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夫精念存想,或泄于________,或泄于________,或泄于________。②泄于目,目________其形;泄于耳,耳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夫精念存想,或泄于________,或泄于________,或泄于________。②泄于目,目________其形;泄于耳,耳________其声;泄于口,口________其事。③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④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⑤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1.在原文的横线上各填一个词。想一想:①②句都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两句当中三个方面顺序一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文字从“精念存想”表现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来证明“_________”是人的主观思念,是人产生的幻觉,并非实有。 3.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①夫精念存想_______________ ②俱用精神_______________ 4.翻译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目;口;耳;见;闻;言;不一致。 2.目;耳;口; 鬼 3.①专一,纯正;②精神 4.醒时见到的鬼和睡时听到的鬼,都是因为精神作用而产生的幻觉,害怕和想象,都会产生同样的情况。(意对即可) 5.排比 |
举一反三
阅读并回答问题。 |
约不可失 |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解释下面加粗词的含义。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______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______________ ③公将焉之______________ ④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______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___________ ②困于心衡于虑 衡: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 C.行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3.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实际,说说本文观点的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坚持把每周二作为安全教育日,专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2005年开始,每期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演习中,固定疏散路线,要求每班必须成单行,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操场固定的位置。他要求教师平时在教学楼人流量最大的时候都要站在各楼梯的拐弯处。汶川地震时,他在出差,而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仅用1分36秒全部冲到操场,无一伤亡。 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是感激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嗣子可辅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只需填序号)( ) ①zhǔ。连接。 ②zhǔ。委托,交付。 ③隶属,归属。 ④亲属。 ⑤类。 4.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子硕问于子墨子日:“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辨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选自《墨子·耕柱》) 1.找出“能实壤者实壤”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 能说书者说书 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3.“为义孰为大务?”本文回答这个问题了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