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回答问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

阅读并回答问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

题型:甘肃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并回答问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惴(  )  (  )
(  )   (  )   素(  )
2.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则 其 读 书 也 必 专,而 其 归 书 也 必 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祖父:________________无论:________________
(2)非夫人之物而强焉 夫人:________________假:________________
(3)往借,不与,归而诸梦 形:________________
(4)不闻藏书者乎? 子:________________
4.辨析下列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D.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5.下列多义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读书者有几  天下物皆
B.往借不  为一说,使书俱
C.《七略》、四库,天子书  少时岁月为可惜也
D.若业吾所有  一说,使与书俱
6.下列句子句式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物皆然
A.若业为吾所有
B.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C.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D.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就黄生允修借书一事发表议论,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
B.与结尾一句“为一说,使与书俱”相照应的一句是开头说的“授以书而告之”。
C.“说”这种文体内容是记叙性的,篇幅一般都很长。
D.本文运用了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
8.翻译下列句子。
(1)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jiǎ zhuì guǐ sì xǐng yín
2.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3.(1) 祖父和父亲 不要说,不用说。
  (2)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借
  (3)动词,出现
  (4) 你
4.C
5.C
6.D
7.C
8.(1)我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高高地堆满。白色的蠹鱼,灰色的蜘蛛丝,时常蒙盖在书籍上。
  (2)不是那人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不安地摩挲抚弄不止。
举一反三
阅读并回答问题。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奕(      )    鸿(      )  (      )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为者辟若掘井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
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C.今夫奕之为数,小数
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
E.曰:非然
4.下列加粗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以至仁伐至不仁
D.何其血之流杵也
5.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技艺便更如此了。
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比来写,说理性很强,突出后者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弗若”。
6.翻译:
⑴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甘肃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郦道元)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沿阻绝(顺流而下)
B.乘御风(奔驰)
C.夏水陵(河岸)
D.引凄异(连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词的的含义。
(1)来此绝境(   )
(2)无论魏晋(   )
2、下面加粗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贵州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果,病终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晋
C.率妻子邑人
D.鸡犬相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两句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写出《大道之行也》中与本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境相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意思。
①从桓公孤竹______________
②以其愚心而圣人之智______
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亦乎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