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1: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余 闻 之 也 久。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4分)
(1)忽啼求   (       )    (2)邑人之     (       )
(3)稍稍宾客其父(       )    (4)每天下为己任(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小题4:试比较方仲永与范仲淹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余/ 闻 之 也 /久  (每处停顿1分)
小题1:(1)指“书具”(2)以……为奇;认为……奇怪
(3)以宾客之礼相待  (4) 把  
小题1:(1)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有时晚上昏沉、倦怠了,就用冷水洗脸;食物不充足(没有饭吃)就喝粥充饥继续读书。                              
小题1:先天素质固然重要,后天努力更加可贵,只有发奋图强、勤奋学习,才能创出一番大事业。 ( 3分  )
解析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阅读文本,比较二者的生活经历,总结启示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1分)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④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⑤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⑥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⑦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故乡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⑧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⑨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⑩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选自《主题学习丛书》有改动)
【注释】
①旖旎(yǐnǐ):柔和美丽。 ②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年纪;耋,指七八十岁年纪。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小题1:作者在第⑤、⑥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写出来。(3分)
小题2:从第⑥段中摘抄与第⑦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2分)
小题3:“月“作为作者思乡之情的依托,贯穿全文。请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文中出现的除外)(2分)
小题4: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一食尽粟一石
(3)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之不以其道 
小题2: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食之不能尽其材B.才美不外见C.其真无马邪D.安求其能千里也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小题4: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作者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车生者,家不中资,而耽饮,夜非浮三白不能寝也。一夜睡醒,转侧间,似有人共卧者,摸之,则茸茸有物;烛之,狐也。半夜,狐欠伸。启覆视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生曰:“卿我鲍叔也。如不见疑,卿可常临。”狐诺之。抵夕,果至,促膝欢饮。狐曰:“屡叨艮酝,当为君少谋酒资。”明夕,来告曰:“去此东南七里,道侧有遗金,可早取之。”诘旦而往,果得二金。异日,谓生曰:“市上荞价廉,此奇货可居。”从之,收养四十余石。人咸非笑之。未几,大旱,禾豆尽枯,惟荞可种。售种,息十倍。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亩。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2分)
(1)之,狐也            (2) 叨艮酝,当为君少谋酒资。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
车生者,家不中资,而耽饮,夜非浮三白不能寝也。
小题3:为了报答车生的不杀之恩,狐狸做了哪几件事?(2分)
小题4: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      友》,请你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字。(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16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 迨 :至,到。)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4分)
①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         
记问不若人:                    ④众兄弟成诵: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稍稍宾客其父B.父焉,借旁近与之
C.父其然也D.其文,思其义
小题3:下列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迨能倍诵止 蒙始就学B.未识书具温公
C.中夜不寝时 以钱币乞之D.借旁近与为众人
小题4:翻译句子(4分)
①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小题5:试分析【甲】文中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并请谈谈【乙】文中司马光最终“所得多矣”给你学习上的两点的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15分)
草 木
韩少功
  ①佛教慈悲一切有眼睛的生命,故没有“人”而只有“有情”的概念,把人与动物并置这一概念之内,一视同仁。这一来,只有植物降了等级,冷落在慈悲光圈之外,于是牛羊大嚼青草从来不被看作屠杀,工匠砍削竹木从来不被看作酷刑。
  ②佛祖如果多一点现代科学知识,其实可知草木虽无心肝,却也有神经活动和精神反应,甚至还有心理记忆和面部表情——至少比网络上的电子虚拟宠物要“有情”得多。比如我家的葡萄就是小姐身子丫环命,脾气大得很,心眼小得很。有一天,一树葡萄叶突然只剩下光光的主杆,叶子全部脱落在地任人碾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想了好一会,才记起来前一天给它修剪过三四片叶子,意在清除一些带虫眼的破叶,以便它更为靓丽清新。肯定是我这一剪子惹恼了它,让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来个英勇地以死抗争。你小子剪什么剪?老娘躲不起,但死得起,不活了!
