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问句田彩虹    一颗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的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

生命的问句田彩虹    一颗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的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

题型:江苏同步题难度:来源:
生命的问句
田彩虹  
  一颗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的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围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到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哈!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
  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他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
  你认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用一个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句子呢?
  用直觉,就是脑海里直接浮现出来的答案,我们不是在写作文或造句,而需要修饰成优美的语句。
  “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戏”,一位看起来吊儿郎当,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会这样说。
  “从小我看到爸爸妈妈为这个家打拼,一直认为人生是很艰辛的”。即使这位女学员没有说出来,从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得到答案。
  “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竞赛”,这位学员有着非常明显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以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刚毅性格。难怪他说自己当年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高中,就放弃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担负兵役。
  还有人说“人生是来还债”,这样的想法,虽然宽慰了受到创伤或不平等待遇的惆怅,但回答这个问题的学员,似乎有着很深的无奈。
  人生到底像什么?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种对人生不同的态度,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剧本。
  我们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生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于是我们看到,有些人终其一生,始终扮演着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虽然会赚钱,但始终留不住钱;有些人最擅长的就是悲剧英雄。
  还有一位学员在课堂上赫然发现,自己无论在婚前、婚后,在家庭、公司,虽然有女儿、太太、媳妇、职员等各种不同称呼,但总括而言,结果只有一个——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
  “人生永远是朝着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你认为人生像什么呢?
1.第一自然段中”一棵有毒的树”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粗的句子“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不超过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四种人的特点。
 ①第一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四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八自然段中:
 ①作者说,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要“用直觉,在脑海中直接浮现答案”,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出现不同答案的原因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本文对”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内容大胆而又有吸引力,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襟。
B.作者写”生命”这样抽象的命题,以树为载体,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使这一抽象命题具体化。
C.本文开头描述四种人对有毒的树的不同的心态是为了下文对”生命”问题进行设问。
D.文章开头提到四种人,作者显然否定前三种人的做法而肯定第四种人的做法。
E.本文告诉我们:面对”生命的问句”,无论给出多少种回答,人们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
6.你对”生命”这个话题有哪些感悟,不妨写下来吧!或者说”生命的问句”带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活中遇到的坎坷或灾难。(意对即可)  
2.没有个性。(意对即可)  
3.①逃避现实;
  ②敢于挑战;
  ③乐善好施;
  ④大胆创新  
4.①具体含义是:其实就是每一个人自己不加任何修饰的心理感觉。
  ②原因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等因素所造成的不同的人生命运。而这一切都是不加任何掩饰的视觉形象。(意对即可)  
5.AD 
6.“略”。(这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举一反三

