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月壤前景可观文/窦光宇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现在,人类正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开发利用月球的能源和资源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对月壤资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开发月壤前景可观 文/窦光宇 |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现在,人类正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开发利用月球的能源和资源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对月壤资源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月壤像地球表面的土壤一样,是一层由岩屑、粉尘、角砾岩和冲击玻璃组成的细小颗粒状物质。月壤在月球表面的覆盖厚度有所不同,在月海里的厚度为4-5米,在月陆区的厚度平均为10米左右。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和磁场存在,所以,高速带电粒子流形成的太阳风,可以直接抵达月球。因而,月壤中富含由太阳风粒子积累所形成的氢、氦、氖、氩、氮等元素。它们在被加热到700℃以上温度时,就可以全部释放出来。其中,氯-3气体是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的高效燃料,在月壤中的资源总量可以达到 100-500万吨。另据计算,从月壤中每提炼出1吨氯-3,从中还可以获得约6300吨氢气、700吨氮气和1600吨CO或CO2气体。 俄罗斯科学家对月球土壤进行研究后,发现月壤中还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和锌、铜矿颗粒,以及由镉、锌、铁、锰和硫结合而成的硫镉矿以及地球上所没有的碘化铑。 建造房屋需要多种建筑材料,尤其是大量的混凝土,在月球上建造建筑物更是如此。由于运载火箭的负荷有限,水泥和水不可能从地球带去。因此,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制造建筑材料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月壤合成出混凝土。实验数据表明,地球上普通混凝土可抵抗每平方厘米280千克的压力;而月壤做成的混凝土,每平方厘米可抵抗压力407千克,强度增加了 45%。 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市政和环境工程系的科研人员与美国宇航局马歇尔飞行中心合作,他们使用阿波罗计划带回的真正月球土壤,做成了月球混凝土小长条,并进行了加热、压缩和拉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测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研究人员发现,在月球土壤中加入不同细菌,可以让月球土壤得以改良,使得地球上的植物也能在那里茂盛生长。月球土壤中存在多种矿物成分,包括铁、钙、镁、磷等元素,在那里生长的植物完全可以为月球移民提供食物保障。全封闭的月球基地如果能够种植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也就随之出现;至于人类和植物需要的水分,也可以从月球土壤中提取。 在月球种植植物面临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找到一种可持续供应水的方法,以便维持基地中人员和植物的需求。现在正在研究的是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成分合成水,但这个方法成本高。一些研究人员寄希望于月球上的冰盖,希望从月球的冰中提取饮用水和灌溉水。现在,有关这方面的试验正在积极进行当中。 欧洲空间局的科学家表示,第一批进行月球种植的“农民”将是不需要呼吸氧气的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把月球基地建设得差不多的时候,一些技术工人便会移居月球基地,进行进一步的基地建设。 (选自《百科知识》 2009年第20期)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开发月壤”的前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判定下面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①氯-3气体是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的高效燃料,在月壤中的资源总量可以达到100-500万吨。 ②实验数据表明,地球上普通混凝土可抵抗每平方厘米280千克的压力;而月壤做成的混凝土,每平方厘米可抵抗压力407千克,强度增加了45%。 3.以下语句中画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它们在被加热到700℃以上温度时,就可以全部释放出来。 4.阅读本文,联系下面的链接资料,说说开发月壤的重大意义。 【链接资料】新华网上海10月2日电(记者张建松)丰富的月球资源是吸引人类探月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地球上十分稀缺的可控核聚变燃料-氦3,在月球上却十分丰富。根据我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估算,月球上的氦3资源约有103万吨。 |
答案
1.①丰富的能源;②月球混凝土;③改造月壤种庄稼 2.①列数字 用具体数据说明了月壤中蕴含丰富的氯-3。 ②列数字、作比较 用地球上普通的混凝土的抗压力数据与月壤混凝土抗压力数据进行比较,说明月壤混凝土抗压力之强。 3.不能去掉,因为“全部”说明了“释放”的程度,如果去掉,使读者对释放的程度模棱两可,表达就不严密了。(表述合理即可) 4.(参考示例)①弥补地球匮乏的资源;②地球人口膨胀,移居月球缓解地球之压。(合理即可) |
举一反三
话说风筝 |
①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由于社会不断进步,风筝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和纸鸢。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纸和绢。 ②“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大约唐、五代时风筝已由最初的军事工具和宫廷娱乐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娱乐游戏,同时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每年的腊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据说这一时期放风筝可以去晦气,祈平安。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很强的民俗活动。 ③风筝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中国制作风筝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南鹞北鸢考工志》将制作风筝的技艺概括为扎、糊、绘、放“四艺”。