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67分)(一)廉 颇 思 赵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

阅读理解(67分)(一)廉 颇 思 赵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理解(67分)
(一)廉 颇 思 赵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的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通“屎”。[            
小题1: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廉 颇 之 仇 郭 开 多 与 使 者 金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赵数困于秦            ②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③多使者金             ④使者报曰       
小题3:翻译“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一句。(2分)
小题4: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廉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4分)
小题5:选文中的赵王是个什么样的国君?(4分)
答案

小题1: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1分)
小题1:①军队 ②派 ③给予;④返回 (4分)
小题1:赵王派使者查看廉颇是否还可以用。 (2分)
小题1: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2分)
小题1:是一个只听信一面之词,昏庸无能的国君。(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ē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持六角竹扇卖之
(2)人竞买之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王羲之尝门生家 (      )(2)羲之其扇   (      )
(3)姥初有色 (      )  (4)皆此也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6分)
(1)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2)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小题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B.环堵萧然萧瑟的样子
C.造饮尽就 D.其言兹若人之乎辈、同类
小题2:下列各组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欣然忘之不能尽其材B.因为号焉此自终
C.或置酒而招黔娄妻有言D.置酒而招之一食尽粟一石
小题3:对“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描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句话是从居住条件的简陋和衣食的匮乏两个方面的描绘了五柳先生的日
常生活。
B.这句描写是为了突出五柳先生贫困的生活,引起读者的同情。
C.这句描写是为了突出五柳先生贫困的生活,反衬他“晏如也”的生活态度。
D.这句描写展现了陶渊明贫困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小题4: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12分)
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与刘琨为司州主簿      俱:              ②渡江              及:              
③ 大王能命将出师         诚:      ④睿无北伐之志   素: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小题3:“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刘义庆的《改过自新》一文,完成小题。(14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卒为忠臣孝子。
【注】①凶强侠气:凶暴强悍、任性使气。②暴犯:侵害。③三横(hèng):三害。④冀:希望。⑤二陆:指陆机与陆云。陆机世称陆平原,陆云世称陆清河。⑥蹉跎:虚度光阴。⑦彰:显露。⑧改励:改过自勉。
小题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 义兴人谓为“三横”
A.又为活板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C.每字为一印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且 人 患 志 之 不 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小题4: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周处成长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4分)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 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⑤ 诮:责问。
小题1:解释句子中划线词(2分)
(1) 使者见而之曰(          ) (2)颦蹙以使者(           )
(3)吴人之桔  (          )  (4)宜乎所得之不所求也。(           )
小题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使者求诸吴惧其不已也
B.使者诮吴人皆美于徐公
C.而王求弗止送鲍浩然浙东
D.终无适合王口者也计其长曾不盈寸
小题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  有植枸橼于庭者                    
A.甚矣,汝之不惠B.苟全性命于乱世
C.忌不自信求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4: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小题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实大如瓜。
小题6:读了本文这则小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