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第七条白裙子  和婉同宿舍的六个女生都来自城市。不用说,婉来自乡下。  进入初夏的一天,同室的雅文从街上买回一条洁白的连衣裙。几个女孩一下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第七条白裙子  和婉同宿舍的六个女生都来自城市。不用说,婉来自乡下。  进入初夏的一天,同室的雅文从街上买回一条洁白的连衣裙。几个女孩一下子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第七条白裙子
  和婉同宿舍的六个女生都来自城市。不用说,婉来自乡下。
  进入初夏的一天,同室的雅文从街上买回一条洁白的连衣裙。几个女孩一下子围过去,又捏又揉,争着试穿,赞叹之声不绝。最后,大家商定,每个人都买一条这样的白裙子。试想,七个清纯漂亮的大一女生,身着一色的白裙在校园里鱼贯而行,说不定会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呢!她们征求婉的意见,婉从书上抬起眼睛,极不自然地笑笑,未置可否。
  两周后宿舍里便有了六条那样的白裙子。只有婉还是那身土里土气的衣服。
  她们催婉快些写信往家里写信要钱。写还是不写?婉心里非常矛盾。她清楚家里的情况,父母为供她上大学已是债台高筑,180元一条的裙子也许算不上高档,而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一想到父母疲惫的身影,婉怎么也不忍心再开口向他们要钱。可婉真的很想拥有一条那样的白裙子。上天赐给她姣美的容颜和亭亭玉立的身材,只要稍作打扮,她马上就能脱yǐng而出。
  信还没来得及发出,却收到了家里的来信。父亲说,为了能让婉念完大学,打算让她弟弟辍学,外出打工以贴补家用。
  婉将刚写好的信撕得粉碎,然后重写了一封……
  信“咚”的一声进了油筒,关于一条白裙子的梦想也咚”的一声沉入心底。
  那晚,婉失眠了。上铺的雅文睡梦中翻了个身。她的白裙子飘然滑落到婉的床铺上。那柔软的布料丝一般爽滑,婉把它贴在脸上摩挲着。她突然想穿上它试试,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她也会满足。这种***驱使她悄悄起床,将那条裙子罩在身上。她对着月光左看右看,心里不胜惊喜又万分紧张,想在屋里走动,又怕惊醒她们,于是蹑手蹑脚出了寝室。
  校园里寂静无人。月光如水倾泻在草坪上,月季花羞涩地打着朵 儿。婉穿过红漆长廊,又绕着花坛转了一圈,荷叶边上的裙裾上下翻飞。
  今夜,婉是月宫里出巡的嫦娥。
  婉想,自己该回去了。她不敢奢望太多的幸福,只这一会儿就够了。
  婉提着裙子轻轻地上楼,又轻轻地开门……
  突然”啪”地一声,电灯亮了。“这么晚了,你……”雅文的话只说了一半。所有的人都已醒来,傻子一样看着婉。婉只觉 得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雅文反应快,伸手关了灯,她们又不声不响地睡下了。屋里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婉呆立在中央,那一刻,她知道了什么叫入地无缝。好一阵子,婉才走到床边,很平静地脱下裙子,叠好放在雅文身边。之后,①她钻进被子蒙上头,这才任泪水恣意流淌 。
  第二天,雅文她们好象商量好的,都把白裙子收了起来,换上平时穿的衣服。
  那以后,原来不合群的婉更是独来独往。她每天早出晚归,一个人低着头来去匆匆。白天泡在图书馆里,晚上熄灯后才偷偷溜回宿舍,一整天也难得说上一句话,对任何人都抱着一种敌对情绪,总感到她们都在嘲笑自己。婉想:也许我不该到这来,孤零零地,浑身上下透着自卑自怜。婉甚至想过退学。
  不过有一点令婉很感动―――这段时间,宿舍里谁也没有穿过一次白裙子。
  一个多月后的那个星期天,雅文她们都到街上去玩,婉像往常一样在图书馆呆了一天。晚上,她独坐在花坛旁边,双手捧腮,任思绪与月光一起流淌。这一天是她19岁生日。回去的时候宿舍里已没了灯光,想必她们已睡下。她悄悄地开门进屋。突然一道火光点亮了一支红烛,六个身着一色白裙子的女孩围坐在桌旁,望着她甜甜地笑。桌上摆着一小盒精致的蛋糕。雅文走 过来,将一个包装精美的纸盒递给她说:“生日快乐!”婉愣了好一阵子,然后用颤抖的手解开红丝带,打开一看,是一条和她们身上一样的白裙子。原来这一个多月里,她们六个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两个到食堂打扫卫生,三个到校门口的餐馆打工,雅文则找到了一份家教。这样辛苦一个月,居然挣到三百多块钱。婉能说什么呢?她什么也说不出口,一切的苦恼都不过是她的自卑罢了。②婉将那条白裙子捂在脸上,任泪水把它浸湿……
  宿舍里有了第七条白裙子,校园里从此多了一道风景 。那以后,她们七个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一 起到校外挣一些微的收入。
  大学四年,除了那条白裙子,婉的确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但她再没有自卑过。她曾穿着土里土气的衣服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并取得名次;也曾穿着母亲亲手缝的布鞋和系里最潇洒俊朗的男生跳过舞。从来没有谁因为她的衣衫而忽略了她的美。
                          (作者:孙小明,选文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脱yǐng而出(  )    微(  )
2.第4自然段写到“婉心里非常矛盾”,她为什么矛盾? 
                                                                                   
