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医生——啄木鸟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到林间;敲敲听听多仔细,要动手术把头点。上面这个谜语猜一种动物,谜底是啄木鸟。可是起初我不但猜不中,而且人家揭了谜底后

森林医生——啄木鸟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到林间;敲敲听听多仔细,要动手术把头点。上面这个谜语猜一种动物,谜底是啄木鸟。可是起初我不但猜不中,而且人家揭了谜底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森林医生——啄木鸟
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到林间;
敲敲听听多仔细,要动手术把头点。
上面这个谜语猜一种动物,谜底是啄木鸟。可是起初我不但猜不中,而且人家揭了谜底后,我还不懂为什么把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后来我随一支森林科学考察队去林区调查研究,通过一位生物学家对啄木鸟的介绍,和我自己对它的观察,我才真正认识到,“森林医生”这个称号,啄木鸟是当之无愧的。
啄木鸟每天都起得很早,起身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树木“检查身体”。它用嘴将一棵棵树从根到梢笃笃地轻轻敲打一通,听听有没有空声。经验告诉它,敲打时如发出空声,树干里面一定有虫,就立刻“动手术”。它的嘴长而直,末端尖锐,不但能啄破树皮和腐败的树干,而且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它的舌骨很发达,色围着头骨,舌骨起着特殊的弹簧作用,能使细长的舌条伸缩自如;舌面富含黏液,能把树中昆虫的幼虫和虫卵粘住;舌端生有向后倒长的小钩,能钩取树中较大的昆虫。它的鼻孔上覆盖着保护性的刚毛,可以防止碎木屑飞入鼻孔。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工作时总是围绕着树干螺旋式地向上攀登,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不会有所遗漏。啄木鸟就凭着这套完备的“医疗器材”和独特的“医术”,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树木健康地成长。
由于长期过着树栖生活,啄木鸟的翼变得既短又钝,不适于快飞和远翔,只能在林间通道或林中旷地作短距离滑翔,但是它的足趾却特别强劲有力,趾的排列也不像一般鸟类那样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而变成二趾向前,二趾向后,而且具有锐利的钩爪,因此即使攀缘在笔直的树干上也不会滑落下来。此外,它的尾羽强韧坚直,羽轴特别粗硬,有弹性,可以当做支柱顶住身体,与两条岔开的腿形成一个“三足鼎立”之势,增加了悬立时的稳固性。
小题1:如果把本文的题目改为“啄木鸟”好不好,为什么?(3分)
小题2:文章开头引用谜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为什么说啄木鸟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 (3分)
小题4: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小题1:不好,因为“森林医生——啄木鸟”这个题目体现了啄木鸟专门捕食危害树木
的害虫,保护树木健康成长的特点。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小题1:引出说明对象,形象生动,增强可读性。
评分:共3分。
小题1:围绕着树干螺旋式地向上攀登,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不会有所遗漏。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小题1:作比较;将啄木鸟足趾的排列与一般鸟类进行比较,从生理特征上更清楚地说
明了啄木鸟的足趾刚劲有力,适合攀缘的特点。
评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共4分。
解析

小题1:应从打比方说明方法的生动性来进行理解作答。
小题1:了解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并理解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小题1:阅读文本,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内容说法合理即可。
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举一反三
1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
深层海水的利用
①众所周知,海洋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殊不知海水本身也是海洋宝藏之一。海洋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深层海水是海洋的精华。若能充分利用深层海水,将会使人类受益无穷。
②所谓深层海水,是指海洋深处的海水。深层海水大量存在于距陆地5000米以外、水深200米以下的地方。在这样的深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有机物分解的速度远远高于其合成速度,使作为“肥料”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大都被保存下来,因此它的营养十分丰富,这就为深层海水的利用提供了条件。
③同时,深层海水受海底地形及气象条件的影响,会自然涌升到海面上来。在茫茫大海上,这种被称为“涌升海面”的地方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0.1%,但却集中了海洋鱼类资源的60%,甚至更多。其奥秘就隐藏在深层海水里:当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的深层海水涌上海面后,浮游生物和藻类得以更快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饶的“肥料”。研究表明,涌升海域和一般海域在鱼类产量上的差距极为惊人,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沿岸海域的上百倍,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如果人类能制造“涌升海面”,将使深层海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可能给海洋渔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④深层海水还是一种几乎没有被污染的水,病菌极少。深层海水营养盐浓度是表层海水的5倍,而细菌含量却只有表层海水的1/10甚至1/100。
