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鼓神王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鼓神王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鼓神
王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
  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作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考,孤独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
  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项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项天!我惊愕了,世上竞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选自《首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
1.从“不敢作归乡的打算”,到“该回家过年”,“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在写鼓神奇迹般的表演之前作了多处铺垫。请细读原文,指出其中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
(   )句点评: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参考示例:“我”事业无成,境况甚是凄惶可怜,自以为无脸回家见父老乡亲。但看了鼓神的精彩表演,我心灵受到震撼,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因此决定回家过年。
2.参考示例:
(1)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搡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正面衬托鼓神。
(4)“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
3.参考示例:
A.“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B.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4.一是“神”在技艺:鼓神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双槌挥舞,出神入化,惊天动地,极具艺术感染力;二是“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蕴藏着的黄土高原的豪气,随鼓声而进发,展示着人类进取的力量和立地顶天的精神,震人魂魄,使人受到极大的鼓舞。
举一反三
阅读《开花的课桌》(节选),按要求完成问题。
  ①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觉得到。当孩子们采集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我提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②这以后,稍一留心,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彩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一枝迎春,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
  ③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也***几朵野花。我的课桌最破,桌面上满是裂缝,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我没有说什么,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大家共守着默契。这一节课,上得格外好,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④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是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
1.联系上下文看,与段①“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意思最贴近的一句是(   ):
A.浅草才能没马蹄.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草色遥看近却无
2.对段④“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灵秀的孩子们,在春寒料峭的二月,耐心、细心而快活地找到了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
B.孩子们快活地把代表春天的花草带进了教室,春天便从教室里蔓出了窗外,染了山川。
C.春天孕育着希望,孩子是祖国美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春天的源头。
D.有着春天般美好心灵的孩子们,将从教室里、从课桌边起航,将希望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3.作者是怎样表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的?“萌动和蔓延”的特点是什么?
答:按顺序,从_________,到_________,到_________,再到“春天剪下的一块芳草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段④“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笑声能用“晴朗”形容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开花的课桌”不是这篇文章最好的标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如果同意,请为文章重新命题,并简要说明你命的标题好在哪里;如果不同意,请说明你不同意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贵州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谁动了小陶的幸福

妈妈说

  妈妈说小陶是十二月二十二号生的,那一天是冬至,如果不吃饺子,耳朵就会冻掉。于是别人过生日吃巧克力蛋糕,奶油蛋糕,水果蛋糕,而小陶过生日吃牛肉饺子,韭菜饺子,虾蓉豆腐饺子。终于有一年冬至,她的革命精神带领她去米旗店吃了一份黑森林切块蛋糕,甜蜜了一整天。她一边吃一边摸自己的耳朵:冻掉吧,冻掉吧,反正说什么我也不吃饺子了。
  妈妈说小陶是凌晨三点生的,是夜猫子,晚上比白天精神。小陶琢磨了一下,发现有道理。别人都说小陶的性格像妈妈。一开始小陶也觉得像,后来才发现不是那回事。自己并不是一个行动派和实干家,而且害怕现实,沉迷想象。她开始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坚定强大。比如通过做梦和自言自语来死撑硬抗到最后一秒。
  妈妈说:小陶啊,你好好准备一下要报考公务员了,别成天对着个电脑。小陶并不十分想考公务员,她倒是挺想当记者,可以东奔西跑的那种,再不也得是个自由职业者,饥一顿饱一顿没关系。

做梦喽

  小陶说:在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前,在现实把梦想全部逼死前,让我睡一个长长的觉,做一个美美的梦,只要我不醒来,痛苦就不存在。幸福啊幸福在睡着之后变成了很简单的事。
  她想有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居室,最好是落地窗户,要朝南开。一个小冰箱,常年要装满甜筒。大大的双人床,白色被单。笔记本电脑,电视机,音箱也必不可少。最好是有一面墙,装修成柜子的样子,按照A-Z排序摆放着所有好看的DVD。沙发这种笨东西就不要了,来客人了就请随便坐在地上。厨房可有可无,小狗倒是得养一条,就叫取名叫老九,或者九姑娘。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后和小狗sayhello,接着弄东西吃,出门晒晒太阳,回来看看电影。在深夜里喝黑咖啡,用些许真实的感情,写写别人的故事,流点自己的眼泪。
  她想在内心不够宁静的时候出门旅行。不坐也坐不起飞机,硬座火车就好。总之只有带很少的钱独自到陌生的地方去,才可以显示出坚强。她想在旅行回来的时候看见一个勤劳善良朴实勇敢的“田螺小伙子”正在做红烧肉和酸辣土豆丝。然后她就趴在他背上挂在他脖子上做树袋熊状,积极捣乱他炒菜,直到他假装发火举着菜刀追出来。这小伙子最好貌似金城武,性格如梁朝伟,唱歌也要好听,像点唱机,想听什么放什么,还得会挣钱,不需要太多,够买吃不完的甜筒,喝不完的黑咖啡,看不完的DVD就行。在他玩电脑游戏的时候,自己则剥石榴给他吃,一粒粒全都塞到他嘴里,填得满满的。睡觉前一定要看着他侧脸的弧线和孩子般的睫毛才能塌实。而在厌烦了两人生活时,只需要念个咒语,这小伙子便“咻”得消失了。

