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3题。金壶丹书《晏子春秋》① 景公②游于纪③,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文,则恶其鳋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
金壶丹书 《晏子春秋》① |
景公②游于纪③,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文,则恶其鳋④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寸曰:“不然。食鱼无反,景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旃驵闻,嚣早右省,县千阁卵者,诗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①《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③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被齐国兼并。④鳋:鱼腥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勿乘驽马( ) (2)则恶其鳋也( ) (3)何以亡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君子有道,悬于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则故事所蕴涵的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劣马;(2)讨厌;(3)为什么 2.君子有治国的方略,要把它公布到大街小巷。 3.示例: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铭,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 (意思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
阮孝绪传 (节选) |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琊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成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竞获免。(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 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闻者咸叹异之_______________ (2)不服绵纩______________ (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屡至其门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晏诛,亲戚成为之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
水仙 (清)李渔 |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各司一时______________ (2)欲购无资______________ (3)请已之______________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衣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于令仪不责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今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 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禽之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元祜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 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 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 ④涪陵:地名。 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 ⑥已:同“以”。 ⑦不诬:不假。 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 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 罢:( ) (2) 从:( )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的?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家 ______。本文是一篇________文。 2、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采用_____的顺序来写,为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又兼从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写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采用了_______景和________景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3、选出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 ) A、蝉则千转不穷(尽) B、负势竞上(凭借) C、横柯上蔽(隐蔽) D、好鸟相鸣(美丽) 4、选出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 A、风烟俱净 百废具兴 B、猛浪若奔 在昼犹昏 C、一百许里 高可二黍许 D、急湍甚箭 甚矣,汝之不惠 5、富春江山上白天与夜晚难以分辨,从哪句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