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6题。       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              。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麻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              。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麻雀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              。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麻雀的羽毛被小歌德弄得残缺不全,但是他仍没有找到留在脑海中问题的答案:“这柔软的肌肉里,怎么会长出羽毛呢?人的皮肉一样是柔软的,为什么却不长一根羽毛?”
       一个一个的问题在小歌德的脑海中跳跃,虽然没有答案,他仍觉得十分有趣。小歌德真是一个爱思索的孩子。
       父亲约翰发现儿子爱思索的特点,觉得他懂事了,应该让他学习了。父亲亲自做小歌德的家庭老师,教他基础知识、作文和修辞。小歌德领悟很快,对语言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几乎一学就会。
       10岁的某一天,父亲把儿子领进自己的藏书室。对儿子说:“从今天开始,只要你需要,这个藏书室随时对你开放。”小歌德激动得跳了起来,问爸爸:“这是真的吗?”
      “爸爸怎么会骗你呢?不过,不过你得先完成你的功课。” 
       从那以后,小歌德一有空就躲进藏书室。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引起他的许多               。他摸着书本想:“如果我也能写出那么多动人的诗歌、小说,就会给许多人带来美好的感受。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阅读、朗诵,并酝酿着写诗。纯真的诗句从脑海里                到纸上,他将这些诗献给外祖父外祖母。
       外祖父读了,很高兴,亲了亲他的前额:“孩子,努力吧,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的。”
       多年以后,歌德成为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及思想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是

[     ]
     A.追问               奇思妙想        跳跃 
     B.刨根问底        奇思妙想        流淌 
     C.刨根问底        想法               跳跃 
     D.追问               想法               流淌
2、将文中带横线的词“贪婪”换成“聚精会神”好吗?为什么?
                                                                                                                      
3、第一二自然段写出了小歌德的什么性格特点?
                                                                                                                      
4、横线上的话揭示了歌德当时的什么心情?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5、小歌德最后成了世界闻名的大诗人,他的成功,就他个人来说取决于他的哪些优良品质?
                                                                                                                      
6、小歌德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
1、B
2、不好。因为“聚精会神”只能表现出小歌德读书专心致志的样子,而不能表现他如饥似渴地读书,追求知识的情形。
3、爱思索
4、能进“爸爸”藏书室学习的高兴、激动的心情,好学乐学的品质。
5、爱思索、偏好语言、以学为乐,刻苦勤奋。
6、说明一个人的成功,天资固然重要,但个人的好学、乐学,刻苦勤奋却是更重要。
举一反三
阅读《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完成1—4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赵丽宏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绿荫。难道你不相信?
       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
       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着你……
       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
       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电闪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无声无形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绝,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
       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 ——选自《阅读世界》2007年第4期
1.阅读这篇散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
                                                                                                                               
2.第11段中加黑的词语“心灵之花”和“心灵之树”分别有什么含义?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
     示例:第12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亲近自然】
阅读《春》节选部分,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文段抓住春雨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写,“密密地斜织着”一句,明写              ,暗写________,写出了妙不可言的境界。
2.选文描写雨中景物采用了哪些写景顺序,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雨图中描写了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5题。 报 秋
宗 璞
       ⑴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
       ⑵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罢。
       ⑶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⑷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住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⑸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       ),不是桂花的(       ),也不是荷花的那种(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⑹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⑺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⑻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⑼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⑽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⑾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给第⑸段选词填空。
    (清香、幽香、甜香)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                  ,不是桂花的                    ,也不是荷花的那种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2、用原文回答:什么是玉簪花精神?
                                                                                                                         
3、第⑶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阅读全文,作者在第⑴自然段中写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①摘录文中语句回答:作者为什么“吃惊”?
                                                                                                                         
     ②用原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怅然”?
                                                                                                                         
5、第⑾段中作者连用五个“领取”,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题型:江西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到生命的美丽。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有几千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望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这份美丽来自奉献。我们走进南极那天,从“大力神”运输机上下来的还有一个须发花白的外国老头儿,和我们一起到了长城站。长城站上的中国人都认识他。开始,我并没有十分在意。后来,我们访问捷克站,才对他肃然起敬。他是捷克站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方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短缺,因为它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只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我们到别的站访问,带的礼物是长城挂毯。到捷克站,长城站的管理员说给老头来点实的,背去了一编织袋洋葱、土豆、苹果。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尽管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而美丽。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簌,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在纳尔逊冰盖脚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比例,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1.文段是围绕哪句话写作的?
                                                                                                         
2.第二自然段突出了南极苔藓的什么特点?
                                                                                                         
3.第三自然段突出了南极企鹅的什么特点?
                                                                                                         
4.第四自然段中加黑的“这种精神”是什么精神?
                                                                                                         
5.文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6.写捷克老教授,为什么要先写“我”对他“并没有十分在意”?
                                                                                                          
7.文中横线上的“预支”一词写出了什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乙】自从唐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作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体。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又有谁能描绘得那山水的精髓?
       凭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溢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去。
1.甲文写的是____________的景色,乙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景色。
2.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甲文可以用____________ 概括,乙文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概括。
3.用横线在甲文中划出总写句,在乙文第二段中画出议论、抒情的句子。
4.仿照下列句子,用句中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5.从作者写景的目的来看,甲文写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写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