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
(1)人鸟声绝(    )
(2)长堤一痕(    )
(3)有此人(    )(    )
3、找出文中表现雪大和雪美的词语。
雪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景物采用了以小衬大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然是看雪,但为什么要写与金陵来客一起喝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处舟子说相公“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陶庵梦忆 明朝 张岱
2、(1)全、都
      (2)只有  
      (3)哪能、怎么  还
4、雪大: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雪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6、为了增加赏雪的情趣。
举一反三
文言文赏析鸟说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唁唁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彀,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如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1.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_______,也可以_______或_______。本文是一篇以_______为主的“说”体文字。
3.解释句中的加粗词。
(1)巢大如____________
(2)小不能盈__________
(3)手下鸣乃__________
(4)雏且出矣,雌者覆之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鸟儿的遭遇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水经注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江水又(    )
(2)黄牛(    )
(3)此岩高(    )
(4)望见此物(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南岸重岭叠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行者谣曰:“……黄牛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篇末引用行者之谣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赏析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②顿舍:停止。③为;惟。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1)少而兵_______________
(2)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也____________
(3)于是兵而西____________
(4)李信果秦军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眠觉:睡醒   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 ⑥就:拜访、访问。 ⑦经宿:一整夜。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1)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                       
(2)无与乐者 ____________         
(3)起彷徨   _____________                     
(4)人问其  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你能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    )具答之。
(    )便要(    )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
2.解释下列加粗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处处之____________ 寻向所____________
(2)向所志____________ 病终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朝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