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④;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家王蒙认为“读《雪》需要联想”。读了第一段之后,你对鲁迅笔下“江南的雪”产生了什么联想?请用几句话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既描绘了“江南的雪”,又描绘了“朔方的雪”,你更喜欢哪一种?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塑雪罗汉,两文在写到塑雪罗汉时的目的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窃 据
张晓风
  ①下课钟响了,那时是六月,时间是正午,那堂课是我学年中的最后一堂课。对,所有的唐诗宋词到此终于掩卷,屈灵均或陶渊明都请暂时引退。六月已至,薰风南来,知识且去匿身,我自有我自己的去处。
  ②我跳上车,从城北直驱城南,下了车,径自进入植物园,直逼荷花池。待我屏息注目,果见千柄高荷,清艳绝伦。虽然一切皆在预料中,我仍然不觉为之动容。
  ③站在池边,仿佛刚下飞机归国述职的大使,一时有很多话想跟荷花报告,有委屈,也有得意。想告诉他这一年的业绩,想告诉他美的讯息已经向学生传达。想让他知道,其实,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人知道我是奉派自荷花的使者。想说,我有点累,让我再嗅一口荷香,我就能复活,就能有本事去对抗尘世中坏人所加之于我的种种的奇招怪式,并且能保住我自己婴儿般的一味灵明。
  呀!小小的水鸟在翠叶间施展轻功
  美丽的红蜻蜓也来认祖归宗
  他们是荷花的堂兄弟
  互相追叙着属于红系的高贵血统
  ④仿佛听到歌声,但却不见有人唱歌。
  ⑤荷香常令我迷惑,它是如此厚实且具质感。梅香属于月光,兰香属于绝壁,菊香和田陇不分,桂花则宜于在一家人四合院初醒的韵律里含芳吐馥……但荷香是云梦大泽中升起的幻象,是神秘沼泽中冒出的魔法泡影,它的香气亦灵亦肉,令人怅怅惘惘,目夺神授,而不知所从。
  ⑥在一本名叫《指月录》的禅书里,记载着一条奇怪的戒命,原来,在严格律己的僧人而言,当经过别人的荷花池的时候,是不可以偷嗅荷香的。看来,他应该行闭气大法来行过花香阵,以免吸入了属别人的馥郁。
  ⑦啊!这一点倒提醒了我,原来荷香是值得盗取的资产,我今身在台北市植物园,所嗅的芳烈算来应属“公物”。但这番闻嗅却是天真无罪的“侵吞公物”,是高妙美丽的巧取豪夺,是不着痕迹的彻底霸占,是光明正大的蚕食鲸吞。啊!我为此而沾沾自喜。
  ⑧对,我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如果不窃据那些本来不属于我的东西,又怎能活得下去?所以,容我是偷闻荷香的现行犯,容我是偷听鸟语的惯窃,且容我是偷偷披着阳光金斗篷的一名风华老去的少年犯。
  附记:是因为冷气团来袭吗?在拥着羊毛毯枯坐的冬夜,我会痴痴的想起某个六月正午的一汪池水,以及池中绝美的荷花布阵。还有那诡异的荷香,令我反刍又反刍,咀嚼不尽。原来,曾经被荷香充塞过的胸臆,也是某种永恒。 (选自《秋千上的女子》)
1.请为本次“偷窃事件”做准确的笔录:
   “偷窃”时间_____________ “偷窃”地点_____________ “偷窃”物品_____________
2.“我”与荷花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述《指月录》里的僧人的故事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极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容我是偷闻荷香的现行犯,容我是偷听鸟语的惯窃,且容我是偷偷披着阳光金斗篷的一名风华老去的少年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中对“梅”“兰”“菊”“桂”“荷”的香味做了独具个性的注解,请结合平时观察积累,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从自然界中任选一事物写出你对它的独特感受。(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章和“相关链接”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万物。
  相关链接一: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目前,干旱范围已波及云、贵、川、藏、青、渝、甘、陕、鄂、湘、桂、冀、晋、古、琼等15省区。云贵川藏青等5省区局部地区正遭受重度干旱。其中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109.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1%,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23日中新社)。导致这个现状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西部发展过度擢取大自然资源。 (资料来源:光明网)
  相关链接二:自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已陆续收到75个缔约方关于在2020年前削减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承诺,在能源使用方面,这些国家的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80%以上。(资料来源:《中国环境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请弯下腰
周海亮
  ①地下通道的出口,男人席地而坐。胡琴端立腿上,持弓的手轻抖,曲子就飘起来了。虽不十分悦耳,可是轻快欢愉,全用了《万马奔腾》的节奏。男人胡须浓密,长发披肩,表情认真投入。他的左前方,摆着一个细颈青花瓷瓶。瓷瓶古香古韵,朋友说那瓷瓶价值不菲。可是他明明在街头卖艺,一柄胡琴,抖得微尘飞扬。
  ②他像一位艺术家,人声鼎沸的大街,是他表演的舞台。
  ③和朋友经过时,每人给了他十块钱。男人陶醉于自己的演奏之中,并不理睬我们。十块钱落到瓶口,停住,如同落上去的一只蝴蝶。蝴蝶静立片刻,偏了身子,落在花瓶旁边,我愣了愣,想捡起来,却终于没动。朋友这时从我身边上前去,弯下他的腰,捡起钱,连同手里的十块钱,一起恭恭敬敬地塞进花瓶。然后他冲男人笑笑,拉了我离开——自始至终,男人没有看我们一眼。
  ④朋友的举动,令我羞愧难安。
  ⑤我给了男人十块钱。这十块钱绝不是施舍。因为他在演奏。他在演奏,我听了,感觉不错,付钱,天经地义。当然不付钱也天经地义,事实上从他身边经过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付钱。付不付钱都没有关系,但是,问题是,我付给他十块钱,那么,我应该弯下我的腰。
  ⑥我应该弯下腰,让钞票落进花瓶而不是落到地上。虽然那一刻男人并没有看我,但我知道,他肯定感觉得到我的态度。一张钞票落进花瓶,对他的演奏,对他的行为,对他的生活,对他的选择,是一种承认,更是一种尊重;可是钱落地上,那么很显然,我的行为就变成了趾高气扬的施舍,那十块钱,也就成为嗟来之食。可是对于他和他的行为,我有施舍的资格吗?
