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 C.利尽南海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 2.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簟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3.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4.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5.“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C 2.C 3.B 4.成霸业,兴汉室 5.示例:运用贤能体恤百姓;加强民族团结,改善睦邻关系;对内革新政治等。(答案不唯一) |
举一反三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辨,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具体含义。 (1)由是先主遂诣亮( ) (2)不耻劳辱( ) 2.【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____,本字是____。 5.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4、“微斯人,吾淮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____________。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____________。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 ②临溪而渔 渔:___________ ③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是我国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危急存亡之秋( ) (2)悉以咨之( ) 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①臣赋②性拙直,遭时艰难③,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④病在膏肓⑤,命垂⑥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⑦,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⑧,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⑨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⑩。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注释】①伏念:俯伏而思念。②赋:禀赋,受之于天的性质。③艰难:指三国鼎立,蜀国人少国小,魏吴比较强大的斗争形势。④何期:哪里想到。⑤膏肓:不能医治的部位。⑥垂:将要。⑦寡欲:克制享乐的***。⑧先君:死去的国君(指先主刘备)。⑨屏黜:罢免。⑩尺寸:微小的。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躬耕于南阳( ) (2)约己爱民( ) (3)悉仰于官( ) 2.翻译下列句子。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