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淡定(16分)①苏轼有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难得淡定(16分)①苏轼有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难得淡定(16分)
①苏轼有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沉浮,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
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③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④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申:“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申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⑤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⑥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刑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⑦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小题1: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小题2: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联系全文,简要说说“淡定”的具体含义。(4分)
小题4:请为文中第④段中作者表述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小题5:结合选文,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4分)
答案

小题1:(2分)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做人与处世,要有淡定的情怀)。
小题1:(3分)①引出“人生需要淡定”的论题;②增添文学趣味,激起读者的兴趣;③为论证中心论点作理论论据。
小题1:(4分)①面对危险和被动局做,能做到镇定;②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③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④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
小题1:(3分)示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不为名利所动,远离世俗的纷扰,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活得潇洒自在。
小题1:(3分)示例:人生难免起伏,在困难危险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镇定地面对,失败和不如意时,我们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从容安详地思考与处理,不过分看重身外之物,不为身外之物所困,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怀。
解析

小题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小题1:议论文开篇一般有以下作用:引出论点,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作为论据证明论点,与下文照应等。
小题1:学生能结合语境,联系全文,紧扣主题,理解词语含义。
小题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小题1: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举一反三
短文评改(6分)
感受成功
①成功是什么?不少同学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成功只等于成名。可我认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成功需要善于感受。
②我们要善于感受成功,只有送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成功。亲爱的同学,你独立做对了一道难题,这就是成功。就好比你是一位工人,你做零件经检验合格,这就是成功;就好比你是一位农民,你的播种有了收获,这就是成功。但有些同学认为只有像杨利伟那样的伟大壮举才算是成功;也有些同学认为像居里夫人那样在科学上取得显著成果才算是成功;更有的同学认为只有腰缠万贯的富翁才算是成功。其实每个人的点滴进步都是成功。人生是由无数的成功构建而成的整体,只不过是成功的大小不同而已。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是因为他善于感受成功。他认为他做的第三个板凳比前两个板凳有进步,这就是成功。正因为他能在每一次进步中都能感受到成功,鼓舞着他不断成功,所以他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
③是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目标。一位伟人曾说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没有航标的船。因此,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可见理想的重要。
④成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在更多的时候,它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不需要经过别人的鉴定。人人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更美好。
⑤同学们,我们应该善于感受成功,从中汲取动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小题1:任选两个角度简评本文的优点。(4分)
小题2:指出本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4分)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做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节选自课本《敬畏自然》)
小题1: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小题2:根据选文的意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
B.即使石头,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C.我们征服宇宙中的其他部分,是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的一种表现。
D.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是人类的弟兄姐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智取生辰纲正义吗?
①“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开篇第一个多人参与的重大案件。这个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人,除了写作技巧,更在于主题思想,那就是智取生辰纲的正义性。
②人们涂抹在智取生辰纲上的“正义”油彩,是建立在搜刮生辰纲的“不义”之上的。刘唐在向晁盖报信时就很直接地指出,“不义之财,取之何碍?”金圣叹竟两次为之作注:“可见是义旗。”(第十四回)并以此标定了抢劫生辰纲的正义旗帜。关于生辰纲这批财富的性质,晁盖等人在誓词中说的清楚:“梁中书在北京害民,诈得钱物,却把去东京与蔡太师庆生辰,此一等正是不义之财。”(第十五回)施耐庵也为之提供诗证:“只因不义金珠去,致使群雄聚义来。”由此可见,不唯故事的当事人,包括小说的作者与批注者,都把生辰纲视为不义之财,都把劫持生辰纲视为正义之举,从而把晁盖等人的抢劫作案视为英雄行为。
③吴用在拉三阮作为同谋时这样说:“目今朝内蔡太师是六月十五日生辰。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即日起解十万贯金珠宝贝与他丈人庆生辰。”(第十五回)梁中书的十万贯金珠宝贝,当然是不义之财。然而,从梁中书的“不义”中是否就一定能够推断出晁盖等人的“正义”?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阴谋应否成为竞相讴歌的英雄行为?黑恶势力抢劫贪官污吏应否成为“政治正确”的价值理念?
④应当指出的是,晁盖等人劫持生辰纲,并非为了“杀富济贫”,吴用先生有言在先,“聚几个好汉向山凹僻静去处取此一套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第十五回)晁盖等人劫持生辰纲,既不是为了“济贫”,也不是为了公益,而是装进了他们七人的腰包(晁盖上梁山后分给小头目并小喽啰若干,数目不详。见第二十回)。由此可见,这十万贯财宝,只是完成了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两度转移——从黎民百姓到贪官污吏再到黑恶势力的转移。如果说梁中书的搜刮取之不道,晁盖等人的劫持又何尝取之有道?
