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      蓝牙技术显神通①1300多年前,北欧出现了一个勇猛的民族——维京。维京人喜欢冒险,爱好游历。他们一手持剑,一手举火把,驾船出海,他们的故事

(16分)      蓝牙技术显神通①1300多年前,北欧出现了一个勇猛的民族——维京。维京人喜欢冒险,爱好游历。他们一手持剑,一手举火把,驾船出海,他们的故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      
蓝牙技术显神通
①1300多年前,北欧出现了一个勇猛的民族——维京。维京人喜欢冒险,爱好游历。他们一手持剑,一手举火把,驾船出海,他们的故事传遍了欧洲。他们最伟大的领袖就是蓝牙·哈拉尔德(HaraldBluetooth)。在丹麦、斯堪的纳维亚乃至整个欧洲,“蓝牙”是“统一、扩张、包容、勇于挑战”和“征服一切”的象征。
②当历史的脚步迈进21世纪的大门时,一种由维京人的后代瑞典人提出的“让复杂的电缆消失在空气中”的无线通信技术被誉为“蓝牙”技术,其核心正是符合全球标准的统一和包容。
③这种全球统一的标准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它在现代通信网络的最后10米,将像一种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神经末梢一样,把各种网络终端设备与各种信息化设备都“无线”地连接起来。
④蓝牙技术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将移动电话与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以及各种数字化的信息设备连接起来,从而甩掉常用的有线电缆,同时形成一种个人身边的网络,使得身边的各种信息化的移动便携设备都能无缝地实现资源共享。
⑤因为其开放性,蓝牙技术目前只是一个规范,还没有成为行业标准。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之间的互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蓝牙技术本身具有很多优势:蓝牙一般在2.4GHz的ISM频段工作,这是全球通用的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使用该频段无需向各国的无线电资源管理部门申请许可证;可实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调频和纠错编码技术,蓝牙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在配备蓝牙的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更加可靠的通信。另外,蓝牙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可应用于多种通信场合,如WAP、GSM等,引入身份识别后可以灵活实现漫游,安全性也不错。另外,蓝牙设备功耗低、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对人体危害也小。
⑥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蓝牙技术在手机、耳机、PAD、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影机等设备上都有应用。由于手机的普及率较高,因此蓝牙手机成为目前蓝牙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⑦一部有蓝牙功能的手机配上一副小小的蓝牙耳机后,便可以把电话放在口袋里进行免提通话了。这样,无论是在凛冽的寒风中,还是在开车的时候,亦或在双手忙碌的时候,都可以方便地接听电话,而且还可以避免手机辐射。
⑧蓝牙手机可以很方便地和电脑连接,实现文件互传。除了图片、铃声和Java小游戏外,一般的文档也能传到蓝牙手机中,这样就可以把蓝牙手机当成U盘使用了。蓝牙手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与笔记本电脑无线连接,让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成为现实。
⑨两个同样持有蓝牙手机的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交换名片、电话和手机铃声,甚至无线联机游戏。再加上相匹配的蓝牙头盔、蓝牙眼镜、蓝牙外套等等一系列产品,蓝牙的无线魅力可以让你尽情体验时尚。
⑩蓝牙还可以用于无线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安全产品、消费娱乐、汽车产品、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蓝牙产品将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选自《百科知识》2007年16期)
小题1:试分析第①段引用故事的作用。(4分)
小题2:请在文中找出给“蓝牙技术”下定义的句子。(3分)
小题3:根据第⑤段内容,请概括蓝牙技术具有哪些优势?(5分)
小题4:通读全文,你认为“蓝牙技术”的主要“神通”是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①交代“蓝牙”一词的由来及内涵,(1分)引出说明的对象;(1分)②用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起阅读兴趣(2分)
小题2:蓝牙技术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小题3:①频段通用,无需申请许可证;②可实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③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④具有很强的移植性;⑤安全性也不错;⑥设备功耗低,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对人体危害也小。(答出5点及以上给满分)
小题4:(1)有效地“无线”连接数字化信息设备,(2分)无缝地实现资源共享。(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以下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节令等;引出说明的对象;用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起阅读兴趣等。
小题2:
试题分析:下定义,即是给一个事物进行命名,解释和说明,那么我们可以从文中第四段第一句可以得出:蓝牙技术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第⑤段内容,我们可以概括出蓝牙技术具有优势的优势有:①频段通用,无需申请许可证;②可实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③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④具有很强的移植性;⑤安全性也不错;⑥设备功耗低,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对人体危害也小。
小题4: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之后,我们知道可以“蓝牙技术”的主要“神通”是:有效地“无线”连接数字化信息设备和无缝地实现资源共享。这可以从文章第四段“蓝牙技术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将移动电话与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以及各种数字化的信息设备连接起来,从而甩掉常用的有线电缆,同时形成一种个人身边的网络,使得身边的各种信息化的移动便携设备都能无缝地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得知。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9分)
①当人类的胚胎成长到5周左右时,手就出现了,但非常小,如同鱼鳍一般。在随后的发育中,手指慢慢开始成长,手指之间的蹼渐渐退化。到了11周的时候,手的关节、肌肉甚至指甲都已经发育完全。所有的功能已经齐备。一个20周大的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会用幼嫩的手指给自己的耳朵挠痒了。
②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这一器官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是一个精美的机械结构。每只手有29块骨头,一些六指人还会多几块。这些骨头由123条韧带联系在一起,由35条强劲的肌肉来牵引,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是48条神经。整个手掌结构由30多条动脉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血管来滋养。
③手无疑是人体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科学家认为,手是使人能够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其余两个器官是可以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眼镜盒能够处理手、眼传来信息的大脑。
小题1:选文介绍了“手”的那些内容?(3分)
小题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分)
小题3:语段中“一些六指人还会多几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小题4:选文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10分)
①一个旅游观光者,其实永远是健忘的。每到一处景观,他会惊奇、会兴奋,但一转眼,这些惊奇和兴奋,又会被新的景观引起的惊奇和兴奋取代。他们眼中的古塔也好,古刹也好,充其量不过是形状有差异、年代有远近的建筑。
②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③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 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 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 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④“‘建筑’ 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⑤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小题1:选文第③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请你做简要概括。(4分)
小题2:文段选自《梁思成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写“旅游观光者?(3分)
小题3: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说说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说明文《太平洋也患“秃头症”》,完成后面的题。(11分)
太平洋也患“秃头症”
①人们有时会因营养不良,或者精神压力太大等,致使头发脱落,使得头部袒露着“一穷二白”的斑块。无独有偶,日前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也患有“秃头症”。
②照理说,在海洋的底层,应当覆盖着一层由泥质、碎屑和浮游生物的遗体等组成的沉积物。尤其是浮游生物,这些在显微镜底下才能看得见的动物和植物,生活在海中50——100米深的表层水中,活着的时候在海中漂荡,一旦死了,其遗体便会沉到海底。别小看这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海洋的许多区域中它们的数量非常庞大,其遗体经年累月地掉落在海底,最终能在海底铺上厚厚的一层。
③但是科学家通过仪器探测发现,在位于新西兰东部4000千米的海区,其海底只见有几种不同种类的岩石,几乎没有那层沉积物。也就是说这块属于太平洋南部的海区,其海底呈现光秃的现象。因而科学家把这块区域叫做南太平洋裸露区,其裸露面积相当于地中海那么大
④难道说海洋也像人类一样,因为缺乏营养,或者遭受沉痛的打击,使得头发脱落吗?
⑤科学家认为在南太平洋裸露区这块水域,水中的养分非常少,缺乏浮游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这样一来,生活在这里的浮游生物就非常少。不仅如此,这块水域还缺少碳酸盐。因为浮游生物死后,其遗体只有与水中的碳酸盐相结合,才能沉淀下来。没有与碳酸盐相吸附的浮游生物,重量太轻,其微小的尸身往往在还没沉到海底之前,就被水流冲散,或者被其他的细菌等生物分解。因而这块海底就没有什么沉积物,几乎就是裸露着。这块海底所呈现出光秃的特征,真的和人们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秃头很相像。
⑥海水因缺乏“营养”而缺少浮游生物,难道也会因此而缺少泥质和碎屑吗?当然不是。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块水域的海底缺乏泥质和碎屑呢?