⑤深层海水在医学领域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它已成为一种奇妙的“绿色药品”。医生们用深层海水治疗先天过敏性皮炎,只要在患处涂上深层海水,患者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据统计,使用深层海水进行治疗的患者,约有60%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不过,医生们尚不清楚究竟是深层海水中的什么成分在治疗中发挥了作用。
⑥洁净的深层海水还引起了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厂家的极大兴趣。利用深层海水来生产豆腐;酱油、咸菜等,不仅发酵过程加快,而且口感更好。这类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有些化妆品生产厂家也跃跃欲试,计划利用深层海水开发新一代化妆用品。
⑦深层海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蔚为壮观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使海洋充满了活力。
⑧生生不息的深层海水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
小题1:第⑤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海洋宝藏包括丰富的生物、矿产及深层海水等资源。
B.人工制造“涌升海面”是为了充分利用深层海水资源。
C.深层海水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微量元素都被保存下来。
D.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
小题3:从全文看,深层海水具有哪些特点?(3分)
小题4:深层海水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新机遇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年后,我们能烧“冰”?
①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据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目前国家已启动8.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
②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汪院士表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④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⑤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⑥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汪院士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选自《东方早报》2005年7月)
小题1: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2分)
小题2: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2分)
小题3: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第③段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小题5: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8分)、
白鹭趣话
白鹭,甘界各地均有分布,俄罗斯,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白鹭数量相对较多。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有白鹭的栖息地。
白鹭天生丽质。李时珍《本草纲目》解说:"鹭,水鸟也。洁白如雪,颈细而长,脚青善翘,高尺余,解趾短尾,喙长三寸。"郭沫若《白鹭》一文,对白鹭外形有独到的评价:"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之神韵。仁立时,白鹭收敛羽翼,颈部或伸或缩,修长的腿轻松地支撑着雪白的身躯,俨然"雪衣公子立芳洲"。行走时,白鹭颈部收缩成 S形,步履轻盈稳健,悠闲自在。飞翔时,白鹭颈部亦呈S形,两脚向后伸直,缓缓地鼓动宽大的翅膀,直冲云天,却又从容不迫。可以说,白鹭的优雅和高贵,完全可以与白天鹅相媲美。
白鹭以湿地为栖息地。在海滩、湖泊、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常能见到白鹭的美丽身影,唐宋诗词中就有 "漠漠水田飞白鹭","草长平湖白鹭飞"等生动描绘。白鹭栖息最密集的当属江苏涟水的白鹭岛,每年夏季有上万只白鹭在岛上筑巢繁衍,有时百千白鹭齐飞,场面蔚为壮观。
白鹭"林栖而水食"。捕食时,白鹭迈动长腿涉水漫步,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里的小动物,然后突然伸出长颈,用又长又尖的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准确地把食物叼住。有时也"久立潺潺游石",伺机捕食过往的鱼虾。傍晚,白鹭归巢,栖身于近岸的山林,在树丛、竹丛或苇草堆里过夜。
有趣的是,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当所栖息的环境恶化时,白鹭常会不辞而别;而当环境得到改善时,白鹭又会悄然飞回。因此,诗人讴歌的"翩翩白鹭下夕阳"等景象,在环境学家们看来,其意义远不止于诗情画意,它还意味着环境的优化,意味着人与白然的和谐。
白鹭是著名的文化鸟类,"它是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从古到今,许多诗词歌赋、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艺术雕塑等,都常以白鹭为题材。《诗经》早就有"振鹭于飞"的诗句。我国传统花鸟画中的"鹭莲图",常被人们作为赠品,寄寓"一路(鹭)连(莲)升"的美好愿望。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白鹭的?请分点作答。(6分)
                                                                             
小题2:有位专家说:"市鸟,是一张城市名片。它能引发相关联想,增进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认识。"
平潭也是白鹭的一个重要的栖息地,如果要选市鸟的话,白鹭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你认为借助"白鹭"这张名片,能帮助人们联想到平潭(或平潭人)的哪些特色?请联系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具体谈谈。(谈一点即可,2分)
