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蒙“冤”     程刚①在福斯迪克的《奉献的意义》一书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描述:②加利利海和死海是由同样的水形成的,从赫尔蒙峰和黎巴嫩松林里流淌下来的水同样

死海蒙“冤”     程刚①在福斯迪克的《奉献的意义》一书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描述:②加利利海和死海是由同样的水形成的,从赫尔蒙峰和黎巴嫩松林里流淌下来的水同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死海蒙“冤”     程刚
①在福斯迪克的《奉献的意义》一书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描述:
②加利利海和死海是由同样的水形成的,从赫尔蒙峰和黎巴嫩松林里流淌下来的水同样的清澈和甘洌。加利利海美丽而充满生气,因为它有一个出海口,它在索取的同时也在付出,它把甘甜的水聚集起来,是为了把水引去滋润约旦平原。有着同样优质水源的死海却是一幅可怕的景象。因为死海没有出海口,它就只能不断地索取,不会去付出。而这就是无私的人和自私的人的区别。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祝福,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去给予,去奉献,就像加利利海一样;而有的人只会索取。
③这段文字的确给人以启迪,但死海本身未必同意。
④死海是个“苦孩子”,唯一施舍它一口奶水的是约旦河。这是一条匍匐在西亚裂谷中的河,蜿蜒不过360公里。如果说亚马逊河、刚果河、长江这些烟波浩渺的大河是丰腴的贵妇,约旦河不过是一个羸弱的村姑。就是那点可怜的流量,还被加利利海拦截了大半!这就像一奶同胞的两个兄弟,一个吸足了奶水后才肯把干瘪的乳房甩给另一个,无怪乎另一个会面黄肌瘦。更糟糕的是,本应属于死海的70%-90%的约旦河水,因约旦人叙利亚人以色列人生活的需要而改道流入他们的喉咙和养活这些人的农田。
⑤死海也是生不逢地,这是出身问题,不好改变。这一带大概是火神爷的领地,夏季气温平均可达34℃,最高可窜至51℃,冬季也有14-17℃。气温高,蒸发量就大。再者,龙王爷想必喝不惯咸水,总不肯光顾此地,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却是140毫米左右。晴天多,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死海只能变得越来越“稠”。身处如此险恶的自然环境,还能保持一汪蓝盈盈的咸水,已是极其难能可贵了,死海还有何能去救济别人?
⑥与死海相比照的另一个湖是贝加尔湖。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湖,其最深处可达1600米,简直就是嵌在地球上的一眼深井!这个曾被中国人称为“北海”的湖确实有些海的气势,它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湖,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五分之一,比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还要多。假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也够50亿人用半个世纪。贝加尔湖如此丰yíng的水量应该是付出的典范吧?说出来定会令福斯迪克先生大失所望:在贝加尔湖的周围,有色楞格河等大大小小336条河流源源不断地流入湖中,而从湖中流出的河流,仅一条安加拉河。
⑦上述说法贝加尔湖也未必同意。贝加尔湖优质的淡水养活了1200多种动物和约600种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在这一点上,世界上其他湖泊无一望其项背。死海里面除了活跃在显微镜下的几种微生物,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不过它滋生的黑泥有美容护肤作用,还可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病,这让以色列和约旦都大赚了一把,死海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疗养胜地,从希律王时期就开始了。 (摘自《知识窗》2010年第2期)
小题1:给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        )                       丰yíng(        )
小题2:文章为什么以“死海蒙‘冤’”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小题3:说说“如果说亚马逊河、刚果河、长江这些烟波浩渺的大河是丰腴的贵妇,约旦河不过是一个羸弱的村姑”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小题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5: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话,为死海“伸冤”。(50字以内)(5分)
 
 










 
 
 
 
 
 
 
 
 
 
 
 
 
 
 
 
 
 
 
 
 
 
 
 
 
 
 
 
 
 
 
 
 
 
 
 
 
 
 
 
 
 
 
 
 
 
 
 
 
 
 
 
 
 
 
 
 
 
 
 
 
 
 
 
