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
题型:重庆市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大王加惠 加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错意也 错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怫然怒 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缟素 缟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并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意在吞并安陵。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这表现了安陵君的软弱和妥协。 B.第2 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C.第3 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进行恫吓。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 D.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 4.简要分析唐雎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给予恩惠(2)置意,打主意(3)盛怒的样子(4)穿丧服 2.(1)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得分点:广、逆、轻) (2)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吉凶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临下来。(得分点:布衣、怀、休祲) 3.A(“这表现了安陵君的软弱和妥协”,属于主观臆断。) 4.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答案意思对即可) |
举一反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空乏其身 (3)困于心,衡于虑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上文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横线词。 (1)其所以不得之故 (2)人不对 (3)家富则市得良犬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3、读了《齐人有好猎者》一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文言文阅读。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节选)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发闾左適戍渔阳( ) B.会天大雨( ) C.楚人怜之( ) D.卒中往往语(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的是( ) A.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扶苏以数谏故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C.卜者知其指意 皆指目陈胜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书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吴广以为然 B.然足下卜之鬼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扶苏以数谏故 固以怪之矣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答: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答: 5.用文中原句填空: 陈涉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导火线是 ;起义的策略是 ,起义的舆论准备有 。这段描写表现了陈涉 的个性。 |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无论魏晋 (2)选贤与能 (3)屋舍俨然 (4)是谓大同 2、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甲文中的“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 的特点,他们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 4、甲文中的句子“ , ”和乙文中的句子“ ”与“ ”都写出了老人和孩子因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幸福的情景。 5、判断句子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代) B、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排比) C、男有分,女有归。(对偶) D、孔子云,何陋之有?(设问) |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陈胜王凡①六月。已为王,王陈②。,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③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④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入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⑤!涉之为王沈沈⑥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⑦,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⑧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凡:总共;一共。②陈:陈县。③宫门令:守卫宫门的长官。④遮:拦住。⑤夥颐:意思是“真多呀”。夥:多。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⑥沈沈: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⑦发舒:放肆,随便。⑧颛:通“专”。妄言:胡说。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或说陈王曰 (4)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2.找出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 ] |
例句:辍耕之垄上 A.怅恨久之 B.之陈 C.尝与庸耕者闻之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译文: 4.根据【甲】【乙】两文中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