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你所在的初三(5)班欲在5月10日晚八点举办一次毕业晚会。小题1: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为晚会设计一则主题词。(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你所在的初三(5)班欲在5月10日晚八点举办一次毕业晚会。小题1: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为晚会设计一则主题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你所在的初三(5)班欲在5月10日晚八点举办一次毕业晚会。
小题1: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为晚会设计一则主题词。(2分)
答:                                                                        
小题2:班委会请你通知本校王校长参加这次晚会,5月10日上午你来到王校长办公室,写出你要说的话。(2分)
答:                                                                        
                                                                        
小题3:这次晚会,你收获很大。可是家长并不理解,晚会后,你的妈妈说:“马上要中考了,时间这么紧张,你们还搞这样的活动,划得来吗?”,请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你的看法。(2分)
答:                                                                        
                                                                        
答案

小题1:示例: 友谊地久天长  花季情·良师恩
小题1:示例:王校长好,我是初三(5)班的学生,今天晚上八点我们班举办毕业晚会,请您参加我们的晚会。
小题1:示例: 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我觉得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这次晚会不仅加深了同学的友谊,还使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解析

小题1:主题词要简明,突出主题,使用修辞等技巧;
小题1: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设计合理即可。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举一反三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小题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 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 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8个字)(1分)
小题2: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2分)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你提供的名言是:                                                              
小题3:李明准备先谈小事与大事成败的关系,再谈小事与人品 修养高下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之间需要用一两句话来衔接。请帮他写出这个过渡句(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运用(共8分)
中华自古祟文化,湖湘从来重精神。从今年2月1日起,我省广泛开展“湖南精神”表述语征集提炼活动,数千万群众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某学校也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小题1:探究湖南精神
初三(1)班开展了“我心中的湖南精神”的讨论活动,下面是同学们的一些看法,请你对这些看法进行综合归纳。(2分)
(同学甲)吃得苦,霸得蛮,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同学乙)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同学丙)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2:推荐湖湘名人
湖南历来人才辈出,请你举出两位你心目中最具“湖南精神”的代表人物。(2分)
小题3:设计调查提问
为了调查师生对“湖南精神”的知晓率与具体看法,校园小记者准各在校园内对师生进行随机调查,请你设计两个调查提问.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用语的得体。(4分)
①调查对象:学生:调查目的:对“湖南精神”的知晓率。
②调查对象:老师;调查目的:对“湖南精神”的理解程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4分)
(1)躬耕南阳   (   )   (2)三臣于草庐之中(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4)斟酌益   (   )
小题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近几天,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新学期伊始,更有一条关于“各地教材大换血”、多篇鲁迅作品被删除的新闻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为此,你班同学围绕“鲁迅作品过时了吗”举行了辩论会。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你会怎样反驳他?(3分)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他的作品被删,这是好事,我们再也不用过多地琢磨他的作品中难懂的所谓的人文思想了。
你的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对话情境,完成小题。
据报道,最近,某小学六年级两位男生因为崇拜鲁滨孙,便瞒着师长,私自带上一副鱼钩,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英汉词典,欲从厦门徒步走到内蒙古草原,结果到了安溪就狼狈而归。此举,引起了校园同学的热议。
学生甲:这两位男生是好样的。他们有胆量,值得我们学习,我欣赏他们。
学生乙:我倒不觉得。这两位男生年龄还小,对现实预估不足,弄不好会出大事的。千万不能学他们啊!
学生丙:说得也有道理。鲁滨孙身上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是社会太复杂,盲目地模仿要不得。
学生丁……
小题1: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      )(2分)
A.小学生能不能去远行。
B.学生要不要向鲁滨孙学习。
C.两位小学生的做法可不可取。
小题2:下列说法与学生丙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丙认为两个小学生向鲁滨孙学习的做法没错。
B.丙认为小学生不能盲目地模仿。
C.丙认为乙同学说得有道理。
小题3:假设你是学生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