其中扎、糊、绘是风筝制作的关键环节。扎是用竹子扎制风筝的骨架。一只风筝能否飞得高、放得远,关键看骨架的扎制。要根据风筝的大小来选择竹子的粗细软硬,还要做到对称均衡。从风筝的骨架结构可以把风筝分为硬翅、软翅、长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风筝等。按形象分有人物、鸟兽、水族、草虫、器皿等。糊是用纸、绢、绸、无纺布等糊在风筝的骨架上。糊的的技艺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紧适度,对称的部位要一致,这样才能保持风筝的平稳。绘是在风筝上绘上各种吉祥如意的美丽图案,有的是凰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好后画,制作技艺高超的多选择后者。 ④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淡素雅。 ⑤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的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大约乾隆二十年(1755年),曹雪芹所创图式的风筝出现在京城,自此迎来了北京风筝的鼎盛时期。 ⑥天津风筝以造型优美、人物生动、色彩艳丽、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其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杰出代表为魏元泰,人称“风筝魏”。 ⑦山东潍坊旧称潍县,是著名的民间美术之乡,不仅风筝名扬四海,杨家埠也是木版年画的产地之一,“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⑧江苏南通风筝又称“鹞子”,其造型优美,工艺精巧,音响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板鹞”和“活鹞”两大类。 1.题目“话说风筝”指明了本文的什么? 2.读第①段,看看风筝在材质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由“木”到“ ”,到“ ”,到“ ”。 3.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4.第②段中画线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北京风筝和山东潍坊风筝各有什么特点? 北京风筝特点: 山东潍坊风筝特点: |
淘米水的妙用 |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 ②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不仅洗净力适中,而且无任何副作用。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 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 族维生素。B 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所以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营养头发,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 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 ⑤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它吗? (选文有改动) 1.请将选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 ) ——( )——( )——(作饲料、肥料) 2.傣族姑娘用来护发的淘米水,为什么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使用? 答: 3.选文第④段中划横线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答: 4.选文第⑥段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 |
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 |
水是生命之源,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匀。许多地方水源缺乏,一毛不长,无人生息;而地球上的淡水上的淡水有4/5冰冻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冠之中。是否能够把蕴藏着丰富水源的冰山“搬”到干旱地区,使那里也变成五谷丰登的肥沃良田呢? 科学家认为,用现有的技术力量可以搬动的最大限度是长7千米、宽1.5千米的冰山。用一艘超级油轮大小的拖船,可以拖着这么大的一座冰山每日航行20千米左右,花6个月到1年时间,便可以把它从南极或北极地区拖到靠近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犬玛沙漠或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 冰山在拖行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冰融化掉,尤其是经过热带海域时更在所难免。或许人们会对此担忧。但是,科学家认为,冰山上的冰,融化的速度不会像人们所见到的小冰山那样快。因为冰山越大,从表面部分化掉的冰,对整个冰山来说,所占的比例就越小。 把冰山拖到陆地的近海以后,怎样才能把冰山融化的淡水送到干旱的陆地上去呢?科学家回答说,当冰山到达目的地以后,只要把它停放在岸边,让它在海中慢慢地自然融化就可以了。你可能会想,冰山融化的水都融入海水里了,把它拖来了不是白费劲吗?其实,淡水的密度比有盐分的海水小,冰山的冰融化以后的淡水,会很自然地浮在海水上面,就像油总是浮在水面上一样。因此,人们只要用抽水机把海面上的那层淡水抽上岸,就可以去灌溉田地,去供给人和牲畜饮用。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看,人类肯定能把冰山搬到干旱的地方去,这点不用怀疑。不过科学家们在关心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拿整个南极来说,它每年的产冰量大约是1200立方千米。巨大的冰山是从围绕在南极洲边缘的陆缘冰和冰川分离出来的,然后随着风和海潮的推动向北漂移,沿途逐渐融化。也就是说,即使人们不把冰山搬走,这些分离出来的冰山也会自然地在海洋的漂移过程中渐渐融化,人们如果将它搬走,并不太影响南极原来的气候。科学家主张,在搬走冰山的同时,似乎更应该看到在搬走冰山过程中会带来的益处,那就是搬走冰山所引起的水的上涌,会给海水的表面带来更多的营养物,因而可以使水质变好。这也必然会增加鱼的产量以及食鱼动物的数量。 1、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文中将“冰山上的冰”的融化速度与“人们所见到得小冰山”的融化速度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冰山上的冰融化速度虽慢,但融化不可避免的。 ②文中把“冰山的冰融化以后的淡水,会自然地浮在海水上面”比作“油总是浮在水面上”,其根本目的在于说明淡水的密度比有盐分的海水小。 3、文中出现的“科学家认为”“科学家回答”“科学家关心”“科学家主张”这些文字,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本文围绕“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这一话题,具体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点简要回答。 |
