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中国首善、正义人物、高调慈善倡导者。自汶川地震后,关于他积德行善的种种事迹,便时常见诸报端。2011年3月11日,他以个人名义向云南盈江地震灾区捐献2

陈光标——中国首善、正义人物、高调慈善倡导者。自汶川地震后,关于他积德行善的种种事迹,便时常见诸报端。2011年3月11日,他以个人名义向云南盈江地震灾区捐献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陈光标——中国首善、正义人物、高调慈善倡导者。自汶川地震后,关于他积德行善的种种事迹,便时常见诸报端。2011年3月11日,他以个人名义向云南盈江地震灾区捐献20万元人民币。2011年8月16日,陈光标向井冈山、泰州黄桥革命老区等,捐赠款物价值总计3100万元。但众人对他的这种“高调慈善”行为一直颇有争议。近期,他在微博留言:“要送莫言豪宅”。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片议论,再次把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认为做慈善就应该低调,“做好事不留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人认为“高调慈善”能激发大家一起做慈善热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150字左右。(6分)
答案
观点要明确,理由要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针对高调慈善与低调慈善谈看法,可以支持前者,也可以支持后者,能自圆其说即可。这实际上是表达个人见解的题目,没有对错之分,只要理由充分即可。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有事实论据更好,如果没有事实论据,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依据拓展开来,也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点评:这是一道结合材料表达观点题。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必须要有相应的理由支持,而且要观点明确,语句通畅。本题可以围绕做慈善到底高调还是低调展开,表明自己的观点,谈出各自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平时需要针对类似热点加以积累,同时要关心实事,留心身过的事,以积累更多更有力的论据。
举一反三
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
小题1:“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
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
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3:“青春的赞歌”。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0分)
“世界充满爱!”世界上有爱的地方,就会有迷人的风景,就会有感人的故事,就会有萌动的情怀。亲爱的同学,在《让世界充满爱》这一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你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又一次得到升华。的确,只要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无比美好的人间。那就请试着完成下列题目吧!
小题1: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3分)
小题2:《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有多种,你们班采用了哪些形式?请举出两种与同学交流。(4分)
小题3:择上题中活动形式的一种,说说你在这个活动中做了哪些具体的事?(3分)
活动形式:                          
所做的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你漫步大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店名也各具特色。请列举一个你最欣赏的店名,并说说理由。(4分)
店名: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7分)
小题1:201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请你从“菊花、梅花、红杜鹃、白荷花”中任选一种献给烈士,并附上简短的留言。(3分)
小题2: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写出一句有关战争的名言。(2分)
小题3:欣赏对联:上联:小日本自导自演自买自卖自欺欺人最后自取其辱
下联:大中华能刚能柔能进能退能谋善断终究能平天下
横批:稳坐钓鱼岛
我也能写:上联:海本无波,凭谁弄浪;
下联: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看下面的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上面两句话,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请分别回答:
(1)两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鲁迅话侧重的是:                       
(3)歌德话侧重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