示例:从白鹭"林栖而水食",可以联想到乎潭是一个滨海城市,平潭人与大海感情深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北极巨变
①在最近30年中,北极圈内的湖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科学家认为,湖泊数量的减少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科学家在分析了西伯利亚地区1973年以来的卫星观测数据后发现,在这30年中,北极圈内较大湖泊的数量从10800个减少到9712个,有125个湖泊完全消失,剩下的湖泊面积也明显减小。科学家分析,造成这些湖泊消失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冻土带消退——冻土带吸收热量后产生热融效应,使湖泊周围的土层崩塌,从而加快湖泊中淡水的流失。
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的温度上升了0.6℃,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这主要归咎于人类的活动——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继续以现在的
速度在大气中积聚,那么北冰洋上的浮冰将不断减少。25年后,辽阔的北冰洋在整个夏天将再也看不到浮冰。
④北极的浮冰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太阳能量反射回太空中,大多数的阳光都不会被海洋吸收。如果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意味着这面“大镜子”将大大缩小。没有了明亮的浮冰反射掉许多阳光,深色的海洋将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海洋会变得更暖,进一步导致更多的海冰融化,然后海洋吸收的热量更多……如此恶性循环。
⑤如果北极地区海冰完全消失,船只就能够在欧洲和亚洲之间沿着加拿大和俄罗斯海岸线开辟一条新的海上贸易航道,这比商船目前通过苏伊士运河或者巴拿马运河要快1/3的时间。当然,这一横越北极的航道的安全开通大概还需要几十年时间。虽然从短期来看,海面浮冰的减少意味着商业性捕鱼、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各种矿业可以更加畅通无阻地利用未被开采的北极天然资源,但是,开发北极的经济利益却是以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多个世纪以来保护着北极地区免受人类活动污染的海冰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全消融。
小题1: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北极巨变”的。(4分)
                                                                               
                                                                                  
小题2:文章第④段划线的“大多数”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指出其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揭开甲型H1N1流感神秘的面纱》,完成后面题目。(13分)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或人感染猪流感。它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是猪的A型流感病毒中的一种引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常见的是H1N1亚型,但是也存在其他的亚型(如H1N2,H3N1,H3N2)。一般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染猪,但有时却能跨越种群屏障引起人类发病。
据了解,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可能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引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种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它可以通过咳嗽或喷嚏中的小液滴传播,小液滴可被直接吸入呼吸道;或者通过握手,接触物件等方式,经手将病毒带至呼吸道。而且,病毒可以在笔、书本、茶杯乃至键盘上存活数小时之久,导致人通过接触这些物件而最终受到感染。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也有可能导致新的感染或发病。专家指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死细菌和病毒。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有关专家建议,前往疫情发生地区商务和旅行时,
应了解当地疫情进展情况,做好个人防护。主要个人防护措施有: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甲型H1N1流感尚未出现治疗疫苗。对于制订利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策略来说,目前的信息尚不充分。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的评估,以及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危害和益处来做出决定。
我们大可不必对甲型H1N1病毒过分恐慌,甲型H1N1病毒并不那么可怕。甲型H1N1病毒的死亡率为6.77%,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0%。且目前接受“达菲”治疗的病人,都有比较好的效果,这说明猪流感病毒对于“达菲”类药物还没有产生耐药性,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小题1:本文围绕甲型H1N1流感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4分)
小题2:说说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一般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染猪。(2分)
⑵我们大可不必对甲型H1N1病毒过分恐慌。(2分)
小题3:如果把文中的语句改为“甲型H1N1病毒的死亡率很低。”你认为说明效果好不好,为什么?(2分)
小题4:本文以“揭开甲型H1N1流感神秘的面纱”为题,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