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大脖子病人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②,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

(三)文言文阅读大脖子病人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②,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文言文阅读
大脖子病人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②,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
【注释】
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②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③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1)水甘而不良               (2)凡饮之者病瘿    
(3)哉人之颈也               (4)吾乡人皆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2)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小题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1)其:代词,那里的;(2)辄:就;(3)异:奇怪;(4)然:这样。
小题1:(1)译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病的。
(2)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小题1: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解析
【参考译文】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举一反三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题。 (14分)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yí)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小题1:.用“∕”划出下面一句文言文的朗读节奏。(2分)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一老父衣褐(   )          ②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③是负义也(      )            ④乃载祖归养(      )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良愕然,欲殴之吾欲之南海B.捐祖于野移其民于何东
C.父以足受不以物喜D.直堕其履圯下其如土石何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良殊大惊,随目之                                           
②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小题5:.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2题。(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小题1:.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无从致书以观    致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       
(3)色愈恭,礼愈至  至              (4)邻舍有烛而不逮      逮        
小题2:.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B.送杜少府任蜀州
C.然后知松柏后凋也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小题4:.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2分)
[甲]                        [乙]                     
小题5:.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水皆缥碧( ① )急湍箭( ② )争高直(③)鸢飞天者(④)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小题3:.作者概括写富春江景色特点的句子是哪一句?并概括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富春江的山水的特点。(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2题。(14 分)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用矛                          (2)皆其能                    
(3)弓手者忽偷曰                   (4)乘隙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服能以境过清
B.弓手者事至村步     恸绝良久
C.曳矛而斗不得履
D.弓手应声刺    吾欲辱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见 必 与 之 决 生 死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1)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题5:.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20题。(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也(2)朝夕阴
(3)云归而岩穴(4)四之景不同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3:、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4:、《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2分,每空限四个字)
《岳阳楼记》回荡着             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小题5:、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