  ⑦我们为父母弯腰,为爱人弯腰,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至亲;我们为朋友弯腰,为同事弯腰,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至熟;我们为领导弯腰,为客户弯腰,因为他们管着我们的钱包,决定着我们的仕途;我们甚至为宠物弯腰,一条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画眉鸟,只因为,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
  ⑧可是街头那些卖艺者,那些衣食无着落者,我们何曾为他们弯过腰?他们或许从事着我们所不屑的职业,可是他们,明明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啊!他们理应有着与我们等同的地位,也理应有着与我们等同的尊严。
  ⑨你可以不给他们一分钱,你可以目不斜视地从旁边走过,心安理得或者趾高气扬,带着无限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但是,假如,哪一天,哪一次,哪一条街,哪一个闪念,你想过付给他们钱,十块钱、五块钱,甚至仅仅一枚硬币,那么,请你务必,深弯下你的腰。
  ⑩弯下你的腰,对于对方,是一种尊重;对于你的品质,又何尝不是? (选自《语思》2010春季版)
1.男人有一个“价值不菲”的“古香古韵的细颈青花瓷瓶”,“可是他明明在街头卖艺”,这两处描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钱落在花瓶旁边时,“我愣了愣,想捡起来,却终于没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品析第③段中划线词的妙处。
  朋友这时从我身边上前去,弯下他的腰,捡起钱,连同手里的十块钱,一起恭恭敬敬地塞进花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十块钱落到瓶口,停住,如同落上去的一只蝴蝶。蝴蝶静立片刻,偏了身子,落在花瓶旁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意,说说第10段加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弯下你的腰,对于对方,是一种尊重;对于你的品质,又何尝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认为“我应该弯下腰”,读了本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根据生活经历,给那些“目不斜视地从旁边走过,心安理得或者趾高气扬,带着无限的优越感和满足感”的路人写几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思念是人生的彩虹
  ①在冬日里思念起小花萌芽的早春,在春日里思念起十月的枫红,闷热如煮的夏日里,忆起冬日飞舞的雪片,或是在冰河封冻的严冬,突然记起百花争艳的盛夏,都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一丝慰藉。如果把春夏秋冬比作人生四季,那么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
  ②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无所不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可以载人登上月球;一台笔记本电脑,任你访问世界名山大川。天与地之间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③不久前,友人从美国打来电话说:“你在电脑上安上一个出像设备,我们通话时就可以面对面地看见彼此的形影了。”我说:“别,还是让我留下点想像和思念的空间吧!”之所以这么回答,因为我不想让电子光波破坏了思念的情怀。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他的肖像,那固然有瞬间面对面的快乐,但是思念与想像之苦与乐,便会随之化为泡影。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更何况,我刚来探亲不久,朋友们的音容笑貌,还鲜亮地活在我的记忆库中呢!
  ④古代诗词中的“长相思”,来自于“久离别”。余光中一首《乡愁》的诗章,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离别”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这种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不是吗?民族情愫如此,亲情与爱情的真谛,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见到一些时尚中的人,像蜜蜂巢居那般形影不离,殊不知没有空间没有思念,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感情田园中的绿阴会褪色的,没有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质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了。
  ⑤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挚爱无声”,不是空对空地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界定。记得,l998年中国作家出访宝岛台湾,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此话出口后,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之所以如此,全然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l”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如果将此延伸到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那般的精神墓场。
  ⑥当然,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像的方便,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个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鸟有。看看春运时人头攒动的车站吧,那是思念井喷的绝妙写照,如果人间死了这种思念,还会有这种情致的画面吗?
  ⑦保留一点思念与想像的空间吧!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独有的精神彩虹。
1、如何理解第①段中“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④⑤段列举了友人、余光中、王安忆的例子,分别从哪些角度来阐明“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这一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1)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⑥段,谈谈对画线句子“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给生命配乐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
  ②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   
  ③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那一刻就觉得是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就开阔起来。
  ④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阳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着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⑤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天黑的时候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了。
  ⑥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
  ⑦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⑧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而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⑨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1、文章开篇写“那调子”和自己的脚步、心跳“合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划线的“那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说:“生活就是这样”。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第⑦段中划线句的特点,结合语境,续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乐于给自己的生活配乐”,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然而作者为什么“觉得他们很美很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