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媵人持汤沃灌( ) 腰白玉之环( ) 邴原少孤 (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2分)A.烨然若神人师恻然曰 | B.足肤皲裂而不知过书舍而泣 | 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冬之间 |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一则羡其不孤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小题4:我们可以分别从甲文和乙文中学到什么?(4分) |
答案
小题1:热水 腰佩 少年丧父 通“披”穿 小题1:AC 小题1:(1)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不觉得吃的喝的不如别人。(2分) (2)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2分) 小题1:甲文:不畏艰难、专注苦读的精神。(2分)乙文: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和学习上勤奋努力的精神。(2分)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小题1:A项中的“然”都是“----的样子”的意思。B项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却),过书舍而泣(表修饰)。C项中的“之”都是“助词,无意义)。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却),一则羡其不孤(就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来谈学到的道理即可。 |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思。(4分) ⑴世隶耕 ( ) ⑵邑人奇之( ) ⑶于舅家见之 ( ) ⑷稍稍宾客其父( ) 小题2:翻译划线的句子。(2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一项是( )(2分)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B.未尝识书具 | C.对镜帖花黄 | D.出门看火伴 | 小题4:从方仲永的变化中,作者在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分) |
文言文阅读。(6分) 攘鸡 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日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②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①攘:偷。 ②斯:连词,那么,就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是非君子之道( ) ②日攘一鸡( ) ③或告之曰( ) ④然后已( ) 小题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3分) (1)连月不开 (2)至若春和景明 (3)外户不闭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或异二者之为或请重法以禁之 | B.吾谁与归上与群臣论止盗 |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自是数年之后 | D.则有去国怀乡朕当去奢省费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小题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2分) (1)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2)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题5:甲文中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2分) |
阅读《孙叔敖纳言》,完成下列题目。(14分)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①一国吏民皆来贺( ) 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 ③孙叔敖再拜曰( ) ④孙叔敖对曰( ) 小题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中的“之”相同的是(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B.策之不以其道 | C.无丝竹之乱耳 | D.何陋之有 |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小题5: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2分) |
阅读司马光的《宋太祖善待赵普》一文,完成小题。(14 分) 太祖时,赵韩王普①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俶②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③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④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曰:“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 【注释】①赵韩王普,赵普死后曾被追封为韩王。②钱俶,吴越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时纳土归宋,治理两浙。③庑,堂下周围的走廊。④屏,退避。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①忽幸其第( ) ②方遣使致书( ) ③韩王以实对( ) ④臣未发书(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当奏闻而却之A.迹存《述异》之志(《短文两篇》) |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短文两篇》) | C.至之市(《郑人买履》) | D.稍出近之(《黔之驴》) | 小题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停两处)(2分) 因 命 韩 王 谢 而 受 之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 (2)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短文两篇》) 小题5:读完文章,你觉得宋太祖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