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10分)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

文言文阅读。( 10分)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10分)
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⑤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②挞:打。③已而:不久。④“曷”通“何”,为什么。⑤会稽:地名,浙江绍兴。⑥韩性:人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暮乃 (               ) (2)韩性闻而之(               )
(3)称通儒(               ) (4)入学舍   (               )
小题2:翻译句子。 ( 3分)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小题3: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3分)
答案

小题1:通“返”返回;对……感到奇怪(以……为异);于是、就;偷偷的,(私下里)
小题1: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
小题1:答喜欢谁都可,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喜欢谁,出示喜欢谁的理由,理由充分,表述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小题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之 不 敢 稍 逾 约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学 (           )    (2)之怠  (           )
(3)宋濂与客饮 (           )    (4)间问群臣否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小题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7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A.舜于畎亩之中( )B.死于乐( )
C.人恒,( )D.于虑,而后作(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3: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这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用课文词语回答) (4分)
小题4:“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谈一点你的看法。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3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选文写了赵普               的事,表现出他是一个“              ”的人。(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4分)
(1)普性深沉有岸谷     岸谷:                 
(2)奏荐某人为某官   尝:                 
(3)普颜色不变         颜色:                 
(4)用其人           卒: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2)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小题4:结合选文的一处细节描写,说说赵普进谏的感人之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乙】王羲之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②老姥(mǔ):老年妇女。③王右军:指王羲之
小题1:用原文回答:甲文中曹刿论述“齐师败绩”时没有立刻追击的原因的句
                 ”;乙文中王羲之对老姥贪心做法的回应是
                       ”。(2分)
小题2:解释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将之             鼓:
(2)遂齐师             逐:
(3)克,公问其故       既:
(4)姥初有色           愠: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小题4:文言文刻画人物的时候,笔墨虽然极为简省,但意蕴往往很丰富。请参照示例,说说庄公这个人物的特点。(3分)
示例:乙文中的老姥,王羲之给她写扇子时“有愠色”,等扇子卖了大价钱,“又持扇来”,这些细节,显示了她的无知和贪心。
甲文中的庄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为天下(           )   (2)楚人之(      )
(3)今亦死(     )  (4)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小题2: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陈胜、吴广谋日    ②当立者公子扶苏
③家祭无忘告翁     ④失败成功之母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小题4:节选部分是怎样表现陈胜非凡的领导才干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