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在我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在我国发现的“中国猿人”“马坝人”及“山顶洞人”,分别属于猿人、古人及新人阶段。实际上,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人类在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古人,从体格的形态结构上来看,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在地质时代上,古人比新人为早,生存的时代可能是在更新世晚期之际,距今大约十多万年以前;文化比新人为原始,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由于最早的古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特山谷中发现的,在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类型。 根据典型的化石,古人的腿比现代人短,膝稍曲,身矮壮,弯腰曲背;嘴部仍似猿人向前伸出,也没有下巴的突出。所制作的石器比猿人的有很多改进,这说明手部结构有了新的发展,因而更加灵巧。脑量(1350毫升)比中国猿人的大些,脑子的结构复杂些,具有比猿人更高的智慧。可能已经会取火,能猎获较大的野兽,并用兽皮作简陋的衣服。和猿人相比,古人的劳动范围扩大了,生产力提高了。所有这些情况,都显示古人在发展的进程上比猿人又向前跃进了。 古人发明衣服和取火,是在人类发展史中继猿人创造石器之后的两件大事。因为,像我国关于远古的传说那样,“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就会扩大食物的范围;同时能制作衣服和随时随地能取火御寒,就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种气候条件,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因而古人能分布在亚、非、欧广大地区。由于劳动协作的需要,在古人阶段末期,应已具有形成原始社会的基本条件。由蒙昧的群居到社会组织的形成,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飞跃。 1.第一段文字“特殊生物”中的“特殊”指的是什么? 2.第三段从哪三个方面把古人和新人作比较? 3.第四段主要使用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4.找出三个体现本文说明语言准确的词语并加以分析。 5.古人为什么能分布在亚、非、欧广大地区?(3分) |
答案
1.能改造和征服自然 2.体格的形态结构、地质时代、文化 3.作比较 说明古人在发展的进程上比猿人又向前跃进了。 4.“略”,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三个:特殊 都 飞跃 可能 大约 最 更 较大 简陋……结合文章内容,说清楚所选的这个词语使用得准确即可。 5.钻燧取火扩大了食物的范围,同时能制作衣服和随时随地能取火御寒,就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种气候条件,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因而古人能分布在亚、非、欧广大地区。 |
举一反三
路面上的新科技 |
①不知不觉中,人们脚下的路面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呈暗红色,司机不知不觉就会放慢速度。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段,改变路面颜色一是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特殊颗粒状防滑材料,摩擦力加大。而在上海甚至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不仅是在看的见的外观上,看不见的路面功能也在改变,从单一的通行功能到增加了消声功能、透水功能等等。 ②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一直是非“白”即“黑”(白色水泥和黑色沥青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彩色路面。这不仅仅是从市容美观出发,还能起到提示交通减速,防滑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同时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③彩色路面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彩色路面还可以提示司机在进入某些特殊路段时减速行驶,并通过提高路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路面铺设时,在普通沥青路面上涂敷上一层高分子树脂黏合剂,再覆盖上特殊的有色颗粒状材料。处理后的路面不仅防滑,还耐磨,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④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除了采取声障墙、绿化带隔离公路外,铺设低噪声路面也是一个直接见效的手段。低噪声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它是在普通(细粒)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或其他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孔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孔隙率通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而普通沥青路面孔隙率仅4%左右。孔隙的产生是通过加入强化纤维材料。当轮胎在这种路面上滚动时,产生的弹性应力波被材料内部的气孔吸收了,大量震动能转变成材料内部的热能散发掉。根据表面层厚度、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及养护状况的不同,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道路噪声3~8分贝。除此之外,由于材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声,还能提高排水性能,在雨天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⑤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透水路面技术的采用无疑是一种福音。这种路面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地下,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材料透水的原理仍是依据前面提到的增加孔隙率的方法。 ⑥透水路面吸收雨水能力一般是正常土壤的60倍。透水路面在欧洲的普及率已达15%~18%,德国更是要在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 ⑦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更应该大力推广,况且一旦街道及公路系统采用透水路面,便可大幅度降低铺建排水系统的成本。 ⑧透水路面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破坏的问题。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发生打滑现象。 1.第①段举北京、上海彩色路面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答: 2.铺设彩色路面有哪些优越性? 答: 3.多空隙沥青路面能够降低路面噪声的原理是什么? 答: 4.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5.透水路面技术的采用有哪些好处? 答: |
