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敬业与乐业》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题。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阅读《敬业与乐业》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题。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敬业与乐业》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小题1:对选文中“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都是使人快乐的。
B.痛苦和快乐只在于你对一件事的看法,而不是这件事本身。
C.心态决定你对某件事的看法。
D.所做事情的苦与乐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
小题2: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入职业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
B.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
C.做事专一,心无旁骛。
D.发展想象力,得物外之趣,领略工作中的乐趣。
小题3:本段文字没有运用的一项论证方法是
A.引用论证B.举例论证C.归谬论证D.道理论证
小题4:这段文字对语言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通俗浅显,准确周密。B.含蓄典雅,闲适自然。
C.大量引用经典格言。D.论证条理,生动有力。

答案

【答案1】A 
【答案2】D 
【答案3】C
【答案4】B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干“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可知这是在谈人的心态问题。A项内容与题干毫无关系。
小题2:
试题分析:作者在文段中对怎样做到乐业做了精辟的阐述,要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趣味。1、 “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2、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3、专心做一职业。分析ABC三项都能从文章中找到对应点,而D项中“发展想象力,得物外之趣”,这是文中作者所要求杜绝的,作者要求“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所以D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小题3:
试题分析:归谬法是驳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对一错误论题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定其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这样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的论证手法就叫归谬法。本文不是驳论文,也没有推出啥荒谬论题。,所以没有用归谬法。
小题4:
试题分析:作为一篇议论文,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严密、鲜明、概括、简洁。而选项中的B“含蓄典雅,闲适自然”,这是散文或诗歌的语言特色。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①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对夫妇决定为孩子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夫妻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②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孩童时,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那时,尽管所有的枝叶都和原来的母体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于你,它被你的血脉所滋养。
③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把钱当成目标,就是把叶子当成了根。过一阵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对恒定的。美丽之后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④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⑤一株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起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做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
⑥有一位女子曾说过,出名要趁早。我看,确立目标要趁早。
小题1:作者用一对夫妇训练小狗的故事开头,其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2: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小题3:在论述应怎样确立目标时,作者否定了哪些不当做法?(4分)
小题4:在历史上和生活中,许多人因确立了自己的目标而获得了成功。请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要求事例典型、真实,目标明确、具体)(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22分)
做人和做事
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智者的选择。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学会做人,能成就大事。
②低调做人,首先要学会谦逊。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谦逊还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绝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
③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能原谅别人,标志着一个人有风度,这个人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与人相处,不要只想到别人曾经对自己有过伤害,而应多想想别人对你曾经有过的帮助和善行。能够记住别人善行的人,说明自己的心是宽广的;常常记住别人对自己伤害的人,只能体现他自身的狭隘和刻薄。因此低调做人,还要学会宽容。
④低调做人,还要常怀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也是人性里最为朴素的美。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具有崇高的品德,但我们可以做到心存善良,多做善事。最近,桑梓树的博文《从公交车让座谈公务员面试》写了自己乘公交车两次让座位的真实故事,在网络上引起关注。也许,在外人看来,一起一坐算不上什么,但我却认为,人生就是在许多次的一起一坐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善举的
⑤做事不同于做人,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充满自信,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勇于向前,是做事成功的重要成因。
⑥凡是想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三百年”,都体现做大事者的豪迈胸怀。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富可敌国,正因为他自信心强,广交朋友,把握机会,勇往直前,才造就了一代奇才。
⑦一个人只有自信是不够的,还要有认准方向就不避艰难,锲而不舍干下去的决心和毅力。换句话说,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性,要一往无前,不要知难而退,功亏一篑。
小题1:第①段中的关联词“只有……才”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2:在作者看来,“低调做人”需要               ,“高调做事”需要                      
小题3: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小题4:请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含义的理解。(3分)
小题5:第⑥段运用了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6:如果为第③段补充一个势力,下面A、B两例哪个能作为论据?请说明理由。(5分)
A.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 足坛上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员,并踢进一千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说:“下一个!”
B.某公司老板以“明察秋毫”而洋洋自得,手下员工稍有过错,便严加指责并以重罚。不久,全体员工几乎全部辞职。老板仍不接受教训,重新聘用员工后,还是如是所为,结果他的公司最终以破产而告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18分)
千万别折腾汉字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几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他们觉得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况且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同时他们认为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②其实,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 “尘”字。它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麈”。(    )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  )不胜其“繁”,民问又出现了俗休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导。“小土为坐”,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这充分说明推行简化字,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   政治的。“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一一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所以,我们千万别折腾汉字,在生活、学习、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提倡写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小题1:填入第③段画线句括号内的关联词不妥的一项是      。(2分)
A.即便……依然B.尽管……还是C.只有……才D.虽然……仍旧
小题2:第③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4分)
小题3:作者对有人提出的恢复繁体字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了反驳,他的看法大致可归纳如下:(6分)
(1)                                        
(2)                                        
(3)                                        
小题4: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是                                                  。(3分)
小题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让人,乃众妙之门(10分)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小题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B.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C.让人,乃众妙之门。D.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
小题2:下面给出的四个论据,哪一项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     )(3分)
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B.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C.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D.是可忍,孰不可忍?
小题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平视 (10分)
①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②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
③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自知的嚣张跋扈,是丧失理性的恣意妄为,是践踏尊严的恃强凌弱。
④因此,我们要平视!
⑤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他的语气说道:“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小姑娘单纯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于是她很轻松地做到了平视。
⑥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发展不同才造成了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能成为不平等待人的理由。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一个衣衫破旧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向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歧视别人不仅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即使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仍然不可忘记平视。
⑦但做到平视并不容易,它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⑧面对世界,我们要平视,国与国之间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面对他人,我们要平视,人与人之间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面对自我,我们要平视,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小题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小题2: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4分)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做到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B.面对弱者、贫民、凡夫,我们不应俯视,应当平视。
C.第六段中举林肯的例子,证明了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这一观点。
D.平视自我可以使人不自卑、不自傲,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