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用“丨”为下面一句话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字。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__________________
(2)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___________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忘__________________
(4)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第3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3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6.第4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1)放晴(2)日光(3)一起(4)这,这样
3.(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4.(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对比 悲 喜
6.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有剩骨                  止__________________
恐前后受敌           其__________________
一狼其中              洞__________________
屠自后断其股           股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醉翁亭记(节选)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
(2)醉翁之不在酒 意:__________
(3)野芳而幽香 发: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任光禄竹溪记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唯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⑥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注]①侯家:王侯之家。②蓄:蓄养,收藏。③绝徼:极远的边地。④其为园:他们建造园子。⑤芟(shān):割。⑥槁:干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而所不能(     )者惟竹
(2)(     )有竹据其间
(3)或芟而(     )
(4)毋以(     )占我花石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攲:倾斜。②嵌:凹陷。③涸:水回旋而流。④悬:水从高处流下来。⑤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府。州,古时的行政区域。⑦芜秽:杂草积土。⑧俾:使。⑨裨:增益,增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南流数十步,营溪(     )
(2)攲嵌盘屈,不可状(     )
(3)佳木异竹,垂阴相(     )
(4)松与桂(     )
2.翻译句子。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对右溪景物作了生动的描写,依次所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怎样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岳阳楼记》最后一段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王辟之《混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已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予尝古仁人之心(     )
(2)斯人,吾谁与归?(     )
(3)士大夫敢往别(     )
(4)得为范公党人(     )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品人: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