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敬业与乐业(节选)梁启超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敬业与乐业(节选)梁启超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梁启超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
  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根据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敬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举了“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或句子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者看来,“天地间第一等人”是什么样的人?请从生活中再举一个例子并加以点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专心做好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事情,就是敬业。(意思相同即可)
2.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示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意思相同即可)
4.作者认为,职业不分贵贱,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举例评点:“略”。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学生睡眠质量的调查、住宿生洗衣调查……这是华师附中高一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调查。这些调查报告得出的许多关注生活、结合实际的结论,学校准备在校园网上公布,更好地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后勤管理等工作。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成长。通常而言,教育考评的传统方式就是让成绩和升学率说话,这种做法没有错,可是,当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围绕着功名利禄,精神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精神幸福成为奢侈品时,就不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了。
  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到他们的远景发展、精神发展和快乐程度。如果因为学习让学生成了书呆子,成绩好了,心态差了;能力强了,快乐少了,这样的教育不能说是健康和谐的教育。因此,就像华师附中的学生可以将快乐指数纳入课堂调查,将精神幸福指数作为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后勤管理的一个标准,让学生们为教育行为打分,就能够有效调动老师们注重发展学生精神成长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学生的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商,智商得到了较好发展的同时,情商也能得到较好发展,未来人才的终身教育才能形成和谐状态。
  现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冲突随着未成年人权利意识的增强而增加,但社会仍把关注点放在加强理解与交流这一层面上,没有把未成年人权利上升到人权高度,进而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将孩子的精神幸福指数作为教育内容,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上讲,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也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法律尊严,能更好地落实依法执教。
1.此文内容旨在提醒公众要关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全文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让学生成了书呆子,成绩好了,心态差了。
B.孩子的情商和非智力因素远比智商重要。
C.现在的传统教育都围绕着功名利禄,精神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精神幸福成为奢侈品。
D.现在,未成年人与成人的冲突日渐增加,导致自***率呈上升趋势。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珍惜弱点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恪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有可能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在40摄氏度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摄氏度也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呢?事物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向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向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司马懿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有时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老鼠,其貌丑,其性戾,为所恶。但它千百年来,在被追***的厄运中反而存活,其数量惊人。
  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近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了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⑥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总之,只要我们做到了上述两点,就能够把弱点变为强点。
1、第⑥自然段中“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弱点。弱点大都是一个人心理性恪上的不足。
B、弱点是可以转化为强点的。但不是任何人身上的弱点都能转化为强点。
C、一个如果一味地坚守自己的弱点,弱点就有可能变成缺点。
D、珍惜弱点就要正视自己的弱点,避免自己的弱点被动利用。
3、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列举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弱点也可以变成强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
  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
  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年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⑥——⑨段,将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
题型:北京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北京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北京市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怎样做到“慎独”
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善于舍弃
  ①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中善于舍弃。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都能得到,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种可能往往是最小的。一般情况下需要在鱼和熊掌中做出选择,即使仅得到鱼,也是一种成功;如果哪一个都不愿舍弃,盲目地追求鱼和熊掌“二者得兼”,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那才是悲剧。
  ③舍弃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④号称“飞禽之王”的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有时由于食物不足,两只幼鸟就会“手足相残”,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穴,摔死在崖下。金雕妈妈面对饿死两只幼鸟,还是保全一只幼鸟的现实,别无选择,只能容忍这种残酷的“舍弃”。东北狼被猎人的铁夹夹住后,面对断腿和丧失生命的两种选择,毅然把被夹的那条腿咬断,然后逃生。东北狼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存了生命。
  ⑤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研究和教学中,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作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
  ⑥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舍弃有时是痛苦的,但如果不能忍受一时的痛苦,就有可能招来终生的痛苦。阿西莫夫当时选择舍弃自己朝夕相处的实验室和讲台,内心无疑是痛苦的,但正是因为他挺住了一时的痛苦,而成就了后来的大业。不做出舍弃,那可能会造成阿西莫夫终生的痛苦和悔恨,也是世界的一个遗憾。阿西莫夫聪明的舍弃;是他本人的幸福,也是读者和世界的幸运。
  ⑦阿西莫夫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本来在某些方面没有优势,却一再地坚持,总想将弱势变成优势,就很有可能一事无成。舍弃自己的短项,是为了强化自己的长项,从而让自己更接近成功的目标。
  ⑧在人生征途中,有迂回曲折的坎坷,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需要你慎重思考,该舍弃时就舍弃,不能为了一棵小树而放弃了一片森林。
1.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是从哪个角度证明作者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⑤-⑦段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怎样的舍弃才是有价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激情与成功》,完成问题。
激情与成功
  ①有一次,美国一位部长问比尔·盖茨:“我在微软参观时,看到每一个员工都非常努力,非常快乐。你们是如何创造这样的企业文化的?”比尔·盖茨回答:“我们雇佣员工的前提是,这个员工对软件开发是有激情的。”可见,对成功而言,激情是必不可少的。
  ②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曾经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成功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和事业就难有起色;激情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源泉创新就无从谈起。没有激情,人不过是一块未经撞击的燧石,只有潜在的能量。
  ③激情从何而来?
  ④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如同手表缺了发条,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就会停止不前。
  ⑤__________________。责任是一个人立身与做事的基本条件,它源于对国家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或责任感不强的人,会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自然就会丧失工作的乐趣。
  ⑥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热忱和激情是“火焰”的话,那么,兴趣就是点燃激情的“火种”。因为追求自己的兴趣而充满激情,因为激情而享受快乐!有了兴趣,就能激发潜力,一个人就可能不断获得成功,就可能达到卓越的境界。反之,如果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只会事倍功半,还很有可能一事无成。
  ⑦如何培养激情呢?其要有三:选你所爱--不必太在意别人或社会是否看重,用但.丁的名言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爱你所选--当你没有选择或不容易改变现状时,“爱你所选”的尝试加上积极乐观的态度,会帮你找到光明之路;忠于兴趣 --一旦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就一定要珍惜并全力以赴,勇敢执着地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⑧在工作中培养激情,在激情中愉快工作,提高的不仅仅是工作质量,而且还有人生的境界,做人的价值。激情地工作成就着我们的事业,而激情的人生将使我们得以永恒,让我们用高昂的“激情”,拥抱成功。
1.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说说选文第①、②段是如何围绕“激情与成功”展开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④-⑥段,在横线处分别补写出⑤、⑥段论述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第⑦段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