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15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15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15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4分)
①朝衣冠                       ②王之甚矣                 
③时时而                    ④莫不王                   
小题2: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小题4: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3分)
小题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①穿戴      ②受蒙蔽     ③间或、偶然    ④动词,偏爱  (各1分) 
小题2:翻译下列各句:(各2分)
①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②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小题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小题4:① 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2分)
②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1分)(意思接近即可)
小题5: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服”“私”“蔽”皆作动词,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刺”“过”“上”“期”“虽”“进”,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喻理”这个特点理解作答,以小喻大,以家喻国。
小题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中两小问在文中找到写齐王言行相关语句理解作答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结合第三题的解答,从“尊重对方”“发挥机智”“善于明理”这些角度作答即可。
举一反三
塔克拉玛***沙漠红柳
徐 欣
①如果你到过沙漠,极目望去,一望无际,视野里除了漫漫黄沙外,就是苍茫的天宇,你就会对沙漠里的生灵尽失幻想。没有飞鸟的影子,也没有清泉流过,有的只是荒凉干旱的沙丘,肆虐的风沙,不期而至的龙卷风。唯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驼影了吧,但这是极少见的。
②当镜头一幕幕从我们的眼前呈现、掠影、定格——浏览后的脑海里便只剩下一片苍凉。蓦地,有一丛绿色从沙丘顶部跃入你的眼帘,于是生命便蓬蓬勃勃地凸现了,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存的,就是塔克拉玛***沙漠红柳。
③沙漠红柳的叶子是紧裹在枝干上的,它的枝条细长柔韧,你眼中的一片绿色便是那枝条的颜色。风暴袭来,红柳的枝条迎风呼啸,发出一种尖厉的哨音,就好像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抗争。红柳以她那柔韧的枝条沐浴风沙,经受磨砺。
④红柳的绿色从三月一直到九月,在风暴渐息的九月,红柳开始结种,红柳的种子是锥形的,种子成熟后,落地,随风滚落到低凹处,风沙过后,种子被埋进沙里,如果没有更强的风暴刮过,在浅层的种子会在两天后冒出嫩芽。红柳的生命力极强,为了找到水分,红柳的根系能蔓延到方圆几公里外,于是一片新的绿色便沿着沙漠那荒凉的额攀缘上升。
⑤流沙满天飞。在与风暴为伍的沙漠地带,沙是流动的,而沙漠红柳的根系和落叶形成的沙层,将它一点点固定下来,使沙漠红柳从低凹处一点点升高,沙漠层就成了沙漠红柳的年轮。
⑥红柳,沙漠绿洲的守护神,像一团生命之火,无论是朝霞印染,还是身披夕阳,她就在沙海中熊熊燃烧,永远不会倒下,永远选择坚强,永远不会放弃一切生存的希望!她成为居住在沙漠边缘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支柱。人们以她柔韧的枝条建筑房屋,用她来生火做饭。她的根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因此人们又称她为菩萨树。
⑦我不由得对这一丛丛红柳万分敬佩。我仿佛看到生活中那一个个像红柳一样的强者。华夏五千年,有多少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在祖国危难、民族沦亡之际,奋起保卫疆土,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不惜把鲜血洒满大地。他们的这种品格和精神,不正是红柳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一代跨世纪青少年所追求的志向吗?
⑧谢谢红柳。您的真情诠释,您站立在生命沙漠上的挺拔英姿,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⑨让我们心心相印,凿通心灵的一眼甘泉,一起呵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生命绿洲。
小题1:文章第①②两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在作者眼中,沙漠红柳有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3分)
小题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红柳以她那柔韧的枝条沐浴风沙,经受磨砺。(2分)
(2)红柳,沙漠绿洲的守护神。(2分)
小题4: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小题5:请认真阅读第⑦段,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谈笑有鸿儒         鸿:                          
(2)无案牍之形       劳:                        
(3)何陋有       之:                        
(4)不不枝       蔓:                        
(5)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亵: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分)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小题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通过                 ,表达自己的节操。(2分)
小题4: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的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yán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xiá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yán角(      )   xiá(       )想    (       )饮
小题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小题3:“甘霖”中“霖”的意思是          ;“浸润”的意思是                  。(2分)
小题4:这段文字从                两种感官角度描绘了雨巷充满诗意的生活。(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夜归人
包利民
①无边无际的夜,心里却暖暖,连脚步声都同心跳一样急促,因为前方有一所亮灯的房子。在夜里回家,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受。也许是暗夜与家灯的对比,便将心底久泊无依的思绪与那一窗的温暖相融,仿佛一直黯淡的际遇,此刻全被回家的心绪点亮。
②遥远的少年时光里,有一次深夜回家的经历。那时还在县里住校读高中,很少回家。一个周末的晚上,便有一种强烈的回家冲动。于是便走出校门,此时已是夜里九点多,早没有了通往乡下的车,便步行走上四十里的路。正是盛夏,星光满天,出了县城,便是土路,两旁是茂盛的庄稼。空气中流动着清香的气息,便一直向前走。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走到纵深处,恐惧便紧紧围绕在身前身后。向前望去,看见村里的点点灯火,便觉心中一暖,周围的荒凉也似乎充满了情趣。
③当村子近在眼前,看着家里的草房,那在黑暗中的影子,就如山一般给我无尽的安全感。推门进屋,扑面而来的灯光,还有父母惊喜中带着担忧的脸,却深刻在那一瞬的心底,在无数个未来的日子,那个情景都会在无眠的夜里潮起。
④后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个房子里,等待自己的父母到来。也是一个夜里,却是自己成了屋里的守候者,父母成了夜归人。那时,父母只是之前打了个电话,说这一天要到,并告诉不要接,来过好几次,能找到。通讯的不便,使得我竟不知他们坐什么车,几点到。只好守在家里等,直到夜幕长垂。此刻,终于知道那一种滋味,想想以前的多次回家,父母该是等得怎样辛苦,交织着盼望与担心。
⑤曾有个同学,少年时,有一次和父母负气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了几日,终于还是回来。他特意选在一个夜晚向家里走去,怕看见那些熟悉的人。也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他一路心情忐忑,不知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情景。他和我说:“我一到家门口,听见院子里的狗叫声,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而他的父母,并没有责怪打骂,有的只是一种欣喜和心疼。原来,不管我们犯了怎样的错,那个叫家的房子永远敞开着温暖的门,等着我们的归来。
⑥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就像有人所说,因为喜欢回家,所以才要常离家在外。喜欢在夜里归来,踏着一地的思念,任这条路风雨起落,可在路的尽头,却有着一所房子,亮着一盏灯,和灯下牵念着我们也被我们牵念着的白头人。
小题1:本文写了与“我”有关的两次“夜归”,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
小题2:文章在②③④三段已经写了两种“夜归人”,第⑤段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小题3: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1)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环境描写在这里具有什么作用?)(2)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本文结尾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5:请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对家的感受。(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于畎亩         发                (2)法家士                  
(3)负曳屣         箧                (4)衾拥覆                          
(5)白玉之环       腰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乙文中,作者描绘了“同舍生”奢华的穿戴,这样对比写的用意是:          。(2分)
小题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成才的要素,请比较二者的异同。(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