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8分)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小题1:【汉字起源】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

【综合性学习】(8分)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小题1:【汉字起源】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综合性学习】(8分)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汉字起源】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2分)
      
小题2:【汉字传承】(4分)
2012年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张教授,您好!我是一名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张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张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张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小题3:【汉字美化】:近年来,很多中学生不重视汉字的书写,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现象,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加强写字教学的建议。(2分)
答案

小题1:好好侍奉父母(或“晚辈侍奉长辈”)(2分)
小题2:示例: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能结合语境,上下文语意贯通即可,2分)
示例: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2分)
小题3:建议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开展一次汉字书法比赛活动;制订汉字书写等级标准。(答出两条即可,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观察图中孩子搀扶老人这一形象,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爱戴的态度这个意义上理解“孝”的本义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空要根据上下句张教授所说的话来拟写“小记者”的回答,上面张教授说到人们提笔忘字,“汉字的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而下面张教授纠正“小记者”的话是“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以此来判断“小记者”对人们提笔忘字,“汉字的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作了绝对化的判断,从这个意思上拟写。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张教授与“小记者”所谈的中心话题“汉字与文化”,用简洁的语言宣传书写汉字的重要意义,可用对偶句来拟写。
举一反三
综合性学习。(4分)
某班组织“我爱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小题1:《汉字演变五百例》中“隹”的解释为“短尾鸟的总称”。请你根据这一解释,探究“集”的本义。(2分)
答:                                                                       。 
小题2: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你阅读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0字)(2分)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内容
喜欢敲键盘,
不愿动笔写
常提笔忘字,
常写错别字
字体不美观,
从未练书法
数据统计
57%
83%
79%
 
结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你为社区布置一期主题橱窗,下面是两则已有材料。
材料一:77岁的姜彩莲和85岁的金水清是一对空巢老人。几天前,金水清发病,由于两个老人行动不便,就一直未上医院。老人所在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到姜彩莲老人的求助电话,即派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陪老人去看了病。该中心主要为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服务。
材料二:1980年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统计表
年份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比
1980年
4%
1:30
2000年
7%
1:10
2010年
10%
1:8
 
(注: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就从“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
小题1:下列补充材料中,你认为对布置本期橱窗用处不大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2012年世界卫生日主题:“老龄化与健康”》
B.通讯:《香港人如何养老》
C.调查报告:《教育专家谈隔代教育的隐忧》
D.图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在行动
小题2:请指出社区居民对材料二的解读有误的一项(   )(2分)
A.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及劳动力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
B.我国于198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C.近年,我国养老问题非常严峻,平均每8个劳动力就要养活1个老人。
D.30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慢慢变老,当年的财富创作者现在需要全社会来关爱。
小题3:下面是根据材料一拟写的两条新闻标题,你决定用哪一条,为什么?(2分)
A.空巢老人:谁来陪我看病——养老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来相助
B.居家养老中心与志愿者送空巢老人看病
我选   ,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8分)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小题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3分)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低碳生活 ”指 :                                                    __________
                                                                           _____
小题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80字左右)(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8分)
学习了“鸟”专题后,校刊《新叶》编辑部决定将第五期主题定为“人与鸟”,请你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
小题1:校刊《新叶》编辑部准备刊登下面这则消息,请你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3分)
(江苏广播网2014年1月7日)为了挽救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北京动物园和盐城市联合开展丹顶鹤野外放归试验。近日,由北京动物园人工饲养的7只未成年鹤开始在越冬地逐步放飞野外,这也是盐城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进行的野外放归。
  盐城沿海滩涂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经过两周的适应期,7只来自北京的丹顶鹤已经熟悉了沿海芦苇、水泊、盐蒿遍地的环境,在保护网内悠闲地漫步,好奇地观察走近的人群。北京动物园科研项目负责人杜洋说,在越冬地放归能让丹顶鹤尽快适应野外环境。
标题:
小题2:请拟一条“保护鸟类”的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小题3:大家就“人与鸟”的话题写了不少文章,并将文章编成了一本作品集。现在,请你试着帮忙拟一个栏目,并说明侧重围绕的是什么内容。(2分)
栏目名称:                  侧重内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城专题(5分)
长城是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它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熬,保护长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小题1:请写出关于长城的一个谚语和一个民间故事名(2分)
小题2:据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报道: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有的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上,一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时有出现。假如请你在网上针对此种现象留言,你的留言是什么?如何保护?(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