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邂逅霍金  ①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邂逅霍金  ①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邂逅霍金
  ①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②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③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④车驶近了,我却吊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⑤这是一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的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⑥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
  ⑦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⑧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⑨霍金是不幸的,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却坚持说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他的思维穿越时间和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凭着敏锐的直觉和严密的推理,直接挑战已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宝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
1.结合全文回答,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以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霍金是幸运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段中,作者为什么希望霍金能够在“平静”中度过他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取得非凡杰出的科学成就;
      ②直接挑战传统权威理论;
      ③以坚强毅力战胜罕见疾病;
      ④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2.①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这样一位超常的人,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
      ②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3.①霍金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
  ②霍金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③霍金生活在剑桥大学,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意思对即可)
4.希望人们能够让霍金远离各种干扰,像常人一样平常地生活,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7题。做自己的预言家
  (1)回顾成长的岁月,有三件事情神奇中又有点冥冥注定,每当想起来的那一刹那,就会令我汗毛竖立、鸡皮疙瘩骤起,不得不对宇宙与自我之间的互动,油然而生敬意!其中,两件是好事,一件是遗憾的事。
  (2)几年前,住家过于老旧需要重新装潢,我在整理珍藏多年的书籍时,在自己高中二年级的国文课本最后一页,发现我在联考之前密密麻麻重复写下100次的预言:“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
  (3)当时,我的功课并不是顶尖的,每个学期在班上的排名大约第10名到第20名,模拟考的成绩时好时坏,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全校第40名,加上高中联考时曾遭受重挫,对升学一直没有信心,唯一能凭借的信念只是不断用功苦读。我是不懂读书方法,只会死读书的那种小孩,在事倍功半的情况下,能如愿考上国立政治大学,实在是一个奇迹。
  (4)而更令自己觉得神奇的是: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曾经如此认真地写下对命运的预言:“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只是冥冥中的一种信念的力量在催促着我用功而已。
  (5)事后,跟朋友聊起,他们都笑说:“如果当年你写的是‘我会考上国立台湾大学。’也许命运又会不同。”
  (6)我同意他们的说法,也因此得到一个经验——要做梦,就做大梦,只要你意志坚定,并付诸行动,美梦就会成真。
  (7)第二次神奇的经验,发生在刚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五年。当时我转战于不同的职场,做了几份自己很喜欢、但别人并不看好的工作。有一位十分关心我的长辈特别约我用餐,想要了解我为什么跳槽工作,还在百忙之中为杂志撰写专栏。
  (8)记得那是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他的身后,我面对他,很   A   地说:“我要成为一个快乐多职人。”
  (9)他的笑容中,带着几许    B    。在传统的观念里,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10)十几年后,再碰到这位长辈,他依然记得那个午后的对话,不过他的笑容里多了些许    C    ,他说:“没想到所有的‘不务正业’都变成你的‘正业’。
  (11)其实当年对他说“我要成为一个快乐多职人”时,只是一个概念,心中也没有多大的把握,后来能够美梦成真,的确要感谢很多人的帮忙。
  (12)第三件事,想起来就只有遗憾了。母亲被高血压、肾脏等慢性病缠身多年,又有家族遗传性的糖尿病,我常担心她的病情恶化,或可能导致中风。虽然也曾多次提醒她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多做运动。但我一忙,也就没有每天特别留意她的状况,倒是经常悲观地想起:“万一她意外中风时,我要怎么处理?”
  (13)几年前,当母亲在菜市场因为脑血管破裂而昏到,我被通知前往抢救时,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14)经过急救后,母亲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幸好有父亲陪伴她接受长期的治疗与康复,病情在医生的掌握之中。每当我看见父亲扶着母亲颤巍巍走路的样子,我十分后悔当时有那个“万一她意外中风时,我要怎么处理”的坏念头,更遗憾的是,我既然有过这种坏念头,为什么没有适时预防它发生。
  (15)这些经验带给我很大的启示:除非天灾,否则生命没有意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预言家!信念的力量,往往可以跨越现实的阻碍,结合所有对你有利的条件,构成一个神奇莫测的磁场。
  (16)只要你愿意立定志向,努力付诸行动——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噩梦可以避免,它是最值得警惕的“寓言”。
  (19)作家保罗·科贺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说:“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的忙。” 
1.文中A、B、C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肯定     恭谨    诧异                
B.诧异     恭谨    肯定
C.恭谨     诧异    肯定                
D.诧异     肯定    恭谨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段画线句子中,加粗词“转战”若改为“辗转”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三件“遗憾”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7)段是与(18)段的并列的段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写在原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书的收获。或写下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想象,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进行质疑问难。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活中你有与作者类似的经历吗?请举出一例(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如果没有,古今中外名人的类似故事也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 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出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欢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第1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 “赏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剪不断的乡愁
