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花边饺子里的母爱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花边饺子里的母爱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花边饺子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点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子!”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却吃那些素馅的饺子。
  ③那段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需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不能再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调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了我们小的时候。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子,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⑩花边饺子里浸满浓浓的母爱。
                       (选自《语文报》,文/肖复兴,有较大改动)
1.文章以____________为线索,勾连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美。
2.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相互照应,类似的照应还有多处,请你再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许多感人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1)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的结尾处加一句话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兀天。请你把这句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与冰心的《纸船》题材相同,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纸 船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花边饺子 小时候吃母亲包的饺子 母亲过生日时吃“我”包的饺子 人间亲情
2.(1)第⑨段中的“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照应了第②段中的“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
   (2)第⑧段中的“惊喜地叫了起来”照应了第⑥段中的“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3)第④段中的“我不懂事”照应了第②段中的“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
3.(1)第⑧段中的“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这一细节,表现了“我”唯恐母亲吃不到这个包了糖馅儿的饺子的精心安排。
  (2)第①段中的“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点面粉”,表现了母亲和面的利落。
4.(1)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渲染了全家人有条不紊地包饺子及其欢乐的气氛。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煮饺子时的情趣。
5.花边饺子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和我对母亲深深的爱。
6.相同之处:以小见大。本文借花边饺子表现母爱,《纸船》以叠纸船表现母爱。
   不同之处:本文以具体的事例表达主题,《纸船》以叠纸船的细节表现对母亲的挚爱。
7.“略”。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阅读《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回答问题。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划线词浯的理解,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个晨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叫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毕业前,我写信告诉母亲我有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再给你买一打。”我当然没有要一打,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后来当我和妻子恋爱时,我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能珍惜。
  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
  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1、概括文中的“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每件不超过15个字。(提示:从母亲角度回答)
第一件: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例句】: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作用】:“最贵重”的东西拿来换了“营养液”,可见母亲爱子之深,望子成龙之切。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决定将这三件事的真相永远不告诉母亲的内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从小见大
  ①那年他11岁,一有机会总爱去湖心小岛上的船坞前钓鱼。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②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③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麻利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④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⑤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按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⑥“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妈妈!”孩子哭了。
  ⑦“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⑧他环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平时温和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无可更改的。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了生。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⑨孩子回想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⑩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本文记叙的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2.既然小男孩的妈妈那么守法,为什么在鲈鱼钓猎开禁的前一天,还要带他去钓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从侧面表现小男孩钓上来的是一条大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⑤—⑧段,回答:
(1)母亲所做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改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儿了?”为什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⑧段中划线的内容是环境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标题中的“小”和“大”各指什么?(请围绕中心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个晨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就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女儿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毕业前,我写信告诉母亲我有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再给你买一打。”我当然没有要一打,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能珍惜。
  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
  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不过这是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倾诉感动》)
1.用三句10字以内的话概括文中的“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件事都寄予了母亲不同的厚望,
第三件事是希望我幸福,
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一段交待“背景”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①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我”决定将这三件事的真相永远不告诉母亲的内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躺在母亲身边》
(王晓明)
  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④“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⑨“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短语运用的妙处。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第⑩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小我们听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如果,“中国母亲”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
“中国母亲”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