  ③不仅是这一株,其它葡萄也不好惹,决不容我随意造次。又一次,我见另一株葡萄被风雨吹得歪歪斜斜,好心让它转了个身子,以便攀上新搭的棚架。我的手脚已经轻得不能再轻,态度已经和善得不能再和善,但还是再次逼出了惊天动地的自杀案,又是一次绿叶呼啦啦尽落,剩下光杆一根。直到两个多月后,自杀者出足了气,逞足了威风,枯杆上才绽出一芽新绿,算是气色缓和心回意转。
  ④相比之下,姿质平平的梓树就淳厚得多。工匠们建房施工时,把一棵碍事的小梓树剁了,又在树根旁挖灶熬浆料,算是刀刑火刑无不用其极,足足让小树死了十几遍。不料工匠离开半年之后,这树蔸无怨无悔,从焦土里抽枝发叶,顽强地活了过来,为主人很快撑起了一片绿荫。在中国的文字里,木匠原名“梓匠”,故乡又名“桑梓”,可见这种树在历史上颇有年头。这与它的不屈不挠和任劳任怨一定不无关系。我只是觉得这种树稍稍有点蠢,比如初秋之际,寒暖不定,它们似乎是被气候信号搞糊涂了,不知眼下是什么季节,就又落叶又发芽的,如同连哭带笑,又加棉袄又摇扇,蠢得有点丢人现眼。
  ⑤秋天来了!我忍不住冲着它们喝斥。
  ⑥它们似乎听不懂,新芽还是冲着落叶往外窜。
  ⑦草木的心性其实各各不一:牵牛花对光亮最敏感,每天早上速开速谢,只在朝霞泼地的那一刻爆出蓝花一串,相当于植物的鸡鸣,或者是色彩的早操。桂花最守团队纪律,金色或银白的花粒,说有就全树都有,说无就全树都无,变化只在瞬间,似有共同行动的准确时机和及时联系的局域网络,谁都不得自由主义地擅自进退。比较而言,只有月季花最为娇生惯养。它们享受了最肥沃的土壤,最敞亮的受阳区位,最频繁的喷药杀虫,但还是爱长不长,倦容满面,暮气沉沉。硬要长的话,突然窜出一根长枝,挂上一两朵孤零零的花,就把你给打发掉。
  ⑧当一棵树开花的时候,谁说它就不是在微笑呢?当一片红叶飘落在地的时候,谁说它不是一口哀怨的咯血?当瓜叶枯黄甚至枯黑的时候,谁说这不是它们在咳嗽或者呻吟?有一些黄色的或紫色的小野花突然在院墙里满地开放,如同一些吵吵闹闹的来客。它们在随后的一两年里突然不见踪影,不知去了哪里,满园静寂无声。我只能把这事看作是客人的愤然而去和含怒绝交——但我在何事上得罪了它们?
  ⑨再说我们同时栽下的一些桔树吧。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对它们同样地挖坑同样地修剪同样地追肥,但靠路边的三棵长得很快,眼看就要开花挂果,其它几株却无精打采,单薄瘦弱,长来长去还是侏儒,甚至叶子一片片在蜷缩。有一位农妇曾对我说:“你要对它们多讲讲话么。你尤其不能分亲疏厚薄,要一碗水端平么——你对它们没好脸色,它们就活得更没有劲头了。”
⑩我对这个建议半信半疑:几棵树苗也能看得懂脸色?
小题1:作者说他家的葡萄是“小姐身子丫环命,脾气大得很,心眼小得很”,请联系文中描写葡萄的内容,分析作者这样说表达他什么样的感情?(4分)
小题2:作者说草木的心性各各不一,请根据原文有关内容说说梓树有什么样的心性。(4分)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请你对第四段划线句及其中的词语蠢、连哭带笑、丢人现眼做批注。(3分)
小题4:从全文看,结尾处农妇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最后一段话有什么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