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 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     (《国语?文公伐原》)
  【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撒。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1.文段理解。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__________”和鲁庄公的“__________”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__________,【乙】文写的是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__________”这一句。
2.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课外积累,你能再举出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吗?   
我的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远谋 ; 鄙  
      (2)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2.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____             
(2)请其本。    循:_____________     
(3)既已知吾知而问我。    之: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庄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下面是其中看法之一: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请你对谁是胜者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日:“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石匠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④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语言之矣。”     
【注释】①垩:石灰。②斫:削掉。③斤:通斧。④质:对手,搭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蝇翼:________   
(2)斤成风:________   
(3)尽而鼻不伤:________   
(4)尝试为寡人之:________
2.“臣之质死久矣”中“质”指的是(  )    
A.郢人    B.匠石    C.庄子    D.惠子
3.从这则故事中后来引申出一个成语是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
4.翻译句子。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在此处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庄子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能从这个故事中读出别的什么意味吗?  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给(    )填上恰当的字,并予以注音、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提示标出各则格言的数字代号。
(1) 谈求知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谈修身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③⑦⑧中划横线处的意思。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公输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下边的句子都是疑问句,哪一句与“宋何罪之有?”的语气不同(    )
A.南方有鸟,其名鵷 ,子知之乎?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D.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用现代汉语翻译“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上面的文字说说墨子对战争所持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己。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
1、解释加粗词意思。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
②惟楼一座。(            )
③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
窗扉皆洞开。(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语句。
①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译文:                                                                    
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文:                                                                    
3、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鬼市”?
答:                                                                     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