地球首个生态城市 |
(1)数据表明,目前城市居民正在消耗全球可获取资源的近80%。此外,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少国家的生态建筑学家开始设计建造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的生态城市。 (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计划2018年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名叫马思达尔的小型生态城市。城市面积约7平方公里,9万人将在那里工作,包括5万常驻人口。马思达尔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负责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 (3)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是:汽车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需要的,所有汽车都必须停放在市外停车场,市内交通一律用电瓶车,每150至200米设一个站点。环境保护专家认为,这种设计理念重在大量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 (4)弗斯特认为,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总共才占全球面积3%的城市却消耗了地球绝大部分的资源。根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分析,到2025年,全世界60%的人将生活在城市,500万和 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将占多数,这种发展趋势迫使大城市尤其要重视生态问题。 (5)《经济周刊》认为,对生态问题的理解首先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这方面,美国纽约市计划到2012年,1.3万辆出租车将使用混合动力平;同时改造使用天然气和重油的过时电站;普遍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甚至还可以考虑对安装太阳能设备的房主减少使用税的征收。 (6)参与马思达尔生态城市设计的斯蒂芬·贝林格认为,没有二氧化碳的城市标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达到零指标。设计生态城市一定不能考虑汽车交通,这是基本理念,甚至像德国杜伊斯堡这样的工业中心也可以考虑这样做,建筑物的设计要紧凑,应增加对绿地的投资,搞好市中心周边的交通,主要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采取这些措施几乎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一半。(选自《海外文摘》2009年第9期,有删改) 1、阅读第(1)段,说说“生态城市”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2、第(3)段写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第(4)段写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先概括第(5)段内容,然后说说这三个文段之间是什么说明顺序。 3、第(5)段画线的“减少”一词的词性是什么?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减少使用税的征收”的意义。 4、为了深圳未来的发展,请你另外提出两条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
动物的生死友谊 |
①动物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自然法则,强者和弱者之间似乎天生就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间居然也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②非洲蜜獾是一种孤独的动物,经常独来独往。但是因为它喜食蜂蜜,和一种褐色小鸟--响蜜鸟结下了“甜蜜的友谊”。一个找蜜,另一个挖蜜,然后共同享用。在非洲,很多蜜蜂都选择在地上建巢。当响蜜鸟发现蜂巢以后,就会向蜜獾的洞飞去,发出一种特殊的叫声。一听到这种呼叫信号,蜜獾就立即钻出洞来,在响蜜鸟的带领下向蜂巢跑去。蜜獾的毛又密又厚,所以蜜蜂奈何不了它。很快蜜獾就把蜂巢挖开了,一股脑儿将蜜和蜜蜂的幼虫全部吃掉,最后把空蜂房留给响蜜鸟。而响蜜鸟想要的正是空蜂房——蜂蜡。在响蜜鸟的嗉囊里有许多共生菌和酵母菌,这些菌类能分解蜂蜡,把它变成脂肪,从而使机体能够吸收。 ③然而,并非仅仅为了“嘴馋”的共同利益才使动物们联合起来,有时是安全的需要,把一些不同的动物牵扯到一起。 ④在中美洲有一种文鸟,这种小鸟会编织很复杂的巢,巢的样子就像一个罐子吊在树枝上。在热带,有猴类、野猫、蜥蜴、蛇等,它们都善于爬树,所以鸟类想要保全自己的后代不受侵害很困难。不过,那些凶恶的动物并不敢冒险爬进文鸟的“罐子”里,因为它常常把巢安置在黄蜂巢旁边,正是黄蜂巢--这个可怕的大球在保护着小鸟。有趣的是,黄蜂从不得罪自己的邻居,而对侵犯小鸟的各种敌人却毫不留情。 ⑤从昏黑的深海,到充满激流的岸边,到处都有寄居蟹。寄居蟹可以栖息在任何腹足类的贝壳里。如果没有空贝壳,寄居蟹就会发起进攻,把“主人”一块块地从“房子”里撕扯出来,自己移进去,然后它就用一只螯堵住贝壳的入口。可是海洋中有些凶猛的动物并不害怕寄居蟹的大螯。比如章鱼就不怕,章鱼用有力的“手腕”很容易“破门而入”,把寄居蟹从贝壳中拉出来。为了防范“强盗”的进攻,寄居蟹备有一种特殊的武器,那就是寻找海底的“毒花”——海葵,并和海葵在一起生活。海葵的毒性很大,一点儿海葵毒汁就可以毒死一只美洲虎。海洋里的动物对海葵都尽量远远地避开,它们都害怕这些“毒花”。但寄居蟹并不害怕,因为海葵可以成为它们的义务卫士。 ⑥科学界已知有400多种寄居蟹,但它们与海葵的关系各不相同。比如,真寄居蟹和疣海葵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如果把它们分开,疣海葵两三个月就会死掉,而真寄居蟹因为得不到疣海葵毒汁的保护,过不了几天就会被贪婪的螃蟹或章鱼吃掉。所以真寄居蟹往往把海葵放在“门槛”上——在接近贝壳入口的下面。疣海葵的毛孔就好像是堡垒的枪眼一样,从那里可以飞射出毒“箭”,射伤那些侵犯真寄居蟹的敌人。而疣海葵的嘴正好在真寄居蟹的后面,当蟹吃东西时,疣海葵也就随着一起就餐——用触手去抢被真寄居蟹扯碎的食物。 ⑦动物之间友谊与合作的故事几乎是讲不完的,这些故事是那么动听、奇妙,其中的奥秘正等待着科学工作者去探索、去揭示。 1.浏览全文说明“友谊”的含义。 2.分析下面句中画线词语的作用。 (1)强者和弱者之间似乎就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 (2)可是海洋中有些凶猛的动物并不害怕寄居蟹的大螯。 3.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真寄居蟹和疣海葵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了解动物间的这种关系对你有什么启发?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