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司马迁的《孟尝君列传》(节选) 一文,完成小题。(14 分)孟尝君在薛①,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

阅读司马迁的《孟尝君列传》(节选) 一文,完成小题。(14 分)孟尝君在薛①,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司马迁的《孟尝君列传》(节选) 一文,完成小题。(14 分)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尝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皆以为孟尝君亲己。
【注】①薛:地名,在今山东藤县南。②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③侍史:负责文书工作的侍从人员。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及人有罪者    (       )         ②孟尝君待客坐     (       )
③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           ④孟尝君待客夜食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A.今以蒋氏观之B.固以怪之矣C.皆以美于徐公D.不以物喜
小题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人 人 皆 以 为 孟 尝 君 亲 己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4:.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他“食客数千人”,在当时影响很大,试结合本选段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孟尝君的招贤纳士的。(2分)
答案

小题1:(1)①逃跑  ②谈话,说话 ③派    ④曾经
(2)D
小题1:人 人 / 皆 以 为 /孟 尝 君 亲 己
小题1:(1)客人很生气,以为自己的饭食和孟尝君的不一样,停下不吃,(准备)告辞离开。(2)略
小题1:孟尝君能倾其所有,诚心接纳投奔他的人,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招致亡人有罪者” , “客无所择,皆善遇之”,却是不足取的。礼贤下士,应是对有才德的人不计身份去结交,不能不分贤愚,不辨忠奸地接纳。(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思。①逃跑 ②谈话,说话 ③派 ④曾经
(2)D、介词,因为。A. 副词,根据。B.副词,通“已”,已经。C.动词,认为。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言句式进行断句。
人 人 / 皆 以 为 /孟 尝 君 亲 己
小题3:(1) 以:认为,以为。等:一样。去:离开。
(2)状语后置句。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小题4: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甲文】晏婴者,齐人也,为世人所重。一日,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使者,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乙文】……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使者      反:               ②终再拜而      辞:           
盗        坐:               ④寡人反取焉    病:           
小题2: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景公使使者至 / 晏子使楚 B.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之家
C.请以奉宾客/ 以其境过清 D.生于淮北则为枳 /青出于蓝
小题3: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晏婴者,齐人也,为世人所重。(2分)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分)
小题4:从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晏子具有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题目。(11分)
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注释:①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②先主:刘备。③屈致:委屈他枉驾来见。④凡:总共。
⑤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⑥信:通“伸”,伸张。
⑦用,因此。⑧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⑨已:停止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 亮耕陇亩(     )                             (2)由是先主遂亮(     )
小题2:下面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谓为信起行B.先主器治水
C.屏人曰恸绝良久D.智术浅短潭西南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1分)
时 先 主 屯 新 野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5: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小题1:阅读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节选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________察看了斜坡,然后就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着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大伙仍旧在小土坡上顽强地挖着土。
________看着闪光的铁锹和那些在紧张的劳动中 弯着的背梁,低声对阿基姆说:“用不着开群众大会了。这里谁也用不着鼓动。托卡列夫,你说得对,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_______看着这些挖土的人,眼神里现出了钦佩、爱护和自豪的神情。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不久之前, 在反革命叛乱的前夜,曾经背起过钢枪,而现在,他 们又都抱着同一个志愿:把这钢铁动脉通到那堆放大量木柴资源——温暖与生命的泉源那里去。
①选段中空格处是同一个人的名字,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②选段中有“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这句话,结合书中保尔这一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小题2:《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____________时期的伟大作家___________,其籍贯可能是我们江苏泰州兴化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处①之不易》,完成下面题目。(14分)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④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⑤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⑥其存⑦之。”
【注】①处: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 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
⑤豁:放弃。⑥尔曹:你们。⑦存:谨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为荆州(         )     ②辄拾以之(         )
欲率物(          )     ④每子弟云(          )
小题2:与“勿以我受任方州”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欲辱之,何以也?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辄拾以啖之D.全石以为底
小题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停顿。(1分)
云 我 豁 平 昔 时 意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焉得登枝而损其本!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小题5:文中殷仲堪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平?”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足下卜之鬼乎秦王怫
B.此教我先威众以头抢地
C.陈胜吴广皆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D.得鱼腹中乃丹帛曰“陈胜王”
小题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等去渔阳的路上“会天大雨,道不通”,“失期,法皆斩”直接导致了这次起义,而“天下苦秦久矣”则是他们走上起义之路的根本原因。
B.扶苏“贤”,是秦王朝的“当立者”;项燕“爱士卒”,是楚国人爱戴的将领。陈胜等自称是这两人的队伍,借此号召人民起来推翻秦二世的统治。
C.陈胜先分析当时的形势,表明起义的必要性;再分析“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阐明起义胜利的可能性,说明他对当时的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D.作者叙述了陈胜等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既有“鱼腹丹书”,又有“篝火狐鸣”,既赞扬了起义者的足智多谋,也批判了当时群众的迷信愚昧。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旦日,卒中往往语。
(2)等死,死国可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