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各题。(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各题。(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各题。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 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也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小题2: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为贤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D.不欲以诈道训俗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                       
小题5: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答案

小题1: B
小题1: B
小题1:(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
(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
小题1: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的以身作则重要。
小题1:诸葛亮称其为“贼”,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诡诈”(用自己的话说亦可)曹操是个具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人。
解析
【丙文翻译】贞观初年,有大臣上书(给太宗)请求去除奸佞的臣子,太宗问上书者:“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奸佞小人吗?”上书者回答说:“臣下居住在荒野之地,不能确切知道谁是奸佞小人,请陛下佯装大怒来测试大臣们,若能不畏惧陛下的怒气,诚挚直率地进言进谏的人,就是正直的人,逢迎谄媚顺从陛下意旨的,就是奸佞小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水流的清澈与混浊,(原因)在它的源头。皇帝是朝政的源头,臣民就像水流,皇帝自己都做欺诈的事,却想让臣下的行为直率诚挚,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我一直因为魏武帝多做诡诈的事,非常鄙视他的为人,像这样,怎么能够作为教化命令?”对上书人说:“我要让全天下都讲求信义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教化民众,你所说的虽然很好,但我不能听信啊。”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②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③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①师旷:盲人乐师。 ②衽:长袍。 ③太师:师旷。(选自《韩非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臣之妻私臣     (2)援琴撞之     (3)面刺寡人之过      (4)是非君人者之言
小题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是/非君人者之言D.王/之蔽甚矣
小题3:请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   师旷侍坐于前                          B  王之蔽甚矣 
皆以美于徐公                             惟其言而莫之违    
C   莫不私王                              D  公被衽而避       
莫乐为人君                               人不知而不愠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小题5:上面两段文字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邹忌、齐威王、师旷、晋平公,你最欣赏谁?简要说说理由。(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雨说》节选,完成下面题目。(5分)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了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哨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小题1:选诗的第三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关系?(1分)
答:                                         
小题2:选诗的第二节抓住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怎样理解“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这一诗句?(2分)
答:                                                                          
小题3:请从选段或原诗中任选一处赏析(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完成下面题目。(7分)
(甲)晋文公攻原得卫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②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③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
【注释】①原:原国 ②金:钟 ③卫人:卫国人                
(乙)吴起守信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丙)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裹十日粮(     )君姑待之(     )
方与之食(     )非信不可也(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译: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                                                                          
小题3: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2分)
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小题4:理解。(2分)
(甲)(乙)两段短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要语言概述之。
答:                                                                          
小题5:(丙)诗中有一联也表明了诚信的重要性,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这一联。(1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文: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译文:                                                                
小题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2分)
(1)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2)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
小题4:请用原文填空。(3分)
《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过零丁洋》的主旨句是:
                                                                                                                                                           能体现两个主人公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句子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木兰诗》节选,答题。(16分)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为画线字注音。(3分)
   ⑴ 溅( )⑵ 胡( )⑶ 山( )
2、对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   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        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
3、对句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气氛
   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出战地生活的艰辛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5、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4分)
6、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2分)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