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2-14题。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2-14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2)云归而岩穴暝 暝: (3)杂然而前陈者 陈: (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翳: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2)野芳发而幽香 翻译: 小题3:.作者在第④段中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对“太守之乐”中“乐”的内容进行概括说明。(4分) |
答案
小题1:(1)情趣 (2)昏暗 (3)摆放,陈列 (4)遮盖 (共2分,共4小题,每小题0.5分) 小题1:(1)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2)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小题1:答案示例一:赏山水之乐;感受滁人平和生活之乐;与众宾朋游宴之乐(或:宴酣之乐)。 答案示例二:赏山水之乐;与民同乐。(共4分。示例一;“山水之乐”2分;“滁人之乐”1分;“与众宾朋游宴之乐”1分答“禽鸟之乐”不扣分。示例二:“山水之乐”2分;“与民同乐”2分) |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结合第四段内容即可概括出来。 |
举一反三
(一)(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释词(2分) 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划线词的古今义(4分) ①阡陌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欲穷其林欲与天公试比高 | B.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 | C.便舍船屋舍俨然 | D.渔人甚异之水陆草木之花 | 小题4:、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3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爱 莲 说( 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1)蕃 (2)植 (3)亵 (4)鲜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4:、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小题5:、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 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
|
文言文阅读(19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 屋舍俨然 俨然: (2)具答之 具: (3)芳草鲜美 鲜美: (4)无论魏晋 无论: 小题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 B.嘻,技亦灵怪矣哉! | C.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 |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小题3:.选出划线词词义相的一项( )(2分)A.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 | B.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轩敞者为舱 | 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 | D.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 小题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2分)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小题5:.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小题6:.翻译句子 (2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小题7:.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2分) 小题8:.“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3分) |
(一)(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本文选自课文《 》 ,作者 ,又名 ,字元亮, (朝代)著名诗人。(2分) 小题2:、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B.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 C.无论魏晋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 D.来此绝境古义:极其优美的环境今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 小题3:、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翻译。(2分) (1)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选( ),译文: 小题4:、请写出两个源自《桃花源记》的成语。(2分) 和 小题5:、下列各句中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陶渊明《桃花源诗》)”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2分)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B.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小题6:、桃花源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2分) 小题7:、《桃花源记》叙述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 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
(三)阅读《桃花源记》第三段,完成18—23题。(共14分) 见 渔 人 乃 大 惊 问 所 从 来 具 答 之 便 要 还 家 设 酒 *** 鸡 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村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妻子 绝境 无论 交通 小题2:、请你根据文言文断句常识,在上文画线部分该停顿的地方,用“/”断句(注意:本题不要求加上标点符号)。(2分) 小题3:、给“便要还家”中的“要”注音并释义:(2分) 要( ),义: 小题4:、翻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2分) 小题5:、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小题6:、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