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徽,幽州人。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①!宜礼而用之。

延徽,幽州人。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①!宜礼而用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延徽,幽州人。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
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释】①牧圉:到牧场中放牧。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 与“奈何辱以牧圉” 中的“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策之不以其道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D.不以千里称也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             ②契丹主待之                   
③德明问所之                         ④者何往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小题4: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两点)(2分)
答案

小题1:(2分)C
小题1:(4分)①遣:派、派遣  ②益:更加  ③之:去、到   ④向:以前、过去
小题1:(2分)契丹主对延徽不行礼感到恼怒,让(他)在野外放马。(“怒”、“使”、省略、 倒装)
小题1:(2分)延徽贤能,契丹主知人善任,述律后的推荐(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小题1:C与例句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用”。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又何焉(      )      (2)肉食者(       )
(3)小大之(      )      (4)故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题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的远谋?(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10分)
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⑤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②挞:打。③已而:不久。④“曷”通“何”,为什么。⑤会稽:地名,浙江绍兴。⑥韩性:人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暮乃 (               ) (2)韩性闻而之(               )
(3)称通儒(               ) (4)入学舍   (               )
小题2:翻译句子。 ( 3分)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小题3: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小题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之 不 敢 稍 逾 约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学 (           )    (2)之怠  (           )
(3)宋濂与客饮 (           )    (4)间问群臣否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小题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7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A.舜于畎亩之中( )B.死于乐( )
C.人恒,( )D.于虑,而后作(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3: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这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用课文词语回答) (4分)
小题4:“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谈一点你的看法。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3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选文写了赵普               的事,表现出他是一个“              ”的人。(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4分)
(1)普性深沉有岸谷     岸谷:                 
(2)奏荐某人为某官   尝:                 
(3)普颜色不变         颜色:                 
(4)用其人           卒: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2)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小题4:结合选文的一处细节描写,说说赵普进谏的感人之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