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选文,回答问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

读选文,回答问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读选文,回答问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解释下列字词:
(1)归而形诸梦 诸:________
(2)故有所览辄省记 辄:________
(3)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可惜:________
(4)为一说,使与书俱 俱:________
2.指出“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与原文的哪两处相照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何“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讲述做官后书多蒙尘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黄生借书说》的用意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之于
   (2)就
   (3)值得珍惜
   (4)在一起
2.(1)汗牛塞屋……子孙弃者无论焉。
   (2)若业为吾所有……云尔。
3 .勉励黄生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意对即可)
4.以类似的经历勉励黄生珍惜机会,专心读书;告诫黄生读书年华一旦过去,以后很难读书。(意对即可)
5.宽慰黄生不以借书为耻,更以此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并尽快还书)。(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襄子忍辱
  赵简子以襄子为后。董于阏曰:“无恤贱,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为人也,能为社稷忍羞。”异日,知伯与襄子饮,而批襄子之首,大夫请杀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羞,岂曰能刺人哉?”处十月,知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知伯,破其首以为饮器。(《淮南子》)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末年晋国的六卿之一。襄子:简子的庶子,庶子是指古时妾所生的儿子。后:继承者。②无恤:就是襄子。贱:卑贱,这里系指襄子与简子的长子比⑩,地位低下。③以为:即“以之为”,把他立为。④社稷:古时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这里指国家。⑤异日:有一天。⑥知伯:晋国的大贵族。⑦批襄子之首:打了襄子一耳光。⑧大夫:左右侍臣。⑨刺人:杀人。⑩处:经过。
1.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羞
2.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今以为后,也   (何: )
2)知伯围襄子晋阳  (于: )
(3)襄子队而击之   (疏: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赵简子以襄子为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为人也,能为社稷忍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用两个成语概括知伯与襄子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襄子面对羞辱时的冷静让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蝂蝂 ,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 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①卬ánɡ:高举着头。②踬zhì仆:跌倒。③病:疲惫。④艾yì:停止,悔改。
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持取(    )
怜之(    )
能行(    )
又持取如(    )
又不(    )
亦以矣(    )
2.选出加粗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以其室
B.为去其
C.日思其位
D.其禄
3.选出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蝜蝂,状况负小虫也 今世之嗜取
B.背甚涩 极力不已
C.卬其首负 人或怜
D.困剧不止也 其形魁然大者也
4.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守:_____________
(2)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
(3)状:_____________
(4)春和明: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三则诗文,完成1-5题。    【甲】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丙】  唐诗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因为唐诗主要是中国北方文化发展到极盛时期的诗,所以要写就写高山大河,所以宋词多半是小桥流水,唐诗多半是高山大河。中国文学写高山大河写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说至今没有超过唐诗的。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豪情雄壮,比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如“白日依山尽”“大漠孤烟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强健得很。
  长江、黄河、高山、大川、太阳、月亮,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个风烟,大气得不得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天姥连天向天横”,这个“上青天”、“向天横”都是直上直下将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相贯通。盛唐诗人、宰相张说大书诗人王湾的诗于政事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正是代表唐人的审美意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伟观——黎明、春天、新年,一齐来到人间,使人间成为美好的存在。“生”字、“入”字,热情奔放,是生命化的大自然。天行健,生命刚健、积极有为,迎向清新与博大。(王晓明《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1.写出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乾坤日夜浮_________________
(2)至若春和明_________________
(3)不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诗文可以看出,两位作者有着怎样共同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丙】的作者在原文中认为“唐诗是早晨”,从选文【丙】中可以看出唐诗具有怎样的“早晨”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选文【丙】中的认识:“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请以【甲】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为例,谈谈你的理解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游岳阳楼记(节选)。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1、指出下列各词在不同句中的含义。
(1)之: 游之日(      ) 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
(2)为: 出为名将帅(     ) 为毛锥子所窘(     )
(3)以: 边垂以安(     ) 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     )
2、翻译下列句子。
(1)子京增堞籍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玄鬓已皤,壮心日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诚不能无慨于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一句,范仲淹《岳阳楼记》曾这样记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