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低姿态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低姿态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低姿态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陕西省就是以跪射俑作为标志的。
  我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它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发髻。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左前方。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据介绍:跪射的姿态古称之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动作。坐姿射击时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准,同时目标小,是防守或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惟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导游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项塌陷、上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态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由跪射俑想到处世之道。初涉世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张扬,率意而为,不会委曲求全,结果可能是处处碰壁,而涉世渐深后,就知道了轻重,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少出风头,不生闲气,专心做事。像跪射俑一样,保持生命的低姿态,避开无谓的纷争,避开意外的伤害,更好地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软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1.为什么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对跪射俑的哪些方面详细地进行了刻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体说说跪射俑保存得完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跪射俑想到处世之道”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处世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所有秦始里陵出土的1000多尊陶俑中,跪射俑是惟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雕塑得清晰、传神、
2.对跪射诵的衣着、姿势、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刻画。传神地勾画出跪射俑的形象,突出它的精品特点,为下文写它的完好保存作铺垫。
3.记叙。笫一段是记叙,为了介绍引出跪射俑;描写:第二段突出跪射俑的精品特点,为下文写它的完好保存作铺垫;说明:第三段阐述跪射俑保存完好的原因;议论:第四、五段突出文章主旨。
4.①跪射俑身高较矮,如果有棚顶塌陷会有立姿俑首当其冲。②跪射俑作蹲跪姿,存三个支撑点,增强了稳定性。
5.由前文的说明过渡后文的议论。“处世之道”指人在社会上生存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科学与诗》(陈之藩),完成后面题目。
  科学界的研究科学与诗人踏雪寻梅的觅句差不太多。我举个例,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
  有一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部门,是一所大楼,而楼梯每一个拐弯处,都备有一张空桌及一堆纸笔。据说好多新的观念是科学家上下楼时想起来的,可是稍纵即逝。如果在走下楼时有这个观念,到家后可能忘光了;如果走上楼,这个观念,到办公室可能模糊了,所以半路中必得写下来。劳伦斯发明原子撞击机时,倒确是在早餐以后,到加州大学的路上想出的。所以通用电器公司的办法并非没有理由。
  另一个例子是麻省理工的温纳。研究应用数学的及分析数学的人,不可能离开温纳。有一个关于他的很著名的笑话。温纳常常在校园一见到学生拉住即问:“我吃过饭了没有?”
  学生答:“先生,我没有注意您吃过饭了没有。”
  温纳问:“那么请你告诉我,我刚才是走向南呢,还是走向北呢?如果向南,即是刚从饭厅来,是吃过了!”
  学生答:“你如不问,我还或许知道,这一问我也糊涂了。”
  大概温纳不是饿了一顿,就是连吃了两顿。他并未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不是在与古人交谈,就是在梦中觅句。大家全知道我们中国的大科学家杨振宁。杨振宁在麻省百年纪念会上讲的话,大家可能不知道。他说:“究竟什么叫做理解,什么叫做认识,人类还在犯着糊涂。”
  这话是哲学家的话或诗人的话,却不像一个科学家所说的话。至少不像中国所谓科学家所说的话。牛郎织女座只是两块大石头,是有了诗人,才显得晶亮;北斗座是七块大石头,是有了艺术家,才使这七点连起线来!法国不世出的大数学家庞卡立说得好,“房子是用石头做成的,但只是一堆石头不成房子;科学是事实堆起的,但只是一堆事实不是科学。”科学原来像诗句一样,字早已有之,而观念是诗人的匠心所促成的。这里面,没有利,没有名;没有开万世之太平,没有继往圣之绝学;而只是一种好奇与欣赏,对真的好奇,对美的欣赏。
  爱因斯坦讲完了相对论以后,说:“这个内容,凡是大学程度略好的人全能理解,但是,在探讨的过程中,绝望之后的觉悟,茫然之后的苏醒,以及黑暗中的往复摸索与新的洞天的终于出现,不是过来人,是不知个中甘苦的!”
  现在的科学家,据爱因斯坦的解释,研究科学的动机是为了逃避这个纷扰的世界。这个世界已成了毕加索的画,天翻地覆,一塌糊涂。科学家与诗人们却走向另一个世界去。那里的山青,那里的水绿,那里的草长,那里的莺飞,流连忘返是理有固然的。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又哪里逃得了。于是诗人之弱者在唱“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的肉麻之句。诗人之强者在唱“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原应斩万竿”的激昂之调。科学家们则要去制造飞机、大炮、火箭、原子弹等玩意儿了。
  人类是在一个喧天锣鼓的悲剧中挣扎,即使是诗及科学里也找不到片刻的安静。
1.第一段中两个“觅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从全文看,科学研究和诗人“觅句”有哪些共通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试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文中引用的庞卡立和爱因斯坦的话,选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分别指什么?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论语》的温度
于丹
  ①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②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份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担承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③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④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⑤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⑥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⑦古有“_____________”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⑧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   )”,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   )”,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   )”。
  ⑨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⑩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第⑥段中的原话回答。)
2.读第⑦段,根据加横线句子的提示,在空白处填充一句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A“儒教”、B“儒术”、C“儒学”依次填在第⑧段的括号里。
依次为(   )、(   )、(   )(填序号)
4.如果第⑩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完成文后各题。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有删改)
1.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划线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短文《人生定律》,完成后面题目。
  a乐观与悲观定律:乐观者发明了游艇,悲观者发明了救生圈;乐观者建造了高楼,悲观者生产了救火拴;乐观者都去做了玩命的赛车手,悲观者却穿起了白大褂当了医生;最后乐观者发射了宇宙飞船,悲观者则开办了保险公司。
  b胃口定律:不劳动的人,饭量小而胃口大。
  c成功定律:站起来的次数要比被击倒的次数多一次。
  d憎恨定律: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
  e行走定律:别朝后看,也别朝下看,永远笔直地朝远处看,你走得最远、最快。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面的各种“定律”,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种或哪两种,请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对人生的理解,你也能在横线处创作一条人生定律的,是吗?相信自己,一定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登上地球之巅》(节选),完成问题。
  (1)考虑到刘连满的身体,同时为了争取时间,大家一致决定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2)在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迎头夜幕继续向顶峰进发的同时,刘连满正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头旁边休息。严重缺氧使他的两耳嗡嗡发响,眼前白一阵黑一阵地迸散着“金星”,他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他拉过身旁的氧气筒,气压表上的红针表明还剩下最后几十个压力的氧气。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他知道他的战友们从顶峰胜利归来时,将比他更需要氧气的支援。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他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3)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昏睡中的刘连满感到四肢在严寒中愈来愈麻木,心脏在缺氧的状况下跳动得愈来愈急促,他清楚地意识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扑来。刘连满多么想活下去啊!他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强烈地感到,他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胜利,就是一切。然而他更加深刻地感到,三位正在同顶峰搏斗的战友比起他来更应当活下去,因为他们正肩负着一项多么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啊!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
题型:内蒙古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王富洲同志:
  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艰巨任务。任务交给你们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筒里还有点氧,留给你们三个人胜利回来时用吧!也许管用。
                  你们的同志 刘连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