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王太尉荐寇准》 王太尉(北宋时人)荐寇莱公(即寇准,北宋政治家,曾封莱国公)为相,莱公数短(这里为动词,意思是指出别人的缺点)于上(皇上。此指宋真宗赵恒)前,而太尉专称其长。上一日谓太尉曰:“卿(对臣子的爱称)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太尉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隐瞒),益见其忠直(忠诚正直),此臣所以重准也。”上由是益贤太尉。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谤讥于市朝( ) (2)上由是益贤太尉( )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皆以美于徐公卿虽称其美 | B.皆朝于齐莱公数短于上前 | C.臣之妻私臣臣在相位久 | D.上书谏寡人者莱公数短于上前 |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小题4:邹忌与王太尉均善于劝谏,邹忌_______________劝说齐王,王太尉_______________打动宋真宗。(2分) 小题5:以现代人的角度,结合两文,就用人之道谈谈你的看法。(2分) |
答案
小题1:(2分,一个1分)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益,更加 小题2:(2分)C 小题3:(2分)所有大臣老百姓,能当面挑剔我的过错的人,将受到上等封赏。 小题4:(2分,一空1分,意对即可)类比说理,形象委婉; 直言坦诚,对比劝谏 小题5:(2分)紧扣任人唯贤(选贤任能、取人之长)、坦诚相待、大胆谏言、有所作为等关键词,语言流畅、优美,有一定的说服力。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这里“谤”为古今异义。 小题2: 试题分析:C中二者都是自己的谦称;A:以……为美/美丽;B:向/在;D: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皇上 小题3: 试题分析: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此处注意“面刺”“上赏”等词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文本内容。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合理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B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给读者的感觉是悲凉低沉;而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给读者感觉是喜悦昂扬。 C选文先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领起下文,然后卒章显志,提出“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看法,最后指出两句中的“异”是一致相同的。 D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小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薄雾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B文章第二,三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C“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个人的遭遇和外物的触发。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小题3: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炼字精妙。“衔远山,吞长江”句中的“衔”、“吞”二字,拟人化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活灵活现,动感十足。 B 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C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D 这篇纪文以骈偶短句为主,间以单行散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小题4:下列几首古诗词中写到岳阳楼的一首诗是( ) A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C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小题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2:对划线句子中“多”和“种种不同方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排除了其他情况;“种种不同方式”指除了对歌外,还有漫歌、传歌等方式。 B.“多”表明仍有其他内容;“种种不同方式”指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等不同的对歌形式。 C.“多”表明以情歌为主;“种种不同方式”指或蹲或站,或高或低等唱歌时不同的形式。 D“多”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 小题3: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重点描绘了对歌场面,表现云南人民的聪明才智。 | B.重点描绘了云南歌会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了云南独特的民俗文化。 | C.重点描绘了唱歌的人物,烘托出活泼欢乐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 D.重点描绘了云南的地域特色,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 | 小题4:选段运用的描写方法有( )A.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 B.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 C.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 D.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 小题5:节选文字的语言风格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工笔描绘刻画细腻 | B.感情炽烈,不可抑制 | C.庄重典雅华美绚烂 | D.朴素自然,含蓄深沉 |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按照总—分的写作顺序,描绘了富阳到桐庐的优美景色。 |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了山水的景色,并突出了山水的特色是“奇”和“异”。 |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出了了水的清澈;而在空谷传响,蝉猿之声则正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 D.文章表达了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 小题2:本文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小题3: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古人也常常借山水来表达感情,下面几首诗没有同时写到山水的是( )A.李白《渡荆门送别》 | B.曹操《观沧海》 | C.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 D.王湾 《次北固山下》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②若带露花 ③猫眼早暮则睛圆 ④善求古人之笔意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②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 ③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小题3: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此画是“正午牡丹”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
分,每小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的加点字在文中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多“字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C、“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出问题,等待答解;互嘲互赞,随事押韵。 D“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 “平梁”是指姐妹们打秋千时的高度。 小题2: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描绘山野对歌的场面,表现云南人民的聪明才智。 | B.概括介绍云南民歌的几种表现形式。 | C.概括介绍年轻妇女不仅会唱歌,还会打秋千。 | D.描绘了年轻妇女演唱民歌得胜后的神态。 | 小题3:对画横线处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A.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 B.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 C.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 D.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 小题4: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 B.通过一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道出了她们得胜后由衷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人物直率泼辣、开朗质朴的性格。 | C.这段文字是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情感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 | D.通过肖像描写,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场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