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1.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间: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1.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间: ②小惠未徧 徧: ③神弗福也 福: ④牺牲玉帛 牺牲: 2.下列四项中,画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参与 ②同“遍”,普遍 ③保佑 ④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2.B 3.①吃的和穿的,不敢一个人独自享用,必定分(赏赐)给别人(旁边的人)。 ②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③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则有些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 4.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 |
举一反三
【甲文】公与之乘……遂逐齐师。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2)济(3)。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1.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1)公将鼓之( ) (2)宋人既成列(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用原文语句答题。 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乙】宗泽传(节选)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韦占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廊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日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赦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2)何以战 以: (3)今日进退等死 等: 2.翻译文中画横线语句。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 译文: 3.下列语句中表现曹刿指挥谋略的有( ),表现宗泽热爱国家的有( )。 (只填序号) ①公将战,曹刿请见 ②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③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④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 ⑤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 ⑥是行不生还矣 4.曹刿和宗泽亲临指挥,各自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请分析这两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何异同。 |
阅读“十年春……故逐之。”答题。 1.下列句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2.下列句中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 |
A.①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B.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①登轼而望之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D.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②其真无马邪 3.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曹刿论战》答题。 1、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画线的词语。 (1)公将鼓之( ) (2)何以战( ) (3)战于长勺( ) (4)牺牲玉帛( ) 4、下边画线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又何间焉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公将战︱上使外将兵 D.夫战,勇气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5、翻译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⑥?”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⑦。”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⑧?”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③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ā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⑤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⑦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⑧邪(yé):同“耶”。 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 (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 (3)明帝问何以致泣____________ (4)元帝异之 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3.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4.【甲】【乙】两文都主要以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