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拔下钥匙  ⑴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⑵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拔下钥匙  ⑴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⑵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拔下钥匙
  ⑴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⑵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逞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⑶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⑷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⑸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⑹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⑺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
  ⑻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⑼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⑽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⑾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⑿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⒀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⒁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⒂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选自新浪网纳兰泽芸博客,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文中,你悟到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章记叙了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的时刻,用尽生命的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安全韵故事。
2.心理描写。起到了突出人物优秀品质(精神)的作用。
3.示例:工作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等。
4.示例一:在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示例二:人生短暂,一个人能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壮举,乃人生一大幸事!
示例三:陈乐平的事迹,能唤醒埋藏在心底的责任与大爱。
示例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有的是幸运,有的却是灾难,我们应该像陈乐平一样,笑对死亡,灵魂永生。(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这段文字是描写暴风雨(     )
A.渐渐来临
B.已经来了
C.逼近之时
D.必将来临
2.“海燕”象征了______,“暴风雨”又象征了_______。
3.选文第一、二段主要表现了(     )
A.大海熄灭闪电
B.大海与闪电搏斗
C.闪电肆虐逞威
D.乌云更加凶暴
4.“——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一句运用了_______ 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极度_______之情。
5.“——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使用了_______ 句式。
6.依据这几段文字的内容,简述海燕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节选,回答文后各题。    
  ①我没有拿到第一名。事实上,我没有拿到第四名,第五名,甚至第六名。我被甩在后面,拿了第七名。我无法理解,一下子哭了起来。我跑到评委跟前,嘶声大喊:“太不公平了!你们骗我!”     
  ②我父亲不得不过来拉住我。一个也没有获奖的女孩子摸摸我的肩膀,说:“没关系。我们拿了一个安慰奖。”安慰奖是一个金丝毛玩具小狗。
  ③我把她的手撇到一边,说:“你弹得差劲儿,和我不一样。我该得奖的。”     
  ④我意识到我这样对她很残酷,但在比赛中失败受到的伤害淹没了我对她的同情感。那时的我是个输不起的人。直到今天,我还为我那天的表现感到羞愧。     
  ⑤我看着那只玩具狗,踢了它一脚。我不想要安慰奖。我无法,也不愿意平息下来。但父亲让我把小狗捡了回来。在回沈阳的列车上,我们默默无言地对坐着。我把小狗抱在膝上,它好像是在嘲笑我。它不会叫,也不会哭泣。它只是面无表情地盯着我,提醒我看着别人拿走我崭新的钢琴那灾难性的一刻。     
  ⑥朱教授知道我比赛输了有多难过。她试图劝说我,让我从大局看:“你心中有想赢的欲望,这很好,因为它给你动力,让你在冷飕飕的夜晚,还有大热天里都能坚持练琴。但你不会一直赢。没人能那样。你会经常获胜,感受到胜利的甜蜜,你会很享受。但你一定得知道,一个艺术家的生命会充满了失望。失望是无法避免的。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一定要学会走过失望,继续生活。”       
  ⑦我抗议说:“但那是评委不公平。”       
  ⑧“我们无法控制评委如何做决定。不错,有的评委是不公平,有的有偏见,有的甚至听不出好坏,品位低劣。但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评委都是公平的。大多数评委都会奖励有才能的人。但是评委和老师一样不是完美的,我们都会出错。我们都会遇到其他艺术家比我们要弹得好,不管是因为他们经验更丰富,还是他们准备得更充分。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如果每次竞赛失利,你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准备下一次的竞赛就会难上加难。你还是个小男孩儿。我理解,对男孩子来说,失望的感觉不容易对付。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你已经是个小大人了。既然如此,你必须学会直面现实。这次打击虽然惨痛,但你一定要克服失望的情绪,然后重整旗鼓,再奋力出击。”朱教授擦干我的眼泪,亲了亲我的两颊。在那一刻,我是全心全意地爱戴她的。      
  ⑨那次失利后,我练琴比从前练得更勤奋了。把金丝毛小狗放在我那架旧钢琴的踏板边上。每次我弹错了一个音符,我就踢它一脚,骂它一句。小狗成了我的出气筒,为我的不足付出代价,因为我拒绝接受那些不足之处。尽管听了朱教授的一番智者之言,我还是下定决心,绝不在比赛中再次失败。如果这意味着需要加倍努力:通宵练琴,那也在所不惜。(节选自《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他被美国的报纸誉为“最伟大的年轻钢琴家”,《Teen People》选他为改变世界未来的二十名年轻人之一。3岁学琴,5岁即在沈阳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13岁时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1997年,他获美国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奖学金;2002年,年仅20岁的他成为第一届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得主。这个男孩就是有着钢琴“彗星”之称的天才音乐家郎朗。
1.如果给这段节选的文字拟个标题,你打算怎样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比较一下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原文:事实上,我没有拿到第四名,第五名,甚至第六名。我被甩在后面,拿了第七名。
改文:我被甩在后面,拿了第七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仔细阅读第⑧段,然后照样子填写。   
  朱教授在劝说“我”的时候,说“评委和老师一样不是完美的”,这是告诉郎朗对人要宽容;又说“我们都会遇到其他艺术家比我们要弹得好”,这是告诉郎朗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最后她希望郎朗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子体现了郎朗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再看看选文后关于郎朗的简介,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用一个凝练的句子表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6题。
                                                              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④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⑤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祥应该原谅。
  ⑥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⑦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⑧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⑨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⑩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入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原文略有改动)
1.“我”发誓要“保护”孩子,为何还要选择“殴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中的“火”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体谈谈“我”在什么情况下才“谨慎地使用殴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为什么说打孩子“重要的”“是心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母打孩子行为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____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概括选段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本段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第一句中的“称为”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彭世强的《郁孤台笑了》,完成1-5题。   郁孤台笑了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 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   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   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 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选自《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有改动)   
  [注]  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 -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粗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历史的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两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作简要表述。   [示例]  岳阳楼:范仲淹为之作《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