消失的美味 |
比“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苏丹红”、“残留农药” 以及“ 三聚氰胺”更可怕的是:人类可以食用的动植物品种正在迅速减少。 比动植物品种减少更可怕的是那些我们每天必须吃的贴有“绿色食品”标志的水果、蔬菜以及肉类,它们的个头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好看,但味道却越来越差。 有关资料表明:1万年前,世界人口只有500万,却有5000种植物为人类提供食品;而今,世界人口达到60多亿,却只剩下150多种植物提供食品。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已经灭绝了75%的农作物品种,今天只剩30%的植物品种满足着全世界95%的需要。而目前世界上又有80%的食品市场是由世界十大食品企业控制着,这些食品巨头只需要符合他们标准的肉、奶、蛋、土豆和谷物,他们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使那些产量小、收益低的地方农产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而另一方面,过去一只鸡要饲养3个月才会被宰***,现在通过给鸡喂各种生长激素,鸡出生后45天就被送进食品冷藏柜。过去一棵梨树只能结出70公斤梨,现在通过使用转基因种子和复合化肥,可以生产190公斤梨。过去的某些应时蔬菜、水果每年只有一两个月的上市期,而现在通过温室技术、无土栽培,差不多可以天天享用。 现在不但是水果、蔬菜以及肉类,它们的个头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好看,但味道却越来越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是“快产时代”!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研究表明,在玻利维亚,土豆产量已从每公顷4吨增加到15吨;在肯尼亚,玉米产量已从每公顷2.25吨增加到9吨;在巴基斯坦,芒果产量已从每公顷7.5吨增加到22吨…… 但是,西班牙巴伦西亚理工大学农业多样化保护和改良中心的研究表明:在30年前,西红柿的味道指数(即酸甜度)是3.24,而现在是2.77,损失了近15%;西红柿的维生素C含量也比30年前降低了17毫克,含糖量也从原来的5.29%降到了4.95%。相反,西红柿的硬度却从过去的6.86上升到现在的12.10。西班牙《世界报》去年载文说:“现在的鸡肉吃起来令人乏味,而羊里脊则像一泡水。它们从美学上讲都变得更好看了,但是它们都失去了其原本的特点,即已经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为什么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因为“快产时代”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动物,由于达不到原来的自然生长日期、糖分、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就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其“可感结构”(气味和味道)就会受到损害。比如有些西瓜由于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瓜瓤特别鲜艳,但瓜子却是白色的,吃起来还有异味。一些添加了过量激素的草莓,虽然个头硕大,但形状不规则,中间有空心,吃起来当然也淡而无味。 为了拯救消失的美味,国际慢餐协会从1997年开始,发起“美味方舟”计划,深入世界各地努力发掘那些在快餐潮流中即将被人们遗忘的食品资源,比如科尔巴拉的番茄、阿尔彭加的紫芦笋、文托泰内岛的小扁豆、特莱维的黑芹菜、佩里戈尔地区的黑块菌、维苏威的杏子。然后在中央数据库进行编目和记录,在世界各地设立“推荐食品专柜”。2004年4月23日,国际慢餐协会的一个“推荐食品专柜”落户北京燕莎友谊商城的食品超市,他们向中国消费者推荐的食品有:起源于罗马帝国时代的瓦尔威罗皇家调味醋、瓜利亚修道院修士秘制的瓜利亚修道院酒、Caffarel纯味巧克力、全世界种植面积仅有130公顷的“水彩画”大米等。 国际慢餐协会把麦当劳的汉堡包视为“垃圾食品”,把星巴克的泡沫咖啡视为“一种盛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中的东西”,把传统食品视为“世界文化遗产”。慢餐运动的支持者认为,学校决不是为贵族而设立的,它要拯救趋于消亡的饮食文化,在全球快餐潮流中迎难而上。 1、从文中信息可知,人类食品正面临两大危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文中第5、6段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一个角度,举例说明本文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濒危的食品物种,拯救消失的美味,势在必行。请你围绕这一主题,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相关链接]:材料一:产自大连的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多数专家怀疑是鸡饲料中被加入过量三聚氰胺。调查表明,在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已成公开的“行业秘密”。在饲料中加三聚氰胺,五年前从水产养殖行业开始,后逐渐向畜禽养殖等行业蔓延。更令人吃惊的是,加入动物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基本来自于化工厂废渣。(10月30日《南方日报》) 材料二:三聚氰胺,无论是添加在牛奶里,还是添加在饲料里,都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增加蛋白含量。显然,这是“科学的文化”。但作为一种化学品,三聚氰胺食量过多,有害人体健康。“蛋白精”显然是没有考虑“人文的文化”,因为人文的文化是以“人”为终极关怀的,而食品里添加三聚氰胺恰好是与之相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倒行不逆施 |
众所周知,植物的根是向地下生长的,而茎则是背地向上生长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根和茎有着不同的任务:根沿着地球引力的方向向土壤深处生长,是为了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同时完成固定植物体的任务;茎在地面逆地球引力方向向上生长,是为了占据地球表面的空间,使绿叶得到充足的阳光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如此看来,如果根朝上、茎朝下“倒行逆施”,那么这样的树是不会存在的,有些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完成自己主要任务的同时,也会灵活机动,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我还没有见过茎朝地下深处生长的植物,但根背地向上生长的植物,在20年前我就亲眼见到了。 那是在广州华南植物园中。当时,我正走到一处长有裸子植物的水域旁,我惊异地发现,在靠近岸边的浅水中,以及近水的地面上,矗立着许多高几十厘米、奇形怪状的“树桩”:有的像端坐着的观音,有的像人的上举的膝关节,还有的像蹲在地上前爪合抱的松鼠……再看它们身旁,是一棵棵挺立在水中或水畔的树,有我国著名的“活化石”水松,有原产于北美东南部沼泽地区的落羽杉。这些怪模怪样的“树桩”与近旁的树木有何关系呢?我一时看不明白。后来,经植物园工作人员点化,我才知道,这些“树桩”,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呼吸根”。 呼吸作用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理活动,植物也不例外。绿色植物不仅需要在有光照的条件下,通过兴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释放出氧气,同时也需要一刻不停地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以满足体内一切活细胞呼吸作用的需要。