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题型:四川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选自《出师表》)
  (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佞臣者:奸佞的臣子。②、的知:确切知道。③、正人:正直的人。④、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⑤、人庶:人臣庶民。⑥、魏武帝:曹操。⑦、教令:教化,命令。
1、下列句中加粗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上书请佞臣者   则有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也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小石潭记》)
C.深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出师表》)
D.朕欲使大行于天下  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曹刿论战》)
2、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为贤
B.请陛下佯怒试群臣
C.朕常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诈道训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
   (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
4、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的以身作则重要。
5、诸葛亮称其为“贼”,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诡诈”(用自己的话说亦可)曹操是个具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1)皆若空游无所_________
(2)而从者_______________
(3)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
(4)不可知源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如此美景,某旅游局为搞活旅游资源,决定对小石潭进行旅游开发,消息一出,有反对的,有支持的,你认为能否开发,该如何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加粗字词的含义。
①渔人甚之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
③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
④此中人云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略无处__________________
(2)夏水陵__________________
(3)潭中鱼百许头____________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___________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较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水方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篇目    不同点         相同点
《三峡》  ①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②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
A.日更定矣/实事求
B.有痴似相公者/半夜三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旦日,从外来,也坐谈
D.湖中得更有此人/且置土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的“__________”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用原文语句回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宁静清绝的特点
B.文章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D.文章还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之。使者曰:“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注释]①:扣留;②矛盾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而与秦相五十余年矣。(   )
(2)秦王以为然而之。(   )
2.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燕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说服对方的方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