⑤生辰纲属于“不义之财”,可以“豪取”和“巧夺”,那么,他人名下的“不义之财”是否也可以通过非法和不义的手段占为己有?在千年前的宋代,人们的思维由于停留在“天理知之,也不为罪”(刘唐语),因而天经地义的层次,那么,千年之后的今天,何以还要把“智取生辰纲”这类暴力行径、非法行径,视为正义行为、英雄行为?倘以为此类心理与观念合乎正义与逻辑,因小偷盗窃而东窗事发的官员腐败案,是否应将小偷视为“梁山好汉”予以褒奖?假如有人劫持杭州“许三多”之类身家巨亿的贪官,是否应当视为“黄泥岗事件”予以鼓励?
⑥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属于“不义之财”,自然没有异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人的财富是否“合法”或“不义”,并不是谁都可以界定的。如果容许某些人随意界定他人财富为“合法”或“不义”并随意进行“智取”或“力取”,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成为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晁盖等人梁山聚义不久,尚且立足未稳,正值一起客商路过梁山。已是梁山寨主的晁盖立刻派人前往抢劫,战果可谓丰硕。如果说生辰纲属于“不义之财”,可以被晁盖等人占为己有,那么,路经客商的这批财物是什么性质?对于这种完全可能属于合法经营活动的财物,晁盖等人仍照劫不误,由此来看,晁盖等人的所谓英雄行为,岂不打了折扣?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故事的当事人、小说的批注者与本文作者,都认为劫持生辰纲为正义之举。
B.作者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但不可以通过非法和不义的手段占为己有。
C.作者认为,晁盖等人劫持生辰纲,并非为了杀富济贫,只是为了自己快活。
D.晁盖等人抢劫路经客商的财物并占为己有,使他们的英雄行为打了折扣。
小题2:第五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说说划线句连续两个问句对论证中心有什么作用?(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议论文阅读《谈读书》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小题1:请选出对文段分析有错的一项(    )(3分)
A.“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这句话指出了“粗读、泛读、精读”三种不同读书方法。
B.文段采用了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使说理更透彻、更充分、更令人信服。
C.作者运用排比说理,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D.作者举了一系列的例子,从正面指出,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小题2:以上选段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一个论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0分)
中美慈善之比较  梅砥宪
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源地之一的美国一直是中国取经的对象,但是,只有厘清中美慈善发展经历中的异同,才能用好这块他山之石。
经常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美国人民的慈善感情是怎么炼成的?他们怎么这么喜欢捐钱,而且怎么捐得这么放心?中国人怎么这么不相信别人?似乎这些搞慈善的人个个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慈善机构背后也一定有种种难以言说的猫儿腻。
其实和中国一样,美国的早期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同样经历了大量质疑。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认为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奠基人。他在1908年提出成立基金会之初,要求在国会立案,主动接受国会监督,但从总检察长到总统都怀疑其动机是“企图用另一种方式永久拥有其财富”,国会也是抵制多于支持。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未能在联邦政府注册,只能于1915年在纽约州根据州法律注册。但是仍受到联邦政府的调查和抨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认为,围绕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辩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强化了基金会的独立性”:一是独立于政府,确定其私人性质;二是独立于其初始捐赠者或其家族,日益脱离其意志的影响。
美国的基金会不仅要面对公众的质疑,而且要面对政府的质疑,接受官方的调查。而中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则主要需要面对公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的现状之下,中国公众对基金会的质疑,往往直接转化成愤怒。因此,尽管中国官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压力更小,但其因此而承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
美国的慈善事业发端于民间,蓬勃于民间,尽管官方出于担忧曾经采取过限制措施,但总体来看,民间不断壮大的进程从未被中断。
中国的慈善事业尽管同样发端于民间:1949年以前,来自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其他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慈善救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育婴堂”、“救济院”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非政府组织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取缔,少部分则由政府接管,改组为官方的福利机构。
学者熊培云呼吁重新寻找和发现“社会”的价值。只有官方重新肯定“社会”的价值,并从中抽身出来,中国慈善才能回到正常的轨道继续前行。
(节选自《环球慈善》。2011年8月)
小题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中美慈善事业的不同特点。(4分)
小题2: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3分)
小题3:根据文章信息,请你谈谈中国慈善事业的出路在哪里。(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