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伤仲永》一文,完成8---12题。(16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

(一)阅读《伤仲永》一文,完成8---12题。(16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阅读《伤仲永》一文,完成8---12题。(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就:              称:                书:                扳: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小题3:、写出两处方仲永自幼天资过人的具体表现,分别是                                                   。后来又发生                           和“泯然众人矣。”的变化,变得“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填空)(4分)
小题4:、邑人“宾客其父” 的目的是什么?仲永的父亲为什么要“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分)
小题5:、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2分)
答案

小题1:就:完成,这里是写好。 称:相当,符合 书:书写,写 扳:通“攀”,牵、拉
小题1:A、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B、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好名声相称了。
小题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小题1:第一问:对仲永的才能感到惊奇,想见识以下,请他写诗; 第二问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小题1:略
解析

举一反三
(一)(1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陶渊明爱菊 / 无有偶B.香远清 / 精求精
C.陶后有闻 / 屡见不D.乎众矣 / 因地制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3:、理解填空。 (4分)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
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本文主要采用了□□□□的写作手法。
小题4:、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B.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孤高自诩的生活态度。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 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完成后面题目。(11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小题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小题2:、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2分)
小题3:、“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句话有什么象征意义?蕴含着怎样的哲理?(3分)
小题4:、作者面对眼前的紫藤萝花和回忆中的紫藤萝花,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2分)
小题5:、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阅读《童趣》,完成后面题目。(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⑶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⑵又留蚊于素帐中                    
⑶余年幼,方出神                     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⑵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小题3:、本文围绕“              ”,写了哪三件事?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小题2:.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面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仿佛若有光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横线的词。 (2分)   
(1) 则羞对其家室        (2) 其所以不得之      
(3) 君致力于耕作        (4) 于是退而疾耕    
小题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于是退而疾耕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小题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小题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