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郑州高新区的王老太太今年已88岁,与丈夫韩老先生共育有2男4女6个子女。根据当地“父母由儿子赡养”的习俗,1983年12月,韩氏兄弟签订了一份扶养老人保证书

家住郑州高新区的王老太太今年已88岁,与丈夫韩老先生共育有2男4女6个子女。根据当地“父母由儿子赡养”的习俗,1983年12月,韩氏兄弟签订了一份扶养老人保证书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家住郑州高新区的王老太太今年已88岁,与丈夫韩老先生共育有2男4女6个子女。根据当地“父母由儿子赡养”的习俗,1983年12月,韩氏兄弟签订了一份扶养老人保证书。保证书约定:母亲由大儿子扶养,父亲由二儿子扶养;在扶养当中,一切生活费用--“医药费,吃穿埋葬费用等”一律由扶养人承担,兄弟俩双双在保证书上签字以示保证。从此以后,兄弟俩各自尽自己的赡养义务,大家相安无事。2003年初,韩老先生去世,纠纷也随之而起。由于大儿子年近七旬,体弱多病,收入较低,而二儿子收入较高,王老太太要求二儿子每年给付一定的赡养费,遭到二儿子的拒绝。2006年春季,王老太太以原告身份将二儿子诉至法院,要求二儿子支付赡养费。法庭上,二儿子的代理人辩称,被告从未不赡养原告。根据兄弟俩签订的扶养老人保证书,父亲由老二赡养,母亲由老大赡养,包括老人的生老病死。而且,被告还经常为原告买吃送穿,故原告所述不实,诉请无法律依据,被告已经按协议履行了义务,原告应由老大赡养。
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法律知识,请设想一下法院会如何判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赡养父母是子女法定的义务,任何形式的免除赡养义务的协议约定都是无效的。目前,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依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判决原告王老太太的6个儿女共同支付母亲每月的生活费及护理费。法院经审理认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赡养。被告与其兄签订的扶养老人保证书,证明兄弟两人之间对原告赡养有约定,但该条款不能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因此,原告有权要求被告对其履行赡养义务。被告辩称其已按扶养老人保证书对父亲尽了赡养义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法院不予支持,被告应当赡养其母亲。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郑州高新区法院判决王老太太的6个儿女每人每月付给母亲生活费及护理费75元。
举一反三
黑龙江省一位老奶奶将膝下的四个子女告到法庭,要求子女抽时间探望她。李奶奶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为了两子两女不受委屈,一直未改嫁,四个子女在她的精心哺育下,都很有出息。长子是国家干部,长女是大学教授,次子是当地有名的房地产商人,次女在公安局工作。孩子们娶妻的娶妻,嫁人的嫁人,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不知让多少人羡慕。忙碌之中,他们尽量抽时间照顾妈妈,四兄妹合资买了新房子,雇了保姆专门照顾妈妈,月月给妈妈大笔钱作为妈妈的零花钱。可是李奶奶住在条件优越的房子里越发寂寞,总是打电话要求子女来家看她,由于子女工作忙,无法满足她的心愿,很少回到她身边。李奶奶一气之下,把四子女告上法庭,令几个孩子大为不解,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子女感到很尴尬,老人希望子女和她经常在一起,陪她说话,而子女认为各自已经尽力,工作忙,实在是没有办法经常和老人在一起。最后法院协调,让老人轮流在儿女家住,子女也表示尽量抽出时间陪母亲。
读罢此案例,你有怎样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说法错误的是[     ]
A.小事不用沟通,大事要沟通
B.只要进行沟通,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C.由于有代沟的存在,沟通没有必要
D.沟通没什么方法和技巧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玲玲的家庭非常和睦,爸爸、妈妈都是老师,爷爷、奶奶都已经退休,多年来,一家人和和睦睦,相亲相爱,遇到问题总能协商解决,从来也不吵架。家和万事兴,一家人的和睦为家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温暖,也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去年父母双双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作者,爷爷奶奶安享晚年,其乐融融。玲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材料二:华华的爸爸不务正业,天天喝酒、赌博,输了钱就回家打孩子、老婆,华华的母亲不愿忍受这样的痛苦,终于在某一天,不告而别。华华在这样的家庭中无法安心学习,失去家庭温暖的华华渐渐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学会了吸烟、喝酒,从偷同学的学习用品到大庭广众之下抢劫,最终被送进了少管所。
(1)和睦的家庭对玲玲有什么意义?华华的家庭对华华违法又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两个家庭对孩子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家庭有什么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在今年的“两会”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热点话题。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材料二:漫画《母子情》 
阅读上述材料和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地各单位纷纷行动起来。请你写出两条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②需要冷静对待
③都是正确的,可以坚持
④有的正确,有的错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河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