 
 
 
 
                                                      (50字)
答案

小题1:biě      盈
小题1:示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主要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死海被人类误解的现实,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1:示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之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约旦河水资源的匮乏,突出了死海是水源有限的“苦孩子”的特点。
小题1:示例:这句话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死海这一带高温的现象,清楚明白的说明了温度高是死海变得越来越“稠”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
小题1:示例:死海真的很“冤”,它没有充足的水源,但依旧保持清水盈盈;它的泥虽然不好看,却是珍贵的保养品,死海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疗养胜地。
解析

小题1:注意对常见的字词音形意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认知。
小题1:说明文的标题常常有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的作用。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点2分。
小题1:从修辞效果来理解和作答。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手法1分,作用1分,体会表达2分。
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手法1分,作用1分,理解表达1分。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举一反三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15分)
高 峰
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而且,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③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④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小题1: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
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小题3:第②段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3分)
小题5:“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作为一个地球的小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请你结合本文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个热点问题写几句倡议词。(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饺子(11分)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2分)
小题2:文中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                    
                    (2分)
小题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小题4:第③段中划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分)
小题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打雷时你敢打手机吗?   弘文
①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却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却没有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也没被雷电击中?
②手机内有各种电子元件,包括可以接受无线电波的天线,它们都是金属导体,雷电叔叔会放过它们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手机又称无线电话,与雷电一样,都有“电”字,人们不由得担心它们两个会有关联。面对雷公的咆哮,媒体常常会给出雷雨天防范雷电的“指南”“贴士”“备忘”,其中常见的一条就是:下雨打雷的时候一定不要用手机接听电话,最好关闭手机。但手机真的会引来雷电吗?
③其实,手机里的这些电子元件都非常微小,手机内的电路依靠电池来驱动,接收的是微弱的无线电波,电路中产生比较小的工作电流。手机使用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只有雷电电场强度的几十万分之一,不会引起雷电的注意。此外,手中握着几厘米长的手机也不会让使用者的高度增高,不会像避雷针吸引雷那样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④有人认为手机会主动“勾引”雷电,理由是手机使用的电磁波会让空气发生电离,增加空气的导电性。事实上,这种事并不会发生。刚才已经说过,手机的无线电波能量太低,其电磁波波段也不具备影响空气导电性的能力。一般来说,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电离作用就越强。频率很高的宇宙射线对空气有很强的电离作用,太阳紫外线也可以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而比紫外线频率略低的可见光就做不到这一点了。手机无线电波的频率更低,显然更加无法使空气电离。
⑤面对媒体关于“手机与雷电亲密接触”的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专家曾公开表示,手机和小金属物体都不会吸引雷电,人们在打手机时被雷电击中只是因为他们在错误的时间站在了错误的地点。
⑥不过,对于有线电话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在打雷时接听有线电话的确会增加雷击风险。电话线将室外与室内连接到一起,室外的物体与室内相比更容易被雷击中。如果电信设备或周围的物体被雷电击中,确实有可能危及电话的使用者。这样一来,在雷电天气,不使用固定电话而使用手机通话,反而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选自《中学生百科》2011第9期,有改动)
小题1:读了本文后,你在打雷时敢打手机吗?为什么?请结合选文介绍的知识分点说明。(4分)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两个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手机无线电波的频率低,显然更加无法使空气电离。
小题3:试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的作用。(2分)
小题4:下面这则防雷要点,你觉得合理吗?请结合本文作简要分析。(3分)
室内防雷要点:房屋无防雷装置的,雷电来临时,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洗衣机、微波炉等,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4分)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摘自2011.10《读者》,有改动)
小题1:选文第④语段中划线的“这种随机性”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3分)
小题2:第④语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小题3:下列句子划线字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全球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
(2)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
小题4:综合全文信息,说说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根据文章内容简要阐明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2分)
【甲文】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小题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2)露珠只轻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小题2: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3:【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2分)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小题4: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我们的“自白”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C.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我们”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树”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
小题5:【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链接】:
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答:我选第        句。我的理解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