握的成语中意思与之相近的成语还有“井底之蛙、管中窥豹”等。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文章中的具体情节来谈即可。如本文的情节是“蒙眼摸象,得出的结果都很片面”,根据这一情节分析出文章的主旨是“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以偏概全的人”。然后根据平时成语的积累,写出意思相近的成语即可。 |
举一反三
攘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攘:偷、盗。 损:减少。 斯“这、这样。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月攘一鸡 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斯速已矣 小题2:把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小题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③,渡浙江④,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⑤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梁、籍起兵会稽。 注:①项籍:即项羽。②项梁:项羽的叔父。③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东南一带。④浙江:指钱塘江。⑤族:灭族,全族被杀光。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实词(4分) ①尝与人佣耕_______________ ②梁以此奇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辍耕之垄上________________④剑一人敌,不足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划线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B.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闻者为悲伤 (《观刈麦》) | C.①佣者笑而应曰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 D.①梁以此奇籍②以大易小,甚善。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苟富贵,无相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中最能体现陈涉少有大志的句子是 ;(乙)中最能体现项羽少有大志的句子是 。(2分) 小题5:(乙)文中划线句子最能证明陈涉所说的下面的哪一句话?( )(2分)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B.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14分)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①于王,王必信之。是贾②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③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④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⑥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注释】①哓(xiāo):嚷叫。②贾:“买”的意思,在此引申作招致。贾祸,招致灾祸。③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④谮:诬陷,中伤。指恶意诬陷伤害。⑥渎:渎通“黩”,贪污。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4分) ①王欲无厌( ) ②是贾祸也( ) ③卒献之 ( ) ④遂谮诸王 ( ) 小题2:选出与例句中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例句:今以师归而献马焉A.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 | B.则弛然而卧 | C.而乐亦无穷也 | D.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小题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2分) 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4分) (1)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小题5:故事的结尾芮伯被逐,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
阅读《三人成虎》一文,完成题目。(13分)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王信之乎 ( ) ②愿王察之 ( ) ③庞恭从邯郸反( ) ④后太子罢质( ) 小题2: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 C.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小题4: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题目(6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1分) (1)休祲降于天 (2)长跪而谢之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1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置人所罾鱼腹中 | B.请广于君 | C.优劣得所 | D.夜篝火 | 小题3: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在我国历史上,像唐雎那样出使不辱使命的人还有很多,请用一句话试举一例(人物、事情)(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