⑦因为南太平洋裸露区这块水域远离陆地。海底的泥质和碎屑大都来自于陆地。靠近陆地近的水域,陆地上的泥质和碎屑等物质就会在风的作用下被带入水中,最终沉到海底。然而这块水域因为远离陆地,自然就接受不到来自陆地的泥质和碎屑。
⑧有人会问:“太平洋中还有距离陆地更远的水区,照这么说,其海底难道都没有泥质和碎屑不成?”事情的原因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⑨科学家发现南太平洋裸露区远离任何主要的洋流。洋流会引起潮汐运动,能够将陆地上的泥质和碎屑带入水中,并使得携带这些物质的海水沿一定途径大规模流动,将它们“送”到海底。而缺乏洋流作用的太平洋裸露区,其海底中的泥质和碎屑自然就少了。
⑩在这三重作用之下,南太平洋这块水域患上了“秃头症”,出现了裸露区。
小题1:请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话说明“太平洋也患秃头症”具体指的是什么现象?(2分)
小题2:判断第③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样说明的好处。(3分)
小题3:第⑨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4:根据⑤—⑨段的内容,用三个短语依次概括出第⑩段中的“三重作用”分别指什么,并说说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9分)
①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②烧完了石油和煤,接下来我们应该烧什么?这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在19 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人类进入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多起来。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而且已经为时不远了。所以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
③21世纪前半期,人类将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占主流的能源还是煤和石油,然而它们的燃烧带给世界的是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恶果。为了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稳定能源供给,世界各国已开始开发天然气,希望以此代替煤和石油。天然气是最干净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④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说到底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
⑤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规模较大的国际汽车集团为了在产品的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是利用氢和氧(或空气)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由于汽车须解决环保问题的迫切性,将很可能使得氢燃料时代提前到来。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摘自《今晚报》,有删改)
小题1:读了本文,你觉得氢气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哪些优点?(3分)
小题2: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分别说说什么是“固体燃料时代”、“液体燃料时代”和“燃气时代”。
小题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后面各题。(11分)
小心!二维码暗藏“***机”
①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习惯用智能手机拍下身边各种各样的二维码,享受轻松在线获取信息的便捷了。但你了解二维码吗?有没有意识到,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机”?
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二维码起源于日本,原本是Denso Wave公司为了追踪汽车零部件而设计的。
③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最多记录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也正因如此,二维码才被称为不含电子芯片的廉价存储器。
④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没有的“容错机制”——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甚至损毁面积高达50%,仍可恢复信息。
⑤另外,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不管是从何种方向读取,它都可以被辨识。
⑥鉴于二维码的诸多好处,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很快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⑦商家在广告中加入二维码,引导消费者在线了解更多产品和服务信息;物流仓储中心靠扫描二维码,掌控货品去向和信息;护照、身份证、会员证印有二维码,可以帮人们快速输入核对个人信息;社交网站生成的个人二维码,让我们“互粉”变得轻而易举;二维码还是防伪的好帮手……
⑧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这种轻松获取资讯的方式了。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
⑨如今我们常见QR条形码(Quick Response,译为“快速反应”)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它的真伪,在加之其过于便捷,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⑩除了二维码骗局,很多人也为隐私担心。去年上半年,就有国内媒体报道称,由于实行实名制,火车票票面上印有记录乘客信息的二维码,而随手丢弃车票,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只要用手机上网下载二维码扫描软件,就可以轻易读出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信息。鉴于此,铁路部门建议乘客撕毁票面的二维码部分。
11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摘自《青年文摘》)
小题1:为什么二维码让我们又爱又恨?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4分)
小题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⑦段的表达作用。(2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
小题4:仔细观察下面两张火车票,先判断哪张车票使用了二维码,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比较一维码与二维码在外观上的不同。(3分)
             
      
A                             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