3.文中划线处都写到了婉的泪水,你怎么理解这两处泪水所包含的感情?
第①处:                                                                   
第②处:                                                                    
4.室友们维护婉的自尊的做法有哪些?
                                                                                   
5.大学毕业了,在宿舍的告别聚会上,如果你是婉,会对你的室友们说些什么? 
                                                                                   
6. 从婉的生活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答案
1.颖       bó
2.婉的家里很穷,而她又很想要一条白裙子。(意思相近即可)
3.① 伤心、尴尬、羞愧。  
   ② 感激、感动。
4.要点:   ①“这么晚了,你……”雅文的话只说了一半。
②雅文反应快,伸手关了灯。
③她们又不声不响地睡下了。
④雅文她们像是商量好的,都把白裙子收了起来,换上平时穿的衣服。(宿舍里谁也没有穿过一次白裙子)
⑤生日那天,送婉一条白裙子。
5.① 表达对大学生活的留恋。     
   ② 感激室友对自己的真诚的关心与帮助。    
   ③ 临别时对室友的祝愿。
6. “略”。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父亲的自行车
  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主,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作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片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蓝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创新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 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 “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器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④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话:“还刻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托,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选自《语林》2005年8月)
1.“父亲的自行车”这个文题,引起了我们哪些思考?
从写作内容看:                                                                        
从文章体裁看:                                                                        
从行文的作用看:                                                                    
2.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事例。
                                                                                                    
3.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4.第③段文字所写材料都没围绕父亲的自行车来写,这是否脱离了全文中心?请探究并简述理由。 
                                                                                                      