饺子撞鬼

  小陶似乎爱上了一个诗人。
  小陶逃课去看诗人的戏剧演出。台下黑压压的一片,过道上也站满了人,肉饺子都被挤成揪面片了。她只能从人缝里看他表演。她也知道他站在灯火辉煌的舞台上根本看不见自己,可当他把目光投向这里时,她还是忍不住挥手,傻笑。演出很成功。陌生的观众都陆续退场了,可小陶没走,她特别想随便抱着一个路人的肩膀使劲摇,大声告诉他或她:你看见那个人了吗?你看见他了吗?他是我的诗人啊!
  诗人懂得了小陶的心思却不能承受她的爱情。她想到这些就来气,于是对着已经断电的手机说:你书看太多了吧,哥们儿。其实我并不是很想跟你谈情说爱。你别害怕,我不是坏人。你也别不理我啊,难道你不觉得我们长得很像吗,尤其是眼睛……
  在国庆节那天为了表示爱自己,小陶吃了三个甜筒。为了纪念建国五十七周年,她穿了一个耳洞。她特想对老陶和妈妈说:你们养了我二十一年啦,剩下的路该放我自己走了,看看有什么是我承受不了的,有什么是必须自己奋斗的。如果实在死抗不住我一定会向你们求救。我才不在乎面子,你们到时候可要赏小陶一碗饭吃
1、“妈妈说”这一部分中的三段文字都用“妈妈说”开头,在结构上构筑行文的明线,在内容上开启小陶成长的暗线。请在三段文字中各找出一句表现小陶日渐离弃父母温暖的摇篮,思想性格独立成长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部分浓墨重彩地铺写了小陶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图景,并以“做梦喽”为题巧妙地暗示出理想中的幸福在生活压力中的变形状态。从这一思路看,该部分内容可以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请找出这两个关键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饺子”撞“鬼”的痛苦实为实现幸福的路途遭遇迷失的尴尬。结尾划线句展示了小陶精神生命的出口和拯救幸福的方法。小陶从渴求独立到无奈回归,仍可能要父母“赏一碗饭吃”,表达了幸福的严重缺失,并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究竟是谁动了小陶的幸福?请结合全文,借用一句你所熟悉的话(歌词、古诗、俗语等)表达你对主题的思考。
示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全文的赏析,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A、全文三大部分在内容上是按照小陶的幸福“在成长中的状态——在理想中的状态——在现实中的状态”来组织安排的。
B、该文以感性的语言风格描述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当代青年的精神生活状态,在轻松而又不失调侃的语言背后,展示的却是作者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C、小陶的梦想展现了当代青年对理想的追求,文章高度赞扬了小陶追求幸福的精神。
D、该文情感态度低下,主题格调不积极昂扬。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人生的标点》,完成1—5题。

人生的标点

  ①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
  ②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成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的真正内涵。
  ③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冒号,永远都给人启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发现,尝试着拓新。记得,是太阳的柔光,是落叶的飞舞,让我真切感受到春去秋来,我便用心灵在人生的冒号后写下了我最珍贵的感受。
  ④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诚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⑤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面对自己的荣誉、鲜花,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于是,我学会了什么是沉着,什么是宽容;我兴奋地发掘,我应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灵。
  ⑥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句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可贵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句号。这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重要的,我就是这过程。”
  ⑦我忽然间发觉,我在寻求“句号”的过程中成长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于是,我学会如何去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已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将贝壳留给了沙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我,虽然没有得到人生的句号,但我已经拥有了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毕竟,只要努力追求过了,就可以无悔。
  ⑨我相信,我始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竖立的感叹号!
1、从全文看,文章以“人生的标点”为题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是什么?它揭示了怎机关报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文中加粗句,用“普经的历程应像……虽……但”的句式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文中划横线语句的内涵。
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发挥想像,你觉得人生还会是什么标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删改)
  安如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

