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李世民畏魏征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语上曰:“人言陛下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
李世民畏魏征 |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语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善回人主意( ) (2)故中辍耳( ) (3)外皆严装已毕( ) (4)上尝得佳鹞(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征向皇上奏事是,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擅于(2)中止(3)妥当(4)得到 2、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皇上也就息怒, 3、希望皇上知道“玩物丧志”等。 (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①朝服衣冠 ②有时朝发白帝 C.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___句,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1.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 今齐地方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划线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翻译下列句子。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隆中对陈寿 |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屏( )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 (4)愿诸君勿复言 愿( )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而***子之身,子为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来阐述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4.【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
秦巨伯 |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②坼:裂开。 1.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乃置伯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意悟 目似瞑,意暇甚 D.夜皆亡去 广故数言欲亡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怀刃以去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C.乃是两人也 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