5.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想了许久”才加信,“我”此时想了些什么?请续写出“我”回信的一部分内容(50字左右)。
  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看山老爹
高深
  ⑴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⑵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地爽快。
  ⑶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⑷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⑸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⑹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 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 、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
  ⑺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⑻自从那些贪婪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jí)与荒漠。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
  ⑼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⑽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衫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⑾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 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⑿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荫。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⒀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选自《人民日报》2006-06-27第15版)
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着( ) 
⑵贫(jí)( )
2.结合语境,品味语言。
⑴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⑾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山老爹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插叙了看山老爹种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
 6.再读上文,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看山老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选文,回答问题: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绝望的生命飞向他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 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恼地失声喊着:“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闪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而作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看父母居住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而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啊!”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眼下却还年青。他虔诚地感谢上苍,时光仍然是 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不要在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时只能是徒劳的了。
1、本文的主人公是(  )
A、懊悔青春虚掷的老人。  
B 、依然振奋向前的老人。
C、犯过错误的年青人。  
D、歧路徘徊的年青人。
2、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对前五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时光倒流法,按老年、青年、童年的顺序,表现了一个年届花甲老人的追悔。
B、用倒叙手法,通过对年青时代生活道路选择的回忆,表现了一个六十岁老人的觉醒。
C、用倒叙手法,按老年、青年的顺序,表现了一个年届花甲的老人的苦恼和希望。
D、运用想象手法,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的自悔自责,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怀念。
4、概括第六段的内容。(限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16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A、回忆年少时,懊悔无休止。
B、人生多坎 坷,知错仍可为。
C、人生两条路 ,抉择在自己。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结合第六段的作用,写出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及其好处。(限45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母亲的手巾
  ①天热的时候,母亲总喜欢在肩上搭条毛巾,那种花5角钱就能从商店买到的洗脸毛巾,不时去擦脸上的汗。后来母亲有了头痛的毛病,就常常把毛巾扎在头上,不管春夏秋冬都没有取下来过。
  ②我在武汉读书的时候,头上扎着毛巾的妈妈来看我。我怕同学们知道我有这样的一个“老土”妈妈,便对母亲说:“你回去吧,你在这里我学习不成了。”妈妈没说话,擦擦眼泪就走了,我没有 去送她。
  ③大学四年里,我很少回家,也从来没有写过家书,妈妈却是很准时地在把生活费寄过来。回到家里,我也总是对母亲爱理不理。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把不要的东西都搬回家,就在快要到家的时候,我出车祸了。过路的人中有人认出我是老罗家的三儿子,于是腿脚麻利的大哥二哥大嫂二嫂都来了。看着浑身是血不省人事的我,他们哭成一团,乱了阵脚。最后赶来的母亲拨开人群,抱起已被人们断定必死无疑的我,拦住路旁一辆大汽车,她用毛巾裹住我的伤口,用肩扛着我身体,从衣袋里摸出一大把零钱塞到司机手里,然后不停地请求司机把我送到医院抢救。嫂子说:“我从来没见过懦弱的母亲那样坚强而有力量!”在认真清理完伤口之后,医生让我转院,并暗示大哥二哥准备后事。母亲扯碎了大哥绝望之际为我买来的丧衣,大哥终于忍不住哭了。母亲说:“你们不要哭,我都没哭,你们更不要哭,老三不会死的,他才20多岁,他一定行的,我们一定能救活他!”
  ④医生仍然表示无能为力,他让大哥对母亲说:“这孩子没救了,即使要救,也要花很多的钱,就算花了很多钱,也不一定能行。”母亲一下子跪在地上,又马上站起来,把沾满血的毛巾向肩上一搭说:“求求你们了,救救我儿子,我儿子有出息,了不起,你们一定要救他。我会挣钱交医药费的,我会喂猪、种地,我还可以出去打工,我什么都可以做,我有钱,我现在就有4000块钱。”
  ⑤医生握住她的手,摇摇头,说:“这4000块钱是远远不够的。”母亲急了,指着哥哥嫂子,紧紧握着拳头说:“我还有他们,我们一起努力,我们能做到。”见医生不语,她又说:“我有房子,可以卖,我可以睡在地上,就算是倾家荡产,我也要我儿子活过来,医生,请您放心,我们不会赖账。钱,我们会想 办法。”看惯了生生死死的医生已是潸然泪下!伟大的母爱,不仅支撑着我的生命,也支撑起医生抢救我的信心和决心。我被推上了手术台。
  ⑥母亲守在手术室外,她不安地在走廊里来回走动,不停地用毛巾擦汗,竟把毛巾都擦烂了。在守候的十几个小时里,她不停地做着拜佛、祈求天主的动作,恳求上苍给儿子生命!医院的人都感动得掉下了眼泪。只有母亲,她守在我的床边,坚定地等我醒来!
  ⑦为了让医生护士们对我好,她趁哥哥换她陪床的空当,做了一大盘热腾腾的水豆腐,几乎送遍了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尽管医院有规定不准收病人的东西,但面对如此质朴而真诚的表达和请求,他们怎么好拒绝呢?母亲满足了,更有信心了。她说:“你们真是大好人,你们一定能治好我的儿子!”
  ⑧半个月后的一个清晨,我终于睁开眼睛,我看到一个瘦 得脱了形的老太婆。因为看到我醒来,母亲惊喜得满脸都是泪水,那半个月前还黑着的头发,如今全白了,半个月,母亲好像老去了20年!以后的日子,都是母亲陪着我,我们聊天,我们做游戏。曾经,这对母亲而言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啊!我终于出院了,却猛然发现母亲的毛巾不见了,大哥告诉我:“妈妈怕你看见她的毛巾不高兴。”霎时间,我愧疚的泪水汹涌而下……
1.②段写“我”没有送母亲,为什么?表现了“我”____________的心理。
2.请你从②段中写的“妈妈没说话,擦擦眼泪就走了”一句中,揣摩一下,妈妈当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③段,回答:
⑴是什么使得一向懦弱的母亲突然变得坚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母亲一番话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⑥段写母亲把毛巾都擦烂了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⑧段说“曾经,这对母亲而言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啊!”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俗话说:“儿不嫌母丑”。但“我”却有些嫌母亲的土气,这种态度,“我”最后改变吗?文章什么地方表现了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母亲的目光
小乔
  ①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②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③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④“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⑤“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⑥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⑦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⑧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⑨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⑩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第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
⑴这段把母亲比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母亲目光的________。
⑵“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 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喟:“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