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现,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都给勾销了吗?”(A)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和鑫涛计划着,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鑫涛去红十字会办了手续,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一时间,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和我们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亲,不只是‘人’呀!(B)”不过,我毕竟不需担忧,因为我和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姨妈在大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了探亲手续。拿到手续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不只长江黄河,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忍不往提醒我说:“听说大陆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像中那么方便,至于亲人,经过39年的隔阂,可能已经相见不相识,这些,你都考虑过吧?”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去考虑过。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当行期越来越近,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总认为,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C)不过,有的人来得烈,有的人比较淡。我,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类。连我的“乡愁”也比别人多几分!计划回大陆行程时,鑫涛问我:“你要去哪些地方?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个颠沛流离的时代,童年的足迹,曾跋涉过大陆许多省份。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绪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任何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D)“可是,你没有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我们排来排去,只能去40天!”将近40年的乡愁,却要用40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湖南的亲人多已离家,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当我把这感觉告诉鑫涛时,他脱口而出地说:“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于是,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在小说中、故事中所熟读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本文着力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B、作者用“乡愁”而不用“乡思”、“乡恋”作标题,则更深切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的忧伤心情。
C、“剪不断”一词很形象,作者巧借李煜词句来表明离开祖国的“乡愁”是无法剪断的。
D、文中的“乍然”和“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都说明了作者对回乡探亲这件事压根儿就没有心理准备,激动的感情纯属意外产生的。
3、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A)(B)(C)(D)里,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心声而又最确切地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4、文中反复强调“39年”“将近40年”是为了说明什么?(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说,“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请你想象一下作者到北京下飞机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仰望天空
  ①夏夜,我常常仰望天空。
  ②天空永远充满魅力。即使在阴阴的天气,也常能见到几颗寒星,而余下的多少亿颗星星,被大气掩盖了。如果有个望远镜,能发现更多的星球,天空被拉得很近,视野中星星点点的光亮,美不胜收。
  ③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个天文学家,守着巨人一样的天文望远镜,探寻天外的奥秘。那时候的天是空荡荡的,除了日月星辰,别无所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天空里充满了故事。最不能忘记的是孙悟空,我也很想学会筋斗云还有根金箍棒,上天入地,镇妖降魔。再以后关心起牛郎织女,痛恨王母娘娘。我在夏天的夜空找到天河,没找到鹊桥。也许是生态环境被破坏,喜鹊日益少下去,搭不成那座善意的桥了?如果真是这样,牛郎和织女会很伤心的。
  ④在中学学了***诗词,知道月亮上原来有个美丽的嫦娥,有个砍桂树又总也砍它不动的吴刚,还有一只玉兔。传说中的嫦娥偷了灵药,可以长生不死。记得那时候同学们议论,没一个愿意成仙的,死与不死离我们很远,年轻人要的是热闹。高高地挂在天上,看着地球上的亲朋好友,心里会难过的。有想象力的同学说,以后开一个宇宙飞船,将嫦娥接回来。大家就去看天空,大白天找不到月亮。
   ⑤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故事的一半发生在地上,一半在天上。人们的口语中,常说“老天爷!”说“天哪!”说“天***的!”人们的希望在天上,世界的主宰在天上,天堂在天上。所有的宗教都将信仰指向天空。一代代的人类仰望天空,要求正义与幸福。天空那么大那么深,埋葬着他们的希望和忧伤。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是,天是无情的。
  ⑥仰望天空,看斗转星移,日出月落。像看宏伟的物理实验,像个局外的观众。和伟大的天空相比,地球是非常渺小的一点。在这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背景下,个人更加微不足道。然而,人类既软弱到寻找宗教,又伟大到向天空进军。人造卫星摆脱地球的引力,在天上自由地骄傲地飞翔,一去不返。它们是人类的使者,甚至访问了火星和金星。“挑战者”号爆炸了,在天与地之间展开一块火光熊熊的纪念碑,很悲惨又很伟大。在人类的努力下,或许我们真的能在天外发现生命,和同样充满智慧的外星人握手言欢。
  ⑦夏天的夜很短。楼下一阵阵传来青蛙的鼓噪。总有婴儿嘹亮的啼哭。四周的高楼,将我围在井里。我的视线缘墙面爬升,越过黑沉沉的轮廓线,遥望高深莫测的天宇。我还是更留恋小时候的那个天,多么透明,多么神秘,可容纳多少幻想。在蓝蓝的天空下,大地显得热烈和深沉。大自然总是那么美好。在万里星空下,心像自由的鸟儿,高高飞翔。
  ⑧夏夜。仰望天空。
1、“天空里充满了故事”,作者在文中引述了哪些天空的故事?再在此基础上再概括补充一个天空里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小时候在夏天的夜空没找到鹊桥,长大后,用望远镜依然没找到鹊桥,这是因为鹊桥原本就不存在。对此,作者有何解释?为什么这样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这句话和上文的哪一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浅析首尾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概括本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炉火》一文,回答l—4题。炉  火
臧克家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挡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呼呼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它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984年11月24日(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秋去冬来”,此时庭院里“芳菲”失色,叶子“辞柯”。作者在描写中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融入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绘了冬季与炉火相伴的两个生活片断,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揭示了“炉火”的哪三个特点?请结合这三个特点谈一谈“炉火”带给“我”怎样的感受和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凸显“炉火”的形象,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