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花儿开芦花,是芦苇在秋天里开出的花絮,它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一簇簇,一丛丛。秋风阵阵,花絮沸沸扬扬如飞雪,悄悄向天边的彩云飞去。深秋时节,我总喜欢来到太湖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芦苇花儿开 芦花,是芦苇在秋天里开出的花絮,它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一簇簇,一丛丛。秋风阵阵,花絮沸沸扬扬如飞雪,悄悄向天边的彩云飞去。 深秋时节,我总喜欢来到太湖边。水中,芦叶枯了,芦杆弯了,惟有芦花兴兴旺旺地开着,散发出沁人的芬芳,悄无声息地点缀着这萧瑟的季节。飘飘忽忽的芦花,在秋阳下映出亮丽的光泽,一片片洁白似雪的芦花,轻轻的飘进秋天湛蓝的温柔的眼眸里。恍惚之中,眼前这片片芦花,像是从秋天腹地里飞出的一群群吉祥鸟,正展翅飞向深远的蓝天…… 洁白的芦花,你的风采,你的浪漫,你飘逸摇荡的身姿,是我儿时最深刻、最美妙的记忆,是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念想。 芦苇花开时节,是我童年最兴奋的季节。每当放学回家,踩着弯弯曲曲的泥土路,跨过摇摇晃晃的小木桥,迎着红红暖暖的夕阳,我和小伙伴们便会流连在开满芦花的湖边,看飘向云端的芦花。秋阳下摇曳的芦花,和秋水长天一色,清朗而宁静。和小伙伴们穿行在芦苇丛中,不是钻进芦苇丛里捉迷藏,就是踮起脚把芦花拔下,高举着一路奔跑,高兴得又跳又叫,一串串欢快的笑声撞得洁白的芦苇花随风摇曳。玩累了,我们还会抽出苇芯做苇笛,做成的苇笛吹起来声音很脆,也很好听。 记忆中,芦苇花开时,祖母便采来大把大把的芦花,为我们编织芦花鞋。那纵横交错的经纬里,织进了祖母多深沉的爱啊!下雪的日子,我们脱下棉鞋,换上芦花鞋,敲房檐下的冰棱,“当当”地响;我们滚雪球,打雪仗,在沟渠的堤上踩雪。有了芦花鞋,再也不用害怕因棉鞋弄湿弄脏而被父母打骂,雪地里荡漾着我们欢畅的笑声,还不时回过头看看那芦花鞋踩出的深深浅浅的脚印。芦花,开在我童年美好的记忆里,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 那时候,村人什么都缺,于是湖边的芦苇杆儿成了村民绝好的燃料。在冰天雪地的腊冬,农家灶膛里的芦柴,芦花最先燃烧,烧得最旺,并发出歌唱般的声音来。它洗去一身的铅华,在自己生命的尽头,以最绚丽的姿态绽放。在这歌唱声里,人们获得了温暖,热气腾腾的菜汤,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米饭,以及对生活的感恩!芦花啊,它永远是那么从容坦然,淡然地面对每一个生死轮回。 岁月的更迭,风雨的历练,我不再沉溺于风花雪月的风雅,但在芦花飘飞的时节,我依然是思绪满怀:似花似雾烟霭中,秋风起时漫碧空。随秋风起舞的芦苇花,像梦一般充满了迷人的萧瑟意境!它是这个深秋季节里最美丽的花了。芦花,它疏离百花,它不争芳妒妍,不畏风霜,构成了深秋独特的风景。芦花开尽,一切的绿意也从田埂、池塘隐没,一切的残红也在庭院、园林消尽。 人生当如芦花! 小题1:文中的芦花盛开时有什么特点?根据文章,分点简要回答。(4分) 小题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飘飘忽忽的芦花,在秋阳下映出亮丽的光泽,一片片洁白似雪的芦花,轻轻的飘进秋天湛蓝的温柔的眼眸里。 ②在冰天雪地的腊冬,农家灶膛里的芦柴,芦花最先燃烧,烧得最旺,并发出歌唱般的声音来。 小题3:文中写到了小伙伴和祖母,其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4:作者为什么说“人生当如芦花”?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 |
答案
小题1:①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一簇簇,一丛丛;②花絮沸沸扬扬;③散发出沁人的芬芳;④洁白。 小题2:①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把芦花比作雪,写出了芦花飘飞时美丽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芦花燃烧时发出的声音比作歌唱,写出了芦花燃烧时热烈的情景,表现其坦然的奉献精神。 小题3:表现芦花给作者的童年生活留下了最深刻、最美妙的记忆;写出了小伙伴的友情、祖母深沉的爱和芦花一起伴随着我成长。 小题4:因为作者认为,人生应该像芦花一样:默默奉献,体现生命的价值;以最绚丽的姿态绽放生命,从容坦然面对生命;淡泊名利,不畏艰难。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从选文(1)(2)两节中描写芦花盛开时的语句 “秋天里开出的花絮,它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一簇簇,一丛丛。秋风阵阵,花絮沸沸扬扬如飞雪” “芦花兴兴旺旺地开着,散发出沁人的芬芳,悄无声息地点缀着这萧瑟的季节”“飘飘忽忽的芦花,在秋阳下映出亮丽的光泽,一片片洁白似雪的芦花,轻轻的飘进秋天湛蓝的温柔的眼眸里” 可以筛选提炼出答案。 点评:筛选提炼信息要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逐段梳理,找出关键词句加以概括。有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需要概括回答。 小题2:试题分析: ①句把“洁白的芦花”比作“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芦花飘飞时美丽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②句把“芦花燃烧时发出的声音”比作“歌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芦花燃烧时热烈的情景,表现其坦然的奉献精神。 点评:在考试中,当我们分析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时,如果句子中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揣摩句子。答题时要遵循以上的语言表达规范。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手法,写出(表现)什么事物的……特点,表达了……感情。 小题3:试题分析:选文第四节写“芦苇花开”给“我童年”带来的乐趣,表现芦花给作者的童年生活留下了最深刻、最美妙的记忆;写出了小伙伴的友情;选文第五节回忆,“芦苇花开时,祖母便采来大把大把的芦花,为我们编织芦花鞋。”表现了祖母深沉的爱和芦花一起伴随着我成长。 点评:学生解答这类习题时要先读懂题意,然后根据题意要求,到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联系文中观点且表述正确,通顺即可。 小题4:试题分析:这道题可结合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和“芦花”默默奉献的精神等角度去思考。 点评:理解句子含义要抓住关键词,联系文章的内容,背景,找到背后的意义。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撇开表面意思;找到找到在文章中的指深一度的意思。 |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注释:①奚:疑问代词,何。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思。(4分) 或异二者之为: 微斯人: 必先富民 民贫则危乡轻家: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 B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翻译: 小题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2分)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小题4:根据提示填空:(3分) 【甲】文中表明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乙】文从 和 两方面论述“治国之道,先安于民”。 小题5:【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
