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平凡,我快乐      ①日本有一个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这是一项人人都梦寐以求,却又高不可攀的至高荣誉。在日本,有无数的社会精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平凡,我快乐      ①日本有一个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这是一项人人都梦寐以求,却又高不可攀的至高荣誉。在日本,有无数的社会精英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平凡,我快乐    
  ①日本有一个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这是一项人人都梦寐以求,却又高不可攀的至高荣誉。在日本,有无数的社会精英努力一辈子,就是为了能够获得这项大奖。而最近一届的“终身成就奖”却出人意料地颁发给了一位名叫清水龟之助的“无名之辈”。    
  ②清水龟之助是东京的一位普通邮递员,工作25年,他始终如同第一天上班一样,从未有过迟到、早退、脱岗等任何缺勤情况,没有请过一次假,他所经手投递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地冻天寒,甚至在大地震的灾难当中,他总是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把邮件投递到收件人的手中。   
  ③清水龟之助在获奖时不无感慨地说,这一切得益于母亲从小教给他的人生真谛: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④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是不是欠缺一种接纳平凡人生的宽容呢?我们的教育更多是在推着,甚至是逼着孩子们去参加一场有胜有负的比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扫大街”这样的话,不少老师在课堂上都说过,也是不少家长训斥孩子的常用语。我们在很多场合都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只有怀揣烫金的文凭或成名成家,你的人生才算放出了光彩。    
  ⑤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而不能结果的花却更加美丽,比如玫瑰、郁金香。人也像花一样,有一种人能成就一番事业;而有一种人一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但普通人只要心中有快乐,脸上有欢笑,照样可以像玫瑰和郁金香那样,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就像清水龟之助那样,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也能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自己的精彩,得到人生的意义,获得生命的价值。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该同时接纳这两种生活态度,不应该过分强调孰高孰低。   
  ⑥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不管他强大还是弱小,优秀还是平凡。世界上真正能雄踞塔尖、傲视众生的人从来都只是少数。相信,一个孩子只要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只要他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成为一个他想成为的人,无论他最终是否卓越,他的人生都将是快乐而美好的。
1.请你说说全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终身成就奖”组委会设计一段给清水龟之助的颁奖词。(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清水龟之助为例,批驳了我们当今社会的哪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⑤段“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该同时接纳这两种生活态度,不应该过分强调孰高孰低”,请你结合上文,概括这两种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再举一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普通人只要心中有快乐,脸上有欢笑,照样可以像玫瑰和郁金香那样,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2.他二十五年如一日,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地冻天寒,甚至在大地震的灾难当中,他经手投递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他就是东京的清水龟之助。
3.批驳了我们不少的家长和老师欠缺一种接纳平凡人生的宽容。
4.一种是以成就一番事业为人生目标;另一种是以快乐地做一个普通人为人生目标。
5.(1)谢延信,三十三年如一日照顾亡妻父母,任劳任怨,乐观生活,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洪战辉,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历经种种艰辛,始终带着妹妹求学,乐观地面对现实,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樵夫听得见泉水在谷底的石洞里激起的滴答回声,猎人追踪狼嗥虎啸。至此,除了厚厚的青苔外什么也没有。几千年过去了,大自然的生命无处不在,峡谷却没有资格得到哪怕一株小草……    
  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    
  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连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可是它却不。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    
  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了脚步。不等探询,便很快理解了它。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    
  洁净的山泉日日与它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它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把石块碾成的粉末变成了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时时顾盼着它。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忍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秋天,它结下了沉甸甸的种子,种子便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献身于那没有阳光的“地下”。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一粒、几十粒、几百粒。不是出于怜悯,而是为了试一试大自然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    
  ……    
  我为寻你爬上了高高的岭,原只是因为好奇,却想不到你如此强烈地震动了我的心怀。我不愿离去了。我望见涧底泉水闪烁,我明白那是你含泪的微笑。    
  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瞧!阳光现在多么喜爱它们,好像它从来就是这么慷慨。    
  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愉悦而又深沉的低吟。你的歌是唱给曹在困难中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伙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    
  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公分呢,这得意的小草儿。然而我却想攀着古藤下去,下到深深的谷底去。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啊,我听见了,听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的回声:我是森林!    
  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
1.作者极力描写峡谷的幽暗、阳光不至、没有生机,你能说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提到地下森林时说:“我为寻你爬上了高高的岭,原只是因为好奇,却想不到你如此强烈地震动了我的心怀。”是什么如此强烈的震动了“我”的心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你能从作者那里得到什么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从选文中看到地下森林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经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 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 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 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选自《读者》2007年第23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  洋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树?请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认真阅读文章,完成问题。生命之芯
  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 一样。
  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暮秋时节 ,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掉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 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坐在静静葡萄架下,仰望着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1.文章标题“生命之芯”具体指的是什么?有何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写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掉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肯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是否恰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感谢生命
  ①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漫步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上,忽然发现天空中飘着许许多多纤维状的白色物,一大片一大片,像下雪似的,但又比雪花更绵薄更柔软,纷纷扬扬,连天扯地。街上的人们,穿行在这漫天漫地的乳白色雾中,任它轻轻地飘在身上,缓缓地从身边擦过,静静地落在脚边的地上,漫不经心地挂在林阴道的树枝上。一时间,大街上像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纱……
  ②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杨絮。依靠风力在传播种子。
  ③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植物自己播种生命的方式,我完全被震撼了。
  ④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扣景仰之情。我伸出一只手,只一瞬,便有一片悄悄地落入我的手心,像一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我不忍惊扰它美好的梦境,松开手,让它随风飘去。我看见它在风中纷飞旋舞,一忽儿上,一忽儿下,一忽儿左,一忽儿右,像在向我招手,又像在微笑。很快地,它与天空中无数羽毛交融在一起,带着一粒种子的希望,飘向它梦幻的草地与湖畔,去撒下一地可见的生命。
  ⑤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无动于衰,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见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平平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而其余的种子,因为土地的贫瘠,尽管艰难地生长。终究无法蔚然成阴,而早早地夭折在胚胎中。但它依然如故,在这个季节从不失约地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不间断潜心这项浩大的生命工程的创造与劳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⑥我在想,杨絮日日夜夜不知倦怠地飘送,是因为它生命本能的使然,还是一种强烈生命意识的觉醒,想在创造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葆有一份永恒?是它深谙生命的无常,才将自己所有的精髓毫无保留地撒向人间,最大限度地展示一种生命过程,还是它将生命的价值,隐逸在这令人感泣的茫茫无际的生命绝唱和制造里?
  ⑦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人类的生命,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不是人类学家的我们,是用不着在这件事上刨根问底纠缠不休的。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在于:在大自然生命的启悟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⑧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不要绝望。要知道,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平命运勇敢的蔑视和挑战啊。
1.结合下文内容,简要概括第③段中“我完全被震撼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④段“像一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中“希冀的梦幻”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回答作者从杨絮纷飞飘落的景象中所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体感悟文章内容,按要求答题。
(1)纵观全文,杨絮纷飞飘落的景象引起作者对杨絮______方式的惊叹,进而引发出对_________的思考,提出浓缩的人生感悟的理念。
(2)结合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简要阐述我们应当如何感谢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你对文章感悟最深之处,并说明理由。(不超过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