因此,即使是长期生长在地下的根,也需要一定的氧气供应。当树木生长在潮起潮落的海滨间带,或常被水淹没的内陆沼泽地上时,扎在缺氧的淤泥中的根就会感到“憋气“,甚至可能因为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而窒息死亡。因此,为了得到足够的氧,一些树木的根系中就会生出反潮流的”倒行者“,它们像茎一样逆地球引力方向生长,将身体伸出水面或地面,暴露在空气中,尽情享用大气中的氧,然后通过通气组织将氧气送往仍埋头于地下工作的整个根系,使树木可以安身立命于缺氧的淤泥环境。这种倒长的呼吸根,在热带沿海的红树林中和温暧潮湿的内陆沼泽林中十分常见,是植物根系”倒行不逆施“的典范。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答: 2、本文第①自然段中,“多面手”一词有何含义?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答: 3、本文第②自然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其作用。 答: 4、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
A.大多数植物的根都向下生长,吸收水分、氧气;茎朝上生长,完成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为满足体内一切活细胞的呼吸作用,必须要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C.植物需要一定的氧气供应,如果根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就可导致植物死亡。 D.具有倒行逆施本领的植物,都生长在热带的红树林和温暧潮湿的内陆沼泽林中。 |
①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8%。浩瀚的大海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资源,据专家测算,仅水产品一项,海洋每年就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能满足300亿人的蛋白质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已成为解决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出路。目前,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其中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海洋农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②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我国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近海可开发利用的水面约有147万平方公里。0-20米浅海面积约为15.7万平方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利用率仅为0.5%;沿海滩涂面积约为2.17万平方公里,可用于发展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约有0.67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滩涂的利用率只有20%左右。此外,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据专家考证,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多达2万余种,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约为28亿吨。然而,目前沿海省(区)养殖规模较大的品种只有海带、紫菜、贻贝、牡蛎、蛏、蛤、蚶、鱼、对虾等,海洋水产品的年产量也仅为1100万吨。在发展我国海洋农业的实践中,值得一提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辽宁省由于实施建设海洋牧场新技术,仅两年时间,优质水产品就累计新增产值8.4亿元;山东长岛县改进养殖技术,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养殖获得成功。生物工程技术的使用更为提高海产品的产量开辟了新途径,如用***DNA技术使牡蛎、蛤、扇贝、贻贝和鲍鱼的产量提高了25%。由此可见,我国海洋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1.结合第①段画线句的内容,说出“仅水产品一项”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 答: 2.阅读第②段,指出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从哪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海洋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材料一】海水养殖业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滩涂、浅海养殖,逐步向深水水域推进,形成一批大型名特优新养殖基地。 (摘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二】利用化学诱变技术和选育技术培育出来的“981”龙须菜,与野生种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 30%以上,亩产提高了3-5倍。“981”龙须菜的问世,不但使龙须菜成为我国第三大海藻养殖种类,也使我国龙须菜的养殖产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摘自《海南日报》) 材料一: 材料二: |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
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
预报阴雨 |
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预报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色。 “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空气湿度大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收缩,这是报告有雨。空气干燥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打开,这是预示天气即将由阴雨转为晴朗。大雨到来之前,气压急剧下降,水面上的压力减小,这时河底的青苔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农谚云,“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
预报温度 |
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气温若降低到15℃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气温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气温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1.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二个小标题中的“温度”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文题《植物“气象员”》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