(一)比较阅读 《海燕》与《鹰之歌》 (甲)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 ……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节选自高尔基《海燕》 创作于1901年) (乙)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圈,望着海。 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 忽然,在蛇所待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血迹的鹰…… 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 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 “你要死了吗?” “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痛快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而且它想: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 “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 (节选高尔基的《鹰之歌》 写于1895年) 小题1:乙文中“蛇”这个形象就相当于甲文中的哪些形象? “蛇”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目的是什么?(4分) 小题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品析其中的妙处。((4分) ①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小题3:甲文中的海燕、乙文中的鹰在文章结尾处都竭力“喊叫”,从它们的“叫喊声”中你听出了作者高尔基怎样的内心渴求?(3分) 小题4:两篇散文诗都是高尔基“战斗的檄文”,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俄国革命赴汤蹈火……经典往往是常读常新的,有些富有哲理的经典句子至今读来仍催人奋进,发人省醒。试从两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感触。(80字左右)(5分) |
莺 布封 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②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③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④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园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只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⑤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⑥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小题1:本文说明对象是莺,为什么还要写冬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唐诗中就有“千里莺啼绿映红”“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那么,作者笔下的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说说下面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3分) 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领会“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一结语在文中的内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15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标出停顿。(标4处,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小题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行拂乱其所为(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而后作 ( ) (4)衡于虑 (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4:根据对文段的理解填空。(5分) (1)“是人”经历磨炼,遭遇困境后,得到的好处是什么?(选用文中三个字来回答)(3分) 、 、 。 (2)本文议论围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讲的主要是 和 两方面的问题。(2分) |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 小题1:给加线字注音并解释两个四字短语。 ⑴犬牙差互( ) ⑵浩浩汤汤(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翻译: 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翻译: 小题3:著名电影配音演员、朗诵家童自荣先生曾朗诵《岳阳楼记》,原文的结尾只有一个“吾谁与归”,但他读了两次:第一次读得语调很轻,但语气很沉痛,而第二次却读得高亢悲壮,撼人心魄。 请你揣摩藏在原文句背后的意蕴,评说他这样处理朗读的好处。 小题4:假如你班要拍摄一部《小石潭记》的自然风光DV片,你作为摄像师,将如何忠实于原文,运用好你的镜头语言(怎么拍)?请说明。 小题5:现在你假借“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请你用《岳阳楼记》、苏轼《水调歌头》中相关句子对他说几句劝慰的话。 柳老先生: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