  ①白居易有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前不觉得怎样,现在觉得幽美难言。桃花开得很早,现在却要等到其他的花都谢了,开得倦怠了才盛开,而且是开在山中,这份热闹中带着难言的收敛和沉静。这种态度于荷、兰并无出奇,换了桃花就难得了,好比歌宴后的丽人褪去浓妆,美得淡定心惊。
  ②桃花本是早春的花,我记得往往是过了年不久,心思里那点节庆的气息还未凉透的时候,来到乡下做客,就看见田畈井头有桃花,风吹过一阵,落花似雨,便有些飘在水里。桃花总是这样淘气,连凋谢也要拼死热闹;或是远远的人家墙头透出一枝嫩红隔着新绿,娇艳可人;那不是我家的花,我也摘不到,可仍然那样高兴,竟说不出因由,也许中国人的骨子里有桃花般的香艳,所以见了两相亲。
  ③桃花是乡气的,民间寻常百姓家,田畈村头遍地皆是,但也空灵清绝,谁说借着她遁不得桃源?像失意清醒之后的唐伯虎,在苏州桃花坞隐居,将自己的住地命名为“桃花庵”,从此不思功名,不恋富贵,卖文卖画为生,闲来在桃花树下对酒吟诗,自己也觉着美得不行,遂作《桃花庵歌》。
  ⑤失意才子诗歌放荡,虽有不得志的牢***之意,但这牢***借桃花发得漂亮,叫后人只见得唐才子的风雅,遮掩了他心里的酸楚。
  ⑥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她静。桃花难言,往往是因为她不舍得收敛,艳得让人无所适从,无法评价。一不小心,那美变成了滥觞,俗得就好像听见一个村姑名叫桃花,你回眸一顾,却没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风景。
  ⑦《桃夭》难写,因它几乎将女子的美写到了极致,将汉语的炼字功力发挥到了极致,几乎已不可能有超越原诗的解读了。一般人如果只读过三篇诗经,其中必有一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把以“灼灼”状桃花之鲜,看作是思考千年也难易一字的佳构。
  ⑧经常在睡前读上几篇诗经,觉得那音韵就是人类出世时的天籁,现在的作家怎样锻炼也难以企及的恰到极处,比如《桃夭》。思想古人是何其天真灿烂,就像一个孩子看见这天地间每一片叶子都是光耀明媚的。
  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也许古人创作文句之初就是这样,看见什么就说什么,并不需大力咬文嚼字。所以,今人反倒要艳羡那恰到极处的好。“灼灼”二字,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深刻到难以磨灭的地步。读这诗,甚至只要读起头这一句,已教人分辨不清,这艳得难舍难收的是桃花,还是那艳如桃花的女子。
1.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白居易的诗“幽美难言”而不说“优美难言”?请结合本段内容谈谈这样写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横线部分与一句写杏花的唐诗意境十分相近。请写出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曾对后世语言产生过深远影响,如“桃之夭夭”、“蒹葭苍苍”、“杨柳依依”这类词语,至今读来仍琅琅上口,韵味悠长。请在你所积累的词汇中另写两个和它们结构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然“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把以"灼灼"状桃花之鲜,看作是思考千年也难易一字的佳构”,那么,请你结合第⑨段内容说说“灼灼”一词到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第⑦段内容的提示,将下边的句子填充完整。
《桃夭》之所以脍炙人口,不仅因为,而且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当往事都成记忆
佚名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①人需要记忆,但记忆常常会沉睡,美好的记忆便需要提醒。
  ②你是诗人,多愁的诗人。你铺开宣纸,一场愉快的郊游便清晰了;你手握羊毫,一份美好的记忆便又复活了!
  ③地点,郊外的小溪;时间,;事件,一次郊外的游赏;节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物呢?不用问,自然是一群与你一样有着美丽的青春容颜的少女。
  ⑤闺阁中也有热烈的夏天美景,只是隔着一扇扇雕花的窗。闺阁中的夏天,天地太小,少女好奇的天空却太大太大。
  ⑥是谁给你们渴望高远的蓝天的心放了一个假?或许是你们的父亲,或许是你们的母亲。我想应该是你们的母亲,因为她们的少女闺阁梦在你们身上圆了。
  ⑦那天的清荷一定有着特别的风韵,那天的亭阁一定有着别样的风景,那天的一定有着。因为,有了你们作为风景的主人。
  ⑧太阳是最好的见证人,听到了你们吟诗,看到了你们作画,还有你们的放歌、抚琴。酒正酣兴正浓时,你们贴着耳朵绯红着脸,交换自己情感最隐秘处的少女心事,这一切的一切,那天的太阳都见证了。
  ⑨夕阳都西沉了,星星的灯盏一盏盏点起来了,你们才意识到该踏上归途了。
  ⑩暮色浓了,路也朦胧了,桨摇起来了。或许是来的时候,一路看风景忘了记住回家的路,或许是太浓太浓的暮色刻意将你们挽留,或许是那一溪迎风的清荷希望多留下你们的几串笑语,总之你们迷失了归路。
  ⑾击水的桨声更响了,响在寂静的郊外。岸边刚刚栖息的白鹭也扑楞楞被惊起了。
  ⑿今天,往事已成记忆,何日再有那样的相聚?
1.本文作者为什么认为词中所写的情景是李清照记忆中的往事?你能在原词中找到相关依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原作,将第③段填充完整。
地点,郊外的小溪;时间,;事件,一次郊外的游赏;节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词的意境,发挥你的想象,把第⑦段中的句子补写完整。
那天的_________一定有着______________。
4.请从李清照的原作中找出与第⑨